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真相:总对孩子愤怒失控,代表你对自己情绪无能地逃避

文|橙果妈妈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庭教育的环境对一个人的人格塑形,有着深远的作用。

用大白话来说,你的孩子会成为什么样子的性格,这背后受到家庭环境、父母行为言语的影响是最大的,父母啥样子,孩子就啥样子。所以,当父母面对"不听话"、"顽劣"、"调皮"的孩子勃然大怒时,你觉得这种方式能解决问题吗?

说到这里,特别想说一句话:很容易就情绪愤怒的人,很难日子过得舒心。

我有个朋友就是很容易因为一件事情就脾气失控,愤怒发火,她工作上很有能力,却依旧在工作上失去很多机会。在家里也是如此,她常因为孩子达不到自己预期,就朝着孩子发火,事后又感到后悔,但似乎成为恶性循环一般,总是反反复复,弄得家里气氛紧张,工作上也不顺利,整个人焦虑痛苦,她不知道该如何改变?

我自己是能感同身受的,因为以前的我就是这个样子,也因为在职场上受委屈而用愤怒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在家庭中因孩子不听话用愤怒的情绪来大发雷霆,而用愤怒的解决方式,也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在一段时间内变得越来越糟糕,让家里人也感到担心。好在通过坚持学习和不断地实践学习,走出了愤怒情绪的怪圈,家庭和工作都有了更好的氛围。

家庭教育的真相:总对孩子愤怒失控,代表你对自己情绪无能地逃避

美国两位顶级的愤怒管理心理学家雷蒙德·塔夫瑞特 、霍华德·卡西诺夫所写的 《如何才能不生气》书中,就提到失控的愤怒暴露了人性中黑暗的一面,而发火造成的弊端远远大于益处。更可怕的是,易怒人士往往会养成习惯,导致做什么事都过于极端,这会严重损害你与家人、朋友和同事的人际关系,从而影响你的生活和工作。

但是,很多人或许意识到了愤怒会让人痛苦和付出代价,但是如何改变这种情绪、如果在遭遇不公平、不幸的时候,能让自己还保持清醒地思考,让自己不一定导致愤怒和上海,这是一个很重要地问题。

两位顶级的愤怒管理心理学家在书中,为易怒人士提供了10条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从改变愤怒的诱因、产生愤怒的思维方式、感受方式、表达方式等方面来管理愤怒情绪。此外,作者还教你如何正确地表达你的愤怒情绪。

家庭教育的真相:总对孩子愤怒失控,代表你对自己情绪无能地逃避

我们就以父母的角色为例(当然,其他角色也是同样适用,解决问题的底层思维逻辑是相同的),我们就来探讨其中的几个点:

01 正确的理解愤怒情绪

我们为什么会愤怒?为什么愤怒时会大脑失去理智,会口不择言?如何控制好自己的脾气让自己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好感?

其实,当我们开始审视自己,开始问自己这个问题:“我生气有用吗?”,你的人生就要开始发生变化了,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愤怒是有两面性的,也是我们的基本感受之一。也有积极的一面,比如:你通过提高音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向别人表达你正在说的话很重要,让他们更加认真地倾听。但在很多时候下,愤怒也会导致巨大的损失和痛苦。想想我们接触的新闻中,有多少是因为当事人控制不了自己的愤怒情绪而导致酿成大错,出了大事的?

并且,长期保持愤怒的情绪,还会让自己的身体出现健康问题,会导致中风和心脏病,所以,正确地认识愤怒情绪很重要,这是我们改变的第一步。

家庭教育的真相:总对孩子愤怒失控,代表你对自己情绪无能地逃避

在《如何才能不生气》书中,提到愤怒时一种你有意识地感受到的情绪反应,其核心是一种内在的自我觉醒,伴随着特定的思想、情感和欲望。

愤怒有4个基本要素:

自我对话、想象、身体感受和表达方式。

比如:我们对孩子生气时,经常内心是这个想法:“真是个混蛋!太受不了了,他们的行为让人无法容忍!从来都不听话,真是气死人了!”

比如:在职场上感到自己遭遇不公时,也会想说:“真是生气,我做了这么多,干嘛他们这么对我,还推卸责任,太不公平了!”

等等诸如此类的想法,这些都是我们对自己感觉的描述、对问题的陈述、对自己没有能力解决问题的想法,进而会导致自己在陈述时,身体也出现一些反应,如喊叫、摔东西、不听任何的解释等。

家庭教育的真相:总对孩子愤怒失控,代表你对自己情绪无能地逃避

02 愤怒的过程分析

愤怒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来自愤怒的模仿和学习、思维方式和人性的特点。

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的内容,有来自原生家庭的、有你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学习背景、有你想当然的思考方式、还有你不安全感的感受、表达方式等等。

书中就提到了6种导致愤怒的因素分析及真实心理案例的分享和解释,我们就讨论愤怒过程分析的一个点:消极因素和创伤记忆。

这个以父母举例说明,比如父母当年因为学习不好,导致工作后在职场和生活中遇到很多的波折和困难,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但由于自身陪伴有限、教育方式不得当等原因,孩子对学习兴趣不大,成绩糟糕,那么父母往往就会遇到孩子成绩不好,就会因为联想到孩子的未来可能跟自己一样,导致情绪失控。

愤怒都是由触发事件引起,想想你的愤怒都是由于什么情况而导致的?

家庭教育的真相:总对孩子愤怒失控,代表你对自己情绪无能地逃避

03 解决愤怒的情绪取决于你的认知。

在《如何才能不生气》中,提到了应对愤怒的10条策略,从改变愤怒的诱因、产生愤怒的思维方式、感受方式、表达方式等方面来管理愤怒情绪。

此外,两位心理大师还教你如何正确地表达你的愤怒情绪。本书将认知行为疗法(CBT)、愤怒减少疗法的选择清单(SMART)等心理治疗方法与实证案例分析相结合,详细展示了控制愤怒的过程、步骤和方法。

家庭教育的真相:总对孩子愤怒失控,代表你对自己情绪无能地逃避

需要表达的一点是:一定要在一个人愤怒的时候学习愤怒的解决技巧才有效。跟着书中的方法进行实践,找到如何不愤怒的方法,感受到自己的改变。

当你愿意改变、想改变的情况下,那么书中提到的各种实践和方法,都是成为你改变愤怒情绪的最好帮手,你会发现原来改变愤怒,你的精神状态、你的人生发展、你的自信心、你的人际交往、你身边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都朝着正念的方向变得越来越好,你会爱上改变后的自己,也会收获更多的爱,让爱得到传递。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每个人都能管理自己的愤怒情绪,都能让自己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

祝福每个人都能控制好愤怒情绪,成为孩子信赖的父母、成为家人信任的对象、成为合作伙伴放心的人,最终收获幸福美满的生活。


#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愤怒   情绪   孩子   易怒   诱因   家庭教育   无能   真相   生气   想法   痛苦   父母   身体   过程   代表   方式   家庭   方法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