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间的冲突,父母的介入只会让问题更严重

不论孩子们发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父母试着帮孩子们扯平或进行决断只会让问题更严重。当父母干预孩子之间的冲突时,其实是在剥夺他们自己学习解决冲突的好机会。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冲突和争执,要想培养出应对冲突的技能,就必须从日常生活中学习。


1

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很多父母都会很关切,他们每个孩子都爱 ,看着自己的孩子们相互伤害 ,家长会难受心痛。


手足之争非常普遍,甚至被认为是有多个孩子的家庭的常态。然而,我们不能因为这些现象频繁发生,就觉得这很正常。


孩子们可以学会不争执,不发生冲突的多子女家庭有可能存在。当孩子们发生冲突时,说明他们的关系发生了偏差。没有人和别人发生战争时还觉得愉快高兴。


如果孩子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战争,那表明他们通过战争能够达到某种目的,不是通过战争的过程,而是通过战争的结果。


这样说的前提,是我们明白:行为都具有目的。因此 ,我们不同意对“战争" 的普通解释: 战争的起因是侵略,或者占有,或者遗传,等等。我们认为 , 需要了解孩子会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冲突和战争 ,目的是什么?


孩子之间的冲突,父母的介入只会让问题更严重


2


妈妈在准备晚饭,八岁的露西亚和五岁的卡尔文在看电视。卡尔文故意挤露西亚,露西亚让开了。卡尔文又把脚放在她脚上,露西亚把他推开。


卡尔文又把整个身体靠在露西亚身上。露西亚轻声说了句“别闹了" ,有点不高兴,但心思还在电视上。


卡尔文也在看电视,但没有露西亚那么专心,他用手指头描画姐姐衣服上的花纹。露西亚挥起一拳,把弟弟的手打开:”我说别闹了!”卡尔文咯咯地笑,伸长手臂,又开始用手指划姐姐的耳朵。露系亚抓过弟弟的手臂,咬了一口。“啊!"卡尔文尖叫,大哭起来。


妈妈冲过来,气急败坏地问:“到底怎么回事儿?!"她看到卡尔文表情痛苦,抱着胳膊,于是把卡尔文抱起来,搂在怀里。卡尔文伸出胳膊,上面还能看到牙印。


妈妈大叫:“露西亚!" “哼!他一直闹我!" “我不管他做了什么,你没有权利这样伤害弟第"


这场战争中两个孩子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是什么?


卡尔文这个小“婴儿"想要妈妈的保护。所以,他通过自己的行为,引发一个能够得到妈妈保护的状况。


而露西亚觉得被卡尔文虐待,她也知道妈妈会保护卡尔文 ,妈妈的强势言语会增强她被虐待的想法。所以她做了妈妈最不喜欢看到的事情一报复卡尔文。


她知道妈妈会保护卡尔文并责骂她 ,会和第弟一起对抗本来就已经很气愤的她,所以她更要报复。


如果露西亚没有报复弟弟 ,妈妈可能也不会站在卡尔文那边,就有可能明白,其实是卡尔文在捣蛋。


妈妈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她可以克制住听到尖叫就赶过去的冲动。当然,这对妈妈们来说很难。但如果妈妈可以先停下来想一下:突然的尖叫一下子吸引了妈妈的注意力,是有什么激烈的坏事发生了吗?然而只有孩子的一声尖叫,没有别的人或者东西发出声音。


没有房子坍塌的声音,没有电视机爆炸的声音,只有卡尔文的哭声。哦,那就是姐弟俩发生了冲突,而且卡尔文受了伤。嗯……这是他们俩的冲突,我不应该介入。


妈妈要想做到这样,需要有不插手孩子之间冲突的经验,这需要积累。我们可以这样想象,这个还没有经验的妈妈凭着本能的冲动跑过去看发生了什么。现在她可以提醒和训练自己 ,不被牙印吓到。


她发现是姐弟俩的冲突导致卡尔文尖叫,接下来可以什么都不说,回到厨房。毕竟,卡尔文并不喜欢被咬,他被姐姐咬了,结果会是卡尔文停止划姐姐耳朵的挑衅行为。这样,妈妈就通过“ 回到厨房" 把两个孩子之间的责任还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我们没有权利安排孩子之间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但我们可以用行动影响孩子们。如果我们的行动让他们原来那种争执的结果不复存在,孩了们就能发展出新的关系。为了做到这一点,妈妈需 知道 “行为背后的目的 " ,就能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机。

孩子之间的冲突,父母的介入只会让问题更严重


3


“看在老天爷的份上,你们俩不要吵了!我要被你们烦死了! " 妈妈在另一个房间大喊。基斯回应道:“盖尔不让我看我喜欢的电视节目 " 盖尔也生气地喊道:“我有权利看我喜欢的节目"妈妈疲惫地叹口气,来到客厅试图平息冲突。


妈妈的行为能够给我们一个线索,发现孩子们这场冲突背后的目的。“我要被你们烦死了!"妈妈这样说。可能很难相信,这就是孩子们冲突的目的——让妈妈抓狂。


事实证明了,这样的方法能够立刻吸引妈妈的关注,妈妈马上以法官的身份参与进来。兄弟俩的争吵让她狂躁,她放下自己的事情,去解决他们的问题。而结果是,妈妈给予了过度关注和没必要的服务。


妈妈要明白 ,两兄弟之间的冲突 ,她其实可以什么都不做,那就不会生气了。


我们愤怒 ,常常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对孩子的利益肩负极大的责任。结果是, 我们无法让自己从问题中脱身 ,无法客观看待情况。


盖尔和基斯因看电视引发的冲突是他们自己的事,妈妈不用干涉。只要妈妈明白这一点,她就不会再觉得恼火。她只需要继续做自己的事,让兄弟俩自己解决问题。


接下来,当孩子们看到妈妈没有干预,可能会有一个孩子来找妈妈,要求妈妈做主。妈妈可以真诚地说:“我很同情你们碰到这个难题,但是我相信你们俩可以解决。"


她把责任还给孩子们,不让自己卷人和自己无关的事情。这样,同时也消除了孩子希望用争吵得到妈妈关注的预期结果。


不论孩子们发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父母试着帮孩子们扯平或进行决断只会让问题更严重。当父母干预孩子之间的冲突时,其实是在剥夺他们自己学习解决冲突的好机会。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冲突和争执,要想培养出应对冲突的技能,就必须从日常生活中学习。


每次妈妈决定两兄弟看什么电视节目,就是在为自己树立权威,而孩子们就无法学会合作、相互适应和寻找公平。我们为孩子做事时,他们就无法学会自己做事。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冲突事件。


当孩子们每次发生冲突都由大人解决时,孩子就学不会如何解决困难,将来,当他遇到不高兴或者不顺心的情况时,就会无所适从。


对很多父母来说,接受“孩子之间的争执不关我的事" 确实很难。我们相信 ,教孩子不发生冲突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这个想法没错,我们的确需要教孩子不发生冲突,然而难点是如何成功地教会孩子。


干预和评判无法成功教会孩子。这只能让孩子暂时停止冲突,但不能让他们学会怎么不再发生冲突 ,或者用不同的方式解决冲突。我们一干预,孩子就能达到他们的目的,他们当然不会停止!


试想想,假如一场战争的唯一结果是青紫的淤痕或者流血的鼻子(这些都会痊愈),没有其他结果,那么下次孩子不就倾向于换个方式(而不用打架)解决问题了吗?假如受伤的那个孩子除了伤痛之外得不到其他的结果,下次他不就会非常小心地避免受伤了吗?


这样,孩子们还有可能发展出对手足的责任感。(当然,妈妈会很自然地帮助孩子们处理伤口,但记住不要站在任何一方评判谁对谁错,只要说“你在冲突中受了伤,我也很难过"就足够了。)


孩子之间的冲突,父母的介入只会让问题更严重


4


还有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是 ,孩子会模仿爸爸妈妈的冲突。 孩子们看到爸爸妈妈发生分歧时就会有战争出现 ,他们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解决冲突。


这样,孩子们就会发展出 “用战争解决分歧" 的家庭价值观。当然,如果一个孩子很反叛,他日后也会发展出完全相反的价值观。


冲突中肯定有权力之争。平等的关系中,不会有“ 我要占有优势"的冲动念头,而是不需要胜败也能解决问题。


发生冲突时,如果有一方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另一方的威胁,那么上述的冲动念头就会变成竞争行为,这一方就会变得很有敌意,忘记礼貌,忘记体谅,而去竭尽全力恢复自己失去的地位,即使是让对手付出巨大的代价。


当我们站在所谓“最小”的 一方,帮助他们抗“最大"的一方,这其实增强了他们弱小卑下的感受,也是在教他们利用无助和软弱得到特别关注,对解决难题有弊无利。


让孩子们自己解决,孩子们就能建立起更加平等和公正的人际关系。他们会从实际行为中学会礼貌、平等、遵守规则、相互体谅和尊重等精神 ,这些恰恰就是我们希望孩子们学会的人生性格和技能。


我们对孩子最大的帮助,就是退出战争,给孩子们足够的发展空间。


我们可以,也应该,友好地讨论“战争和冲突" 是这个讨论不带任何指责和说教的意味。我们可以,也应该,和孩子们一起找出解决冲突的方法,只是这不应该在发生冲突时进行,而是在那之后。发生冲突时,我们的说教、讲道理或者插手帮忙,只会变成战争的武器而已。


孩子之间的冲突,父母的介入只会让问题更严重


——摘自鲁道夫·德雷克斯、薇姬·索尔兹《孩子: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盖尔   冲突   父母   孩子   目的   这一点   平等   冲动   姐姐   事情   战争   发生   妈妈   关系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