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普通娃,中考、高考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家长能做的是什么?

文|橙果妈妈

孩子升入初中后,在陪伴中也会思考:

剩下的6年时间,孩子各方面很普通,资质普通、接受能力普通,对学习热情普通,那么,对于我家长身份而言,在中高考残酷的竞争和不确定性,就会有一些想法。

比如:孩子能否进入好的、合适的高中?能否将自己的薄弱环节赶上去?如何保持孩子对自己的自信和信念不动摇?如何保证自己不焦虑等?

这是需要思考和规划的,但让孩子思考是不现实的,对于我家的普通娃,还没有想好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她当下也思考不清楚,还是需要家长想办法,来做一些规划和准备的工作。毕竟,未雨绸缪没有坏处。

这两个周好几次都是小测试,孩子成绩不是满分,她有些焦虑和沮丧,她说,为何感到很努力可是还是出错,而我同学好像轻而易举就全对了。

面对普通娃,中考、高考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家长能做的是什么?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直接把孩子批一顿,罚孩子抄作业,可能孩子内心会更加抵触学习了,很多家长也不会选用这种简单粗鲁的方法了。

那么,安慰孩子没事的,继续努力就好,这样的方法对吗?

我觉得要因人而异,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来制定,我家孩子只安慰效果不大;她需要跟她分析,分析完后再讨论出来接下来的学习计划和追赶的方式,她还搞不定这些事,需要家长帮她安排好,她照做就没问题。

当然,最重要的是,她当下是有想把学习再往上提的想法,只是没有实现目标,所以感到沮丧。那我们是有信心给她慢慢赶上去的。

面对普通娃,中考、高考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家长能做的是什么?

或许有家长看到这里,会有疑惑:如果孩子真的考砸了,你不会脾气失控吗?不会上火吗?如何控制脾气呢?

坦白说,以前的自己会,并且还会火大,会把自己身上强烈的“不确定”所引发的焦虑感、恐惧感,都通过语言投射到孩子身上。最终,是亲子关系的破裂和自己身心憔悴。

现在不会了,遇到这类问题,就是跟孩子一起找原因,哪里不行就补哪里,针对症状对症下药就行,反正按照计划走,总是会赶上成绩的。

这源于自己当下内心的从容、淡定、自信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无所畏惧。

这一年来,突然有一天就想通了,发现自己是什么都不怕了,工作上、家庭上、生活上会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也能淡然去面对,遇事就解决事呗。

面对普通娃,中考、高考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家长能做的是什么?


我需要承认的是,我是通过养育孩子,遇到很多的问题,而促使自己发现身上存在的问题,进而去改变自己,也改变了整个家庭氛围,也让孩子的成长变得有了坚实的依靠,可以说,孩子是带着父母共同成长的。


在周岭的新书《认知驱动》中,就提到这个观点:降低期待:命运一定钟爱那些愿意慢慢变好的人很有启发。这也是走了很多的弯路之后,才发现这句话的力量,为什么会这么说,一会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面对普通娃,中考、高考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家长能做的是什么?

提到周岭,就不得不说他写的一套宝藏书,去年9月他写完《认知觉醒》上市后,没寻思 1个月内加印15次,销量突破15万册,如今还在持续增长中。

那在《认知驱动》这本书里,就是教你如何做成你想要达成的事情,里面给出的理论和案例就看着很有感触,也结合自己的育儿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比如说,家长一提到孩子的成绩,如果下降就会特别的焦虑,有时就会情绪失控,对不对?

而一般很容易就情绪失控的家长,可能在处理工作上的事情,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容易控制不了情绪。

就如同有句话说的,人是好人,就是脾气克制不了,却不想,这在其他人眼里,就是情商低啊,做事出力不讨好。

那么,自己分析一下自己的焦虑情绪,其实无非就是自己当下的期待超出了实际的结果。

想一想,对不对呢?

面对普通娃,中考、高考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家长能做的是什么?

在《认知驱动》的书中,将焦虑的这些原因归结为“数量”和“难度”两种类型。

比如最近积压了很多任务,感到时间不够用,既想做个好妈妈,又想事业出类拔萃,还想家开展个副业,又想亲子关系超级融洽等......

比如孩子考砸了,就需要孩子马上把成绩提上去;希望孩子学几天,就能考上班级前几名等;希望孩子只听课上的内容,就能掌握的知识点特别的扎实;

其实不用纠结,这是人的第一反应,我以前也是这个样子的,给自己和孩子施加了很多的压力,如果做不到就是情绪崩溃和沮丧,弄得家里气氛紧张。

面对普通娃,中考、高考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家长能做的是什么?

我们会发现,越是对亲密的人,我们的期待往往越高,要求也越苛刻,因为我们总是希望他们更好,容不得一点错误。但这样的想法,总是会让我们把事情搞砸。

实际上,我们换位思考,我们做这样的事情目的是什么?

肯定不是想把事情搞砸吧。

在内心你可以问自己:在亲子关系融洽、孩子健健康康与孩子成绩进行对比,你会选择那个?相信家长都会选择孩子健健康康的,与父母保持融洽的亲子关系。

那么,我们家长就可以 给自己期待降低一些。

遇到困难时能允许自己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允许自己在开始的时候进步缓慢,甚至反复失败,允许自己花更长的时间去练习,就一定能做成这件事情。

面对普通娃,中考、高考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家长能做的是什么?

所以,遇到孩子的问题,也是如此来解决:

我们在心态上要“慢”,允许自己学得少、学得慢;在动作上要“快”,要求自己熟练、迅速。


孩子成绩不好、对学习不感兴趣、沉迷于电子游戏、上课睡觉等等,都是因为孩子的内心出现了问题,因为孩子与家长的沟通衔接出现了问题,我们需要给孩子一些时间,让孩子慢慢找回节奏。


更重要的是,我们家长需要明白的是,只有自己的内心是清楚的、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陪同孩子一起来度过不确定的学校生涯,才能真正的帮助到孩子。

面对普通娃,中考、高考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家长能做的是什么?

在《认知驱动》书中,核心就是教会你做出对人有价值的事,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该如何做,翻开书籍,你就能揭开这个问题的谜底。而在此之前,不要犹豫、不要迷茫,坚定地行动就好。

《认知驱动》是《认知觉醒》的姐妹篇,它们虽然各自成书,但内容却紧密相连,甚至可以说是一体的。书中会沿用《认知觉醒》中的一些基础概念,诸如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避难趋易、急于求成、舒适区边缘、反馈、关联等。这两本书一起看是最好不过了,个人成长改变书不吹牛。

无论如何,如果你手中现在有《认知觉醒》和《认知驱动》这两本方法论手册,其中的49个概念都是你行动的巨大支撑。这些概念就像49颗棋子,单拿出来看,似乎每个都是孤立的,但只要用心关联,它们就能变化出各种“棋局”,帮你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局面。

面对普通娃,中考、高考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家长能做的是什么?

认知觉醒+认知驱动 正版 ¥29.9 购买

所以请你在阅读时不要用孤立的眼光去看待每个概念,在实践中多思考、多关联,你一定会发现更多惊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家长   目的   急于求成   不确定性   融洽   焦虑   认知   中考   脾气   情绪   内心   想法   事情   概念   期待   成绩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