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夸佛法

爱因斯坦对于佛法有如下评价:


“未来的宗教是一种宇宙宗教。它将是一种超越人格化神,远离一切教条和神学的宗教。

这种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有意义的统一体,必定是建立在由对事物的——无论是精神,还是自然的——实践与体验而产生的宗教观念之上的。佛教符合这种特征”。


国父”孙中山先生说:
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佛法是所有宗教中唯一的无神论者,佛教和基督教的区别在于:人人皆可成佛,耶稣只有一个。

佛法的开创是由悉达多太子,从小深居在皇宫中,有一次外出看到生老病死的人们,很是惊讶,原来世上还有这么多受苦的人。

于是外出寻找脱离苦难、烦恼的方法,由此建立了佛法。


1.学佛可以轮回?

许多人学佛是为了跳出轮回,这个是佛法的最终目的,但却不是唯一的目的。

意思是,通过修心、静心、降低执着,多做善事,达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的就磐涅寂静。

但是如果一开始学佛就是为了跳出轮回,超越生死,这个就误解了佛法的真谛了。


2.佛法的偏见

佛教就是为了去吃苦!

佛法就是虐待自己!

佛教迷信,不能生育!


常人都佛法是有很多偏见,佛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脱离烦恼,需要在生活中经历贪嗔痴,慢慢减少欲望,减少执着。

佛法的本质就是站在哲理、科学的一面,所说的东西都是可以亲自证道的,所以说没有哪一门宗教比佛法更具有道理性。


爱因斯坦夸佛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爱因斯坦   佛法   基督教   耶稣   佛教   目的   国父   佛学   偏见   执着   宗教   烦恼   自然   精神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