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自己被爱,也学会去爱别人

最近在追一部日剧《风平浪静的闲暇》,主角是一位28岁的职场女性,性格老好人的她在东京一家公司过着稳定但也无趣的生活,在一次晕倒醒来后,她开始反省自己的人生,决定辞掉工作、甩掉男友、退掉租房,断绝所有过去的联系,重新开始人生。 喜欢这部剧的原因就是觉得自己和里面的那主角的内心出奇的相似。

感受自己被爱,也学会去爱别人

焦虑,迷茫是现代人都有的一种病,我们每天都为不同的事情焦虑,让自己内心无法安定。有时候我们会寻求来自身边人的帮助,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他们都可以帮上忙。有时候我会为孩子上学而焦虑,为找工作能不能兼顾家庭而焦虑,当我寻求老公帮助的时候,他总是回答:都可以,听你的,这些事你自己决定。貌似我手握主动权,但是这其实更让我焦虑,事实上这个时候我需要他告诉我他的意见,而不是一句听你的。

当我读到这本《认知的重建》的时候,如获至宝,好像找到了打开心门的钥匙,化解了多日来的不安和焦虑。书中说:生活不会一路平稳,有时即使是我们生活经历改变,也会考验我们的安全感,心脏自身的情绪稳定度,我们只有有办法对自己的情绪和安全感抽丝剥茧,能对自己的不安给予理解、支持和陪伴,成为自己稳定的后盾,才能成为自己永恒的支持者。

感受自己被爱,也学会去爱别人

《认知的重建》是由吴姵莹著作,她是心理咨询师、爱心理创办人、知名媒体心理专栏作家、电视节目心理专家。

她还曾经在医院、法院从事心理咨询工作,长期致力于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期望提升更多人对自身意识的觉察,优化自己的认知,为自己创造更幸福的人生。

她将会用《认知的重建》这本书,带我们一起回顾过往,对重要事情进行解读,与真实的自我进行对话,让自己建立全新的认知。

了解自己的内在小孩

现在成年人所有的心理疾病基本都是儿童时间的童年创伤留下的。作者提到了内在小孩,当我们缺乏安全感时,应该去寻找那个内在小孩,了解他,并与之和解,安抚这个内在小孩的情绪,会让我们更加认识自己的情绪。

有时候我们会把别人的情绪看的比较重要,也会比较在意他人对你的评价,当遇到一些使你愤怒的事时,应激反应会让你回到小时候,从而使自己更加愤怒。当下次愤怒的“内在小孩”出现时,你能否试着沉稳地看着他并且陪伴他,为自己的“内在小孩”做主,为自己的感觉而活。

作者还给出了四步情绪急救法,教你如何走出怀情绪。

1) 走出坏环境,让自己的压力降下来。

2) 深呼吸回顾自己的情绪。

3) 理解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

4) 支持陪伴自己解决问题,避免持续否定自己。

拥抱自己的内在小孩

作者讲到了一种认同瘾症,所谓成瘾,指的是一种重复性的强迫行为,即使已知这些行为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仍然持续重复着,这样的人总是希望被认同被称赞。内心缺乏安全感,没有自信,总是想靠外部环境给自己自信。作者给出了四种有这种认同瘾症的高危人群:

1) 生活在男尊女卑的家庭。八九十年代出生在农村家庭,有什么重男轻女的,女孩不被喜爱重视,所以会不断的迎合父母的期望,来获得父母更多的认同。

2) 兄弟姐妺太过优秀,使自己被父母忽略。

3) 经常被排挤的人,这样的人会过度损害自我认同感,过度依赖别人。

4) 有个严厉的家庭,没有自由,总被安排好一切,无法按照自己想法来。

所以,请与自己的内在小孩对话吧,放过自己,拥抱自己。

书中作者举出了一些案例,可以对照这些案例更好的认识自己的内心,探索自我,了解内在小孩,与内在大人和解。

《认知的重建:从内在强大到外在精进》是你精进认知必读的一本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心门   日剧   焦虑   认知   安全感   愤怒   内心   情绪   小孩   父母   自我   稳定   家庭   人生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