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16 打破三分钟热度的魔咒

本文摘取自杨杰课程《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


在许多家长的想像中,孩子内在动力生成的那一刻仿佛是马拉松的终点,欢呼雀跃、掌声雷动,仪式感十足,然后真实的场景却未必如此。

比如,一位妈妈告诉我,某一天放学后,孩子告诉我“妈妈,我去写作业了,”然后拎起书包回了书房,这个看起来很平常的场景却仿佛一声响雷在妈妈心中炸裂开来,要知道为了作业的事,娘俩斗争了好几年,这么主动还是第一次。从前那些,拖延、懈怠、指责、纠缠、绝望、打骂的戏码足以写成一部跌宕起伏的连续剧,从我的咨询经验来看,经过长期的铺垫,孩子的终极改变往往是瞬间的事,特别自然,但家长的反应往往是惊愕不已,他们最长说的一句话是,天哪,这是我的孩子吗?

那么,孩子的这个改变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要想知道这个问题,咱们不妨回忆一下。

内在动力,行为的背后的是意愿,意愿的背后是感觉。孩子说,我去写作业了。说明他启动了自己意愿,开启了自主行为,不再需要妈妈的提醒和监督,当然这时候妈妈的心也没完全放下来,生怕太容易得到的也太容易失去,怕孩子瞬间反弹再次回到从前的状态。其实妈妈的担心不无道理,孩子启动了意愿固然是可喜的局面。然而,如果只是启动意愿,往往只是三分钟热度,那种强烈而又短暂的意愿带来了行动力,如同昙花一现,来得快去得也快,瞬间就没了后劲,这是为什么呢,这因为只是启动意愿而没启动背后的感觉。

我常常听家长抱怨,孩子保证说一定好好做,又说话不算话。其实这时候孩子还处在不稳定的感觉,他会在好的感觉和不好的感觉来回摇摆。

就比如我表弟吧,当年他初中读得一塌糊涂,还没考上高中,那个暑假被姑姑赶到地里干农活。烈日当空,田野寂静,当他真的体会了汗滴禾下土的辛苦,产生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顿悟,这片土地将是他以后工作生活甚至埋葬的地方,那一刻他觉得命运再没有悬念。他沉默地干了六个月农活,心里有个声音越来越坚定,再也不能这样活,我要读书,我还有梦。因为他没考上高中,唯一的出路就是读职业中学,当他对家里表现读书上的渴望 ,反对声一片,但谁也没想到他读书的念头如此坚决。

9月1日早晨,他什么都没有带就徒步走几十公里去学校报名,后来他告诉我,那天他是多么忐忑,他怕被中途抓回去,连大路都没敢走。无奈之下,姑父只好让他去读读看,他的意愿够强烈了吧,然而接下来的三年,我多次见到他,灰心沮丧,自我怀疑,进入怀疑之中。

也就是说不管多强烈的愿意,都不是一个可靠的契约。咱们前面讲了,意愿的背后是感觉,只有稳定正向的感觉能提供持续的动力。因此这时候,最大的任务是要稳定感觉,一个孩子拥有稳定的基础感觉,外加对事的感觉,才不会只有三分钟热度。只有这样才能稳稳地停留在内在动力状态,真正达成目标。

当孩子启动的意愿,那么接下来他的软肋就是三分钟热度,许多家长对三分钟热度都持有批判性态度,其实三分钟热度也是热度,意味着曾经启动了意愿,无限靠近内在动力的孩子比我们想像中的要多得多,然而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逆袭成功,很多时候启动了意愿却沦陷在感觉里,这时候家长需要做的是,辅助孩子打破三分钟热度的魔咒,有两个方法。

第一行动方案,第二坚持。

孩子一旦启动了行动的意愿,必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行动方案,否则意愿就变成了空想。这个地方是很多孩子的短板,他们启动意愿的时候天马行空,热血沸腾,但却不知道如何落地,最终只能在沮丧中自我否定。

对孩子来说,他们长期生活在家长和老师的安排之中,自己没有规划行动方案的能力。就拿我自己来说吧,读到高中我才真正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大的方面我考虑一个学期的目标和安排,小的方面我会安排当天的学习计划,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当时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怀疑,我的小学和初中生活过得是多么浑浑噩噩!家长给孩子讲话,老是说,你要有目标,有计划,有行动方案,听起来已经说得足够清楚,然而我们忽略了,规划行动方案是一种能力,并不是听几句道理就能学会。

比如我们前面讲到的孩子终于在某个时刻主动去写作业,接下来妈妈对他的监督逐渐宽松,很多作业由他自己安排,这时候才发现规划能力真的是他的短板。有天中午他把握十足的跟妈妈说,我今天放学先完成作业然后再去跟同学打游戏。妈妈觉得靠谱,合理就没多说什么。孩子回到家后,吃了会零食,看了会电视,吃完饭,跟妹妹打闹了一会,就去写作业,写啊写,写到9点作业才写一半,这时候他急了,跟妈妈说要先打游戏。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孩子的安排,其实他只是安排了作业和游戏的先后顺序,并没考虑到细节。

假设我是这个家长,我会问作业量是多少,总共有多少做作业的时间 ,作业的难易程度,几点开始,几点能完成,几点打游戏,到了时间,对方能否完成作业,对方家长是否同意打游戏,万一有特殊情况不能玩游戏备用选择是什么。如果这样追问孩子,能追问出一个科学合理、有弹性可执行的方案。这个追问过程,其实就在培养孩子规划行动方案的能力。这还只是一天的行动方案,很多孩子都沦陷了,其实孩子还需要有整体的行动方案。

就比如说我表弟吧,他有了那么强烈的学习愿意,但当时他只不过笼统地想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真正坐在教室里,第一个难题就是听课如听天书,他的基础知识只能用千疮百孔来形容。对于表弟而言,他急需要把破釜沉舟的决心转化成一个理智的行动方案。当时,我们俩关系比较好,他常常跟我说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以及他的学习计划和安排,我也有幸参与其中,给过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意见。

比如他求胜心切,急于证明自己,期望第一年就能把成绩追到中等偏上,我有一个大胆的预测,第一年无论多么努力,成绩都会排在后1/3,在别人眼里,你一定是所谓的差生,你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到了高二,你应该能追到中等,到了高三才是你大放异彩的时候,那时候有可能进步前三名。

我根据他的基础和他的学习劲头,详细地解释了我的判断的思路,表弟很信服,他降低了目标,最终证明果然如我所料,高一成绩不理想,高二中等,高三名列前茅。

在前几天的聊天中,表弟提起,在这个漫长的追赶过程中,有个合理的预期,不急躁不冒进,真的太重要了。一旦冒进,猛打猛冲之后,很容易挫败、懈怠,无论多么强烈的意愿最终都会半途而废。在这样一个大的预期背景下,如果想后来居上,意味着表弟每天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关键是这些努力在什么地方付出,才最高效。

这个问题表弟反复思考,我们反复考虑和权衡,初中的课程要不要从头系统的补习,有没有这样的时间和可能性,另外如何跟上高中的学习进度,经过很多次的推倒重来,最终形成一个非常简洁性的行动方案。

第一,当天的知识尽量弄懂,

第二,初中的课程遇到一个补一个,

第三,准备一个错题本,所有的错题反复练习,直到学会为止。

我们避开初中知识系统补习的学习方案,因为这样极有可能导致跟不上高中学习进度,而采取了化整为零的学习方法,另外错题本像一个安全网,初高中学习的薄弱环节一网打尽。

接下来我来说第二点,坚持。任何计划,一旦进入了执行的阶段,加入时间这个要素,难度系数都会成倍增加。比如,每天慢跑5公里,这样的计划,执行一两次很容易,但天天坚持就很难了。我们见过多少人,信誓旦旦地开始,悄无声息地结束。对于孩子来说,同样面临类似的挑战,因此当孩子启动意愿的时候,家长要保驾护航,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孩子的目标是否合理,我见过很多这样的状态,孩子本来定了一个很高的目标,家长呢,可算是把孩子的内在动力给等来了,激动得老泪纵横,又贪心地把孩子的目标拔高了一些,双方热血沸腾地执行了几天,就双双败下阵来,这样的挫败感对孩子是致命的打击。作为家长不但要抑制自己的贪心,同时当孩子冒进的时候,也要理智地把他拉回来。

就比如,我表弟的拔高目标,如果设定为成绩中等偏上,无论如何达不到那么这一年的种种艰难努力都被抹杀了,他会对自己感到很失望,同时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背景,就是家里人反对他去读书,第一学年结果肯定会对他的成绩不满意,这样的内外夹击会浇灭孩子的全部热情。如果表弟把第一年的成绩目标设定为下等位置,并能预料到家人肯定会表达不满,那么他就能坦然接受,并能客观地看到这一年的努力成果。

孩子的努力过程,漫长而又艰辛,我们要指导孩子给自己及时的反馈。比如让孩子回顾自己主动连续多少天主动写作业,或让孩子看到写作业速度的提升,父母也可以从自己的视角给孩子一些反馈和肯定。比如孩子的错误率在减少,计划性在增强等,这样的话,孩子可以清晰地看到起点,看到终点,也可以看到自己行进到了什么地方。于是在心中就形成了一个进度条,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前进速度,这样就不容易灰心。

孩子启动的意愿,形成了一个合理的行动的方案,并且不断坚持。比如那个主动开始写作业的孩子,如果他可以连续几十天主动写作业,那么妈妈的心就可以放下来。透过这个过程,孩子对事的感觉,也就是写作业的感觉,已经相当稳固,作为父母这个保驾护航的作用非常有价值。但有一点格外要注意,孩子启动了意愿,逐渐生成内在动力,这时候他的自主意识增强,边界意识清晰,对别人的干涉非常敏感,我们在辅助孩子的同时,要特别地控制,不要想当然地控制孩子。

比如表弟读高中的三年,承担了一个奇妙的管理责任。姑父把管理责任外包给我,常常对我说,你管管他,最近他不太用功。在姑父看来,我大概是个不太尽职尽责的承包商,通常姑父提醒我五次,我会找机会提醒表弟一次,其余的时候就默默地观察默默地等待。等他自己改进,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孩子自发的改变才最可靠最稳定。

总之,孩子启动了意愿,稳固了感觉,他的内在动力就彻底形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热度   动力   姑父   作业   表弟   意愿   这时候   家长   成绩   目标   高中   妈妈   感觉   孩子   方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