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国人生孩子也会有生命危险

米国人生孩子也会有生命危险

刚才一直被一条《女子赴美生子死亡获赔520万美元》的新闻刷屏。生孩子要命,不仅发生在天朝,原来米国人也会有。

自古以来,中国的老人们就把女人生孩子比作创鬼门关,在当时的卫生条件下,女人生孩子真的是很可怕的意见事情,难产100%意味着死亡。

有个事实,大家可能不知道。中国男女比例失衡,很多人认为是人为选择的原因,不得不承认,确实有这方面因素,然而即使没有人为选择,男性也是多于女性的。因为男人不容易活到成年,为了平衡性别比例,自然界在设定出生比例的时候,就预先多给了男性名额。新生儿出生的自然比例,男性数量就略占优势,而在胚胎形成阶段,那些生化妊娠、胎停、流产,绝大部分也都是男性配子,胎儿先天畸形中,也是男性比例居多;而出生以后,男孩子顽皮,有的没活到成年,就有把自己摔死的、溺死的;成年以后,为配偶决斗身亡的也有(代表人物:普希金)。所以,做男人难,做一个能活到成年,还能结婚生子繁衍后代的男人,更难。

在过去,男人短命,或因为自身缺陷,或者自己作死。而女人短命,却多是为人类繁衍后代的时候不幸罹难。所以,女人更伟大!

自然男女比例,随着年龄增长,是呈现“男消——女涨”的趋势。从中国的人口普查数据来看,70岁之前都是男性多于女性,到70岁以后,男人们死得很快,90岁后的人口中男女比例就是50:100左右。(这是题外话,给大家长点小知识)

女人在生育这一关确实会遇到很多危险,其中要命的危险包括(但不限于)大出血、羊水栓塞、心脏病、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从《全球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报告看,2005年全世界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构成:产后出血25%、感染1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2%、难产8%、不安全的流产13%、其他直接原因8%、间接原因20%。

孕产妇死亡发生率和国家发达程度和经济水平有关。在我国,东部发达城市的孕产妇死亡率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差无几,而中西部经济落后的地区,却和第三世界国家水平相当。然而,任凭科技如何尖端,经济如何发达,即便是在长居“带头大哥”的米国,也无法避免孕产妇死亡的发生。而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头号杀手,就是——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就是平常电视剧里常听说的,生孩子大出血,医学定义为:胎儿娩出后24以内,出血量大于500ml。而正真凶险的大出血,往往来势凶猛,多发生在胎儿娩出后2小时以内,出血量也许远远不止500ml,在产科抢救的大出血危重病人中,出血几大千对产科医生而言并不鲜见。

为什么会发生大出血?

胎儿的孕育,需要胎盘的支持,胎盘是连接母体和胎儿的营养纽带。胎盘是什么?胎盘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特化的血管构造,借助胎盘小叶在子宫内膜和子宫血管形成的巨大血窦池子中交换营养。胎盘出来后,子宫内面就只剩下开放的血窦,这些血窦之巨大,可有指头粗细。好在子宫会主动收缩,子宫一收缩,血窦就被压闭了,出血就止住了。倘若遇到子宫收缩不好,或者不收缩,可想而知,指头粗细的血窦出血,就和自来水龙头一般,异常凶险。然而,谁会大出血、谁不会大出血,却不是医生能掌控的,医生也不知道。我们只知道有一部分可能大出血的高危病人。

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大出血?

·宫腔操作手术史:如反复人流史

·前置胎盘,尤其是有剖宫产史的前置胎盘(它还有个霸气的名字,叫做“凶险型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多胎妊娠

·羊水过多

·妊娠期高血压

·各种原因的肝功异常:如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怎么觉得写不完了呢!)

其实,发生大出血的孕妇中,很多很多都是没有高危因素的。(什么?不是高危的容易大出血吗?)

这其实是个数学问题,虽然高危的更容易发生大出血,但是高危产妇毕竟总数少,而普通产妇的基数大,所以大出血的数量自然就多了。而有高危因素的产妇,没有发生大出血的人,仍然占了绝大多数。(因此,也不要因为自己是高危就“视死如归”了,你怕,医生比你更怕,但是就发生比例来说,你极可能是安全的,而医生就不一样了,一个月要接诊几十个高危病人,总会有那么几天睡不安稳。)

这么说,我想大家应该能理解,为什么产科大夫逢人便招呼“你有可能打出血”了吧。因为这事儿真不是他们能预料的。

遇到大出血有什么办法?

促子宫收缩常用药物: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卡孕栓——欣母沛。欣母沛收缩子宫能力最强,但是价格昂贵,600多一支。遇到高危因素,或者眼见子宫收缩不好,医生可能毫不犹豫直接上最贵的。请注意:医生这么干,真不是为了钱,这种药在医院是没有利润的,而就算真有钱,这600多不计成本全给医生,也把医生吃不肥的。

其他止血手段:按摩子宫——止血缝合法(有很多种,背带式缝合、补丁式缝合等)——宫腔纱条填塞——子宫血管栓塞或结扎——切除子宫。

而一旦因大出血发生DIC,凝血功能障碍,全身性出血,则意味着药石不灵,回天乏术了。

然而,在那么危急的情况下,医生很难把上述方法逐一尝试,医生没有那么多时间,而病人更没有那么多时间,医生时常会面临“子宫,切还是不切”的两难抉择。“切除子宫”,不是医生心狠手辣,而是为了不让新生的婴儿没了妈妈。

对大夫们而言,产科风险很大,二胎潮来临,所有的压力都将由他们承担,而我国的产科医生荒是非常严重的(又苦又累,风险大,受气挨骂还不挣钱)。而生孩子可能面临的风险,在哪里都可能遇到,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城市,在北京还是米国,哪里都不可能完全避免。

医生给病人交待各种各样的产科风险:可能大出血、可能羊水栓塞、可能切除子宫……等。医生真不是为了推卸责任,而是希望人们明白生孩子原来还有可能遇到这种事情,希望人们在遇到困难窘境的时候,能理解医生们的艰难。如果所有人都要求医生“你一定不能让我xxx”的话,我想再牛的医生也不敢接招,接招就等于没了退路啊!给医生退路,就等于给患者活路;医生的退路越多,患者的活路就越多!

原创:郭铭川 禁止转载!

微信公众号:gdfkpsj

新浪微博:妇产科小号郭铭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羊水   栓塞   胎盘   产科   高血压   凶险   产妇   胎儿   子宫   国人   比例   男性   危险   医生   原因   发生   生命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