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名著也读了不少,为啥阅读和作文不提分?方法错了,努力白费

文|橙果妈妈

说起阅读,可能很多家长会想,这看书有啥可聊的,不就是读书呗。是的,就是读书,但是孩子会读书和不会读书,所达成的效果真是不一样。

这两年孩子阅读方面的课程特别的火,大小年龄段都有,儿童图书馆、绘图馆零零散散家门口就好几家。家长也很感兴趣,毕竟孩子有个地方看书,还有老师给带着读书,能让孩子爱上阅读,提升语文成绩,还能节省了家长的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孩子名著也读了不少,为啥阅读和作文不提分?方法错了,努力白费

但是,考察发现,很多关于孩子阅读方面的课程,大多课上内容是故事性细节引入、书籍背景介绍、作者身份介绍,以及书中印象深刻的三点讨论分享,至于重点推荐的,如提升孩子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在独立思考力和开阔视野方面,每个环节的落实情况远达不到承诺的效果。

阅读一年下来,搬回家的名著书籍几十本,结果呢?阅读课上读得挺嗨,往往在放下书之后,很快也忘得差不多了。在家自己读,也是这个情况,读得快,忘得也快。

孩子名著也读了不少,为啥阅读和作文不提分?方法错了,努力白费

别说,如果家长也是读书多、忘了快这种情况,或者平时太忙很少阅读,那么很难找到孩子阅读的问题所在。

这究竟是啥原因导致的呢?

这几天读了笔记圈顶流好书《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这本书籍(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发行,作者是【德】申克·阿伦斯),才明白了为啥孩子读了不少书籍,包含经典名著,依旧阅读和写作成绩提升慢,这原因是阅读和摘抄的方式不对。

方法不对,努力白费。

孩子名著也读了不少,为啥阅读和作文不提分?方法错了,努力白费

书中提到的方法就是“卢曼卡片盒”笔记法,这个方法实践起来,简单到小学一年级孩子就可以用起来,带来的复利效果让人大吃一惊。

孩子名著也读了不少,为啥阅读和作文不提分?方法错了,努力白费

卢曼是谁? 是什么让这个酿酒师的儿子成为了社会学教授?

卢曼是20世纪德国重要的社会学家,而且其影响力已远远超出了社会学领域。卢曼在他长达30多年的研究中,以学术高产著称,出版了58本著作和数百篇文章。

他的父亲是一位酿酒师,他毕业后原本就和如今的大多数人一样,做着朝九晚五的公务员工作,但他不喜欢这份工作,下班就读自己喜欢的社会学书籍,最初做笔记的方式也和大多数人没有差别,比如在空白处写写评论

孩子名著也读了不少,为啥阅读和作文不提分?方法错了,努力白费

不同的是,卢曼很快就意识到,这样做笔记除了得到大量笔记,不会有啥成果。

随即,他改变了记笔记的方式,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多,却大大改变了阅读、做笔记和写作的方式,他将笔记写在小纸片上,并在纸片的角上编号,然后把它们收集到卡片盒中。

他用卡片盒收集笔记的方式,把其中一些想法整理成手稿,得到了德国颇有影响力的社会学家赫尔穆特·舍尔斯基的认可,并被要求担任大学社会学教授。

后面在不到一年时间,他通过卡片盒帮助,完成了博士论文和定职论文,最终成为比勒菲尔德大学终身制的社会学教授。

卢曼他一生积累了90000个知识卡片,写了58本书和其他大量出版物。

并且他强调自己从不强迫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他甚至说:“我只做容易的事情,我只在马上知道要怎么写的时候才会写作。如果我有片刻的动摇,我就会把这件事放在一边,然后继续做别的事”

孩子名著也读了不少,为啥阅读和作文不提分?方法错了,努力白费

是够颠覆认知的,不费大量的力气,就取得这么大成就,谁不想拥有呢?书中的笔记法,这个暑假就让孩子实操起来,新学期让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

孩子名著也读了不少,为啥阅读和作文不提分?方法错了,努力白费

“卢曼卡片盒”笔记法的独特性在哪?

认知科学家将人的信息加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一阶操作,也就是“认知”本身,你感知的、你记忆的、你学习的、你思考的。

第二类是二阶操作,称之为“元认知”,即对自己当前的认知进行监控:“我当前感知到了什么?我当前在记忆什么?我当前在学习什么?我当前在思考什么?”

这就是元感知、元记忆、元学习、元思考等。“元认知”也就是认知的认知。

孩子名著也读了不少,为啥阅读和作文不提分?方法错了,努力白费

卢曼卡片盒笔记法,能够更好地对“元认知”的内容进行保存和加工。他让卡片与卡片通过各种索引关联起来,关联的、分散的、自下而上的方法不仅比一些教育者们所推崇的线性的、自上而下的方法更为自然,而且衍生出了诸多写作及笔记记录工具。

像中国现代作家、 《围城》 作者钱钟书、用《洛丽塔》轰动20世纪文学界的纳博科夫、中国现代小说家、现代著名作家姚雪垠等,都是卡片法的铁粉。

从本质上讲,卡片笔记写作法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个“系统”,一种存储和组织知识、扩展记忆以及生成新连接和想法的系统。

孩子名著也读了不少,为啥阅读和作文不提分?方法错了,努力白费

简单来说,就是把你感兴趣或者将来可能会用到的知识收集起来,然后用一种像集装箱一样标准化的方式,去处理这些笔记,建立笔记之间的联系,供你使用。

在读这本书时,信息量很大,但核心内容上手并不复杂,比如本书的核心,将记笔记分为闪念笔记、文献笔记和永久笔记三类,但记住做不好的大有人在。

卢曼为何可以呢,书中也介绍了他读书的实践过程,脑海中浮现一句话:厉害的人,就是把简单有效的方法用到极致罢了。每一步都做到100%到位,那么结果就了不得。

孩子名著也读了不少,为啥阅读和作文不提分?方法错了,努力白费

实践起来,用卡片笔记积累学习知识点,让知识滚雪球。

对于孩子和家长而言,写作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下笔不知道写啥?

好容易写完作文,阅读起来语言干瘪,词语硬凑堆砌,很难做到引经据典,作文里的个人观念和思想停留在表面浅层,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积累量太少,脑子里缺少材料和感受。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平时孩子也抄好词好句,为啥还是效果不佳?其实,这也是很多孩子阅读上存在的误区。

孩子在读书,记笔记时,都是直接抄录,记了一堆的好词好句,抄完就抄完了,回头看,这种纯摘抄,没有思考和整理,都是记了一堆,过后就忘。孩子也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想象很丰满,结果却不尽如意,难免让孩子感到沮丧和失落。

孩子名著也读了不少,为啥阅读和作文不提分?方法错了,努力白费

卢曼卡片笔记法,解决了阅读和写作的难题:一读就懂,一写就废。想写的时候记不住读过的内容,读完后找不到想引用的内容。

不容易忘记的原因是,卢曼卡片笔记法,它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思考的方法,不是写笔记,而是做笔记背后的深层思考。

卢曼卡片笔记法,经常使用的索引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通过这些关联操作,我们能更好地对卡片内容进行组合、拼接、提取,卡片与卡片通过各种索引关联起来,从而产生更高质量的内容。

孩子在实践中也会明白:记笔记也不是最关键的工作,思考、阅读、理解和提出想法才是,笔记只是它们的具体成果。

孩子名著也读了不少,为啥阅读和作文不提分?方法错了,努力白费

在记笔记时,一字不漏地照抄,不如学会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学会把书中的思想转化为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每天吸收一点信息,然后让孩子根据兴趣进行过滤,这对孩子未来理解、思考和写作都大有裨益。这也是孩子批判性思维养成的好方法。

我们家长在陪同孩子读书和读后写文章的过程中,需要指导孩子,按照卢曼卡片笔记法,对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做到位,而不是马马虎虎。

比如:读书旁边随时有记笔记的,将自己的想法随时记录下来。还有记下来自己喜欢的好词好语,理解话语意思,联想记忆,同时定期重复上面的步骤,与自己最近看的内容进行关联和启发。

孩子名著也读了不少,为啥阅读和作文不提分?方法错了,努力白费

书中对此有详细的步骤,一步一步教会孩子如何记笔记、如何通过记笔记列出文章的大纲,形成文章的框架和论点结构,形成一篇初稿。让写作步骤变得有章可循,每个步骤都是相互衔接,书写变得简单。

同时,随着时间的增加,笔记所积累的内容也会越来越多,相互间的链接梳理后也会形成更多的论点和内容点,翻阅查找也相当容易,阅读、思考、理解就成了读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步骤。

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阅读书籍,会变得更明确、更具体,会更高效去学习和接收到新的知识点,并把它们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的时候,这需要仔细思考论点。这种刻意练习,让大脑专注于思考,阅读和写作自然而然学起来不费力气了。

孩子名著也读了不少,为啥阅读和作文不提分?方法错了,努力白费

德国著名社会学者卢曼创建的卢曼卡片笔记法,入手绝对不亏,让孩子在学生期间,就养成很棒的笔记积累过程,日积月累带来的知识复利会让孩子和家长终身受益!

卡片笔记写作法 ¥55.1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卡片盒   孩子   方法   卡片   认知   名著   索引   步骤   想法   家长   努力   书籍   方式   笔记   知识   内容   主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