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放味精,让人脱发中毒还致癌?事实的真相其实并不可怕

味精曾几何时是家家户户增鲜提味的“神器”,但如今却背负着“有毒”、“致癌”、“脱发”、“杀精”的罪名,成了最为“臭名昭著”的调味。

不信你随意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吃味精”三个字,出现的关联内容几乎全都是负面的信息。

做菜放味精,让人脱发中毒还致癌?事实的真相其实并不可怕

“吃味精危害健康”到底是谣言,还是真相?

今天我们来扒一扒味精的真面目。


味精的发明

做菜放味精,让人脱发中毒还致癌?事实的真相其实并不可怕

味精是在20世纪初,被日本化学家池田菊苗从海带中提取的,学名叫做谷氨酸钠。

池田菊苗认为这是海带汤鲜美的秘诀,于是将谷氨酸钠投入生产,并将其命名为“味の素”。

没过几年,日商在上海倾销的“味の素”引起了我国化学家吴蕴初的注意,他通过自行摸索,找到了从谷物中提取谷氨酸钠的方法,同样味道鲜美不输日货,并将其取名为味精。

味精是地地道道的国货,由于是从天然食物中提取,味精的成分其实在很多天然食品中也存在。

所以一开始也并没有味精有害健康的说法,直到1968年在国外发表的一篇文章,让味精风评被害了50多年。


谣言的诞生

做菜放味精,让人脱发中毒还致癌?事实的真相其实并不可怕

当时有一位美籍华裔,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内容是说他在一家美国当地的中餐馆用餐以后出现了四肢发麻、浑身无力的症状,并将其归咎于味精,称其为“中餐综合征”、“味精综合征”。

如果放到今天来看,可以很明显发现这一说法完全是那位美籍华裔的主观臆测,在没有科学依据的前提下,这种结论居然能在专业的医学杂志上发布,并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其中的原因实在耐人寻味。

好在,虽然有心怀叵测之人的胡言乱语,但也有科学组织的拨乱反正。

美国的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欧盟食品科学委员等组织,在多次实验后,都把味精在食品分类中归为安全类。

而且因为谣言在国内影响深广,1999年,我国还独立完成了味精的长期毒理试验,同样证明食用味精是安全的。

味精会让人中毒致癌吗?

做菜放味精,让人脱发中毒还致癌?事实的真相其实并不可怕

个别动物实验发现,在大剂量摄入下,对于某种非常敏感的老鼠可能会产生神经毒性。

但是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对于人类来说,一个60kg的成年人,需要一次性吃下900g左右的味精才有中毒的可能性。

还有人说,味精经过加热会产生焦谷氨酸钠,食用后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其实味精加热到100℃数小时,所产生的焦谷氨酸钠也不足1%。同时科学家早已用研究表明,焦谷氨酸钠并不致癌,只会使味精的鲜味流失罢了。

不过虽然说味精无害,但是也不能过量,否则就会和吃多了盐一样,导致钠超标,让人感觉口干舌燥。

再加上味精的代谢会消耗人体的锌,所以哺乳期的妇女和幼儿不应过多食用味精。

总而言之,只要不过量,想放味精调味的话,就安心放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粮农组织   日商   新英格兰   味精   化学家   可能会   美籍   海带   综合征   美国   毒性   鲜美   华裔   谣言   真相   可怕   事实   组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