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孩子优秀价值观形成的起点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在演讲中回忆起自己的母亲:年少时,我曾经和母亲一起去拾麦穗,结果母亲被看守人扇了一耳光。很多年后,我和母亲再次与看守人在集市上相遇,看守人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我想过去报仇,打老人一顿,却被母亲劝住。母亲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莫言后来说,这是我的家风。

正当莫言站上世界文坛最高峰,被众多媒体追捧和亿万读者崇拜的时候,其夫却告诫他:“获奖之前,你和别人一样高;但获奖之后,你要比别人矮半头。”简简单单一句话,投射出父亲的深沉和做人的道理,让莫言明白:人,越是取得了耀眼的成绩,越应秉承一颗谦和之心。所以,即便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文学界极高的殊荣,莫言仍然可以沉下心来继续写出优秀的作品。

最好的家风正是来自于父母的传承,父母的言传身教是留给子孙宝贵的精神财富。家风正则身正,身正则家风正,民风正则国家兴。


家庭教育——孩子优秀价值观形成的起点

图为莫言(中)和其父亲、母亲

当我们回忆自己的童年,其中一定不乏父母对我们教导、批评甚至是指责。美国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卡罗·德威克把人面对挫折时的态度分为“固定心态”和“成长心态”两种。固定心态的人认为遇到失败就证明自己的能力有问题,成长心态的人则认为失败可以带来经验和教训,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年龄尚浅的儿童,成长心态尚未形成,其判断是否、好坏最基本的看法和观点,即价值观,往往是在父母待人处事、一言一行之下潜移默化地形成的。换句话说,父母,其实是孩子所有品格的起点。

可是,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今天,小编就来和各位父母一起探讨一下:

家长应当如何为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帮助孩子自主地形成正确而积极的价值观。

结合前文提到的莫言的经历和教育专家们的总结,想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家长以身作则是最重要的。孩子往往将大人当做自己模仿的对象,所以,大人应当把要教给孩子的正确价值观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比如,你想教会孩子合作与同情,你可以鼓励他们分享玩具,积极加入与同伴的交往。同时家长也要切记避免言行不一,误导孩子。比较常见的情况有,部分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或完成某项任务,常常对孩子做出一些口头承诺,到后来孩子完成了要求,家长却不兑现之前的承诺。这种行为在无形中会让孩子轻视承诺,难以培养言而有信的良好品质。

此外,当孩子犯错,家长想要通过教导或训诫的方式教育孩子时,可以考虑将过去的经历通过故事讲给孩子听,说一说自己在培养价值观的过程中的得与失。相较于让孩子不耐烦的说教,对孩子诉说以自己为原型的经历,可以更容易地让孩子听进去,也增加了说服力。


总之,在孩子的眼里,父母就是孩子眼中的一片天,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老师,那么孩子价值观也能折射出父母的价值观,孩子的表现,也能体现出父母的教育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言明   斯坦福大学   前文   价值观   诺贝尔   孩子   家风   正则   家庭教育   榜样   心态   老人   家长   正确   母亲   父母   起点   优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