闭馆70多天后故宫迎500万“游客”:告诉孩子,历史的魅力有多大

故宫“一开门吸引500万游客”:历史的魅力有多大?


最近, 闭馆70多天的故宫终于开门待客。只不过,这些游客都坐在屏幕另一端,跟随着讲解员进行了一场故宫的云旅游。

故宫人气有多旺?在首场直播中,仅人民日报平台上的观看人数就逾500万。

闭馆70多天后故宫迎500万“游客”:告诉孩子,历史的魅力有多大

共计三场直播中, 我们“走过” 御路石, 穿过午门, 看到慈宁宫后殿屋檐下的横梁, 欣赏着600岁故宫的春日之美、建筑之美、空灵之美。

有很多网友表示:这次直播详细不浮夸,很适合给孩子看。

孩子在看直播的过程中,不仅看到了故宫的建筑之美,更了解到很多背后的历史小细节。

闭馆70多天后故宫迎500万“游客”:告诉孩子,历史的魅力有多大

历史的魅力在于, 它源于一代代人的书写,既有故事,又有遗珍,更沉淀出文化、闪耀着智慧。

有眼光的家长,绝对不会忽视历史人文通识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

2018年高考考出713分惊人成绩的北京市文科高考状元曹婧怡,也是从小就对历史感兴趣。

她曾说,“我的文学启蒙是从读历史书开始的,这不仅让我开阔了视野,对我学习上的帮助也很大”。

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可见。就像世界著名教育学家希利尔曾经说过:历史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一块基石。

从小就读历史的孩子,了解的越多,知识面就越宽,对自己的认识、对世事的理解、对问题的剖析也会越深入。

因此, 越早让孩子学习历史,领略历史的独特魅力所在,对他们的成长益处越多。

闭馆70多天后故宫迎500万“游客”:告诉孩子,历史的魅力有多大

历史,能成为孩子的文化底蕴和素养

现在的孩子兴趣班,学习班,还有以“玩乐”为目的的各种早教都上的不少。然而, 一提到历史, 很少有家长会专门给孩子在这方面下功夫。

其实, 在孩子的儿童时期就有意识地让他们了解历史, 远比等到他们长大后才开始学要容易的多。因为随着学业的增长,这个时候历史就不是一项有趣的事情了,而变成了一门需要背诵记忆的学科。

越早开始学习历史, 这些故事越早可以融入到孩子的心灵,成为他文化底蕴和素养的一部分,决定了他以后的高度和人生格局。

闭馆70多天后故宫迎500万“游客”:告诉孩子,历史的魅力有多大

1、塑造优良的品格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 流传着无数的可歌可泣、震撼人心的故事。 比如汉武帝时期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押,牧羊19年历经艰辛始终不肯屈服,直到汉匈和谈时,回国已经回是白发苍苍。

多读这样的历史故事, 看到这些历史人物身上所展现的爱国忠贞,坚定意志能够从小就培养孩子的正确人生观,塑造优良的品格。

很多我们耳熟闻详的学者比如钱钟书,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从而一生都深受影响。

可见,从小读历史故事,其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不可忽视。

2、判断是非的思辨能力

现在网络键盘侠越来越多, 一群人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很大原因就是这些人没有明辨是非,独立思考的能力,轻易就被舆论带偏。

黑与白,是与非,其实需要我们独立去判断和思考。

就如曹操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这个问题,如果只看影视剧和戏曲,那必然认为他是个坏人。然而, 历史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宏观的世界。孩子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就能发现决定事物走向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也很复杂。判断一个人的标准同样不能单一。

一个熟读历史的孩子,他会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明白在做判断时,要结合当时的情况,收集更多的信息,谨慎思考才能下决断。

3、对学习其它学科的好处

历史是所有人文学科的基础学科,学习文学、政治、经济、教育、法律等等,都必须具备历史基础知识。

而孩子在学习历史时所提高的思考能力, 恰恰是学好所有学科的基础,特别是理科。

学习这件事,智商不是绝对重要,重要的是你思考问题的习惯。 当孩子懂得思考问题, 思维就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才能不总是依赖老师的帮助, 形成自己特有的学习能力。

真正的学霸,都是全科人才,而不仅仅是某一科特别优秀,而偏科的孩子,缺失的就是一个全面学习的能力。而学习历史,就可以锻炼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闭馆70多天后故宫迎500万“游客”:告诉孩子,历史的魅力有多大


培养孩子对历史的兴趣,需要做对4件事

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黄金阶段,也是家长最关注孩子的时候,也是培养历史兴趣的绝佳时期。

培养孩子对历史的兴趣, 可以从几点入手。

1、结合生活培养孩子的兴趣

比如和孩子吃饭时,可以借机给孩子讲一下,人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种麦子的。

各种传统节日时,也可以给孩子讲讲粽子和月饼背后的历史故事。

同时也要多对孩子进行提问,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多动脑筋。

慢慢地,相信孩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喜欢上历史,并逐渐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2、和孩子一起观看历史类影视节目

这几年,诸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历史类节目的热播,家长其实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讨论。 丰富的影像资料,可以提高孩子的观看感受,也是一项不错的亲子活动。

如果担心年纪小的孩子看这类纪录片吃力,那么也可以选择一些历史类的动画片。比如讲述秦始皇帝灭六国到西楚霸王项羽攻陷咸阳这段历史的《秦时明月》, 介绍了南北朝时期到隋唐历史的《隋唐英雄传 》等。

闭馆70多天后故宫迎500万“游客”:告诉孩子,历史的魅力有多大

3、走出家门,逛一逛博物馆

看过一项家长调研,结果显示,带孩子逛博物馆的家长呈上升比例, 多数家长带孩子去博物馆的目的是“开拓视野、激发兴趣,培养孩子逛博物馆的习惯”。

带孩子多逛各种博物馆和历史古迹,历史在孩子面前呈现得更生动直观,逛得多了孩子对历史知识的积累以及对历史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厚的。

4、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历史书籍

特别是在7—14岁,属于孩子阅读历史的黄金阶段。在孩子阅读书籍的同时,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将学习到的历史故事复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孩子对知识的记忆,还能锻炼他们的口才,一举两得。

闭馆70多天后故宫迎500万“游客”:告诉孩子,历史的魅力有多大

那么如何选择什么样的历史书籍,既可以让他们感兴趣,又能对未来的学习产生帮助,这就需要家长有意的选择。

而什么样的历史书籍适合孩子呢?应该同时兼具这两点:

一、语言生动有趣,描写引人入胜

无论大人孩子都爱听故事,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其实也是一个个历史事件组成。

如果用一个个有趣的历史故事串联起中华上下五千年,那么对提升孩子对历史的兴趣也更容易一些。

二、脉络清晰,便于理解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迭繁多,光是一个五代十国就复杂多变。

一套好的历史读物,应该是有一条清晰的脉络,用生动精彩的历史故事串联起来, 使孩子在读完书,可以清晰地了解这一个连贯的古代史。


古人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读历史并不一定要成为历史学家,但是因为读到了某段历史,让孩子对世界有新的认识,有更多的人生可能性。

说到底,历史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学习历史,更重要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学会思辨和明理, 这也是我们对孩子的期盼所在。


撰稿:卡卡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故宫   修文   孩子   思辨   历史   脉络   中国   天后   博物馆   学科   有趣   时期   家长   清晰   兴趣   游客   能力   魅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