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荣格视角如何找寻更广袤的自己

有个特别著名的心理测试,会让测试者在一张纸上画出房子、树、一条河、一条蛇,心理学家会根据测试者所画的样子来解读测试者心理活动。还有我们大家常说的梦境,有时候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突然发现这样的情境好像发生过,这些都是心理的潜意识活动。童话,就存在我们的潜意识里。

童话,是美好的象征,是一种心灵寄托。我们每个人都会希望自己是童话的主角,即使开始生活千辛万苦,但是最终结局公主和王子都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长大后,我们不再看童话,不再相信童话,觉得那都是骗小孩子的。实际上,童话不分年龄不分长幼,你有多久没有读过童话了?心理学家冯。法兰兹在《解读童话》里说,童话是表达集体无意识心灵历程最纯粹及精简的途径。透过童话,我们找寻着原始的自己。

以荣格视角如何找寻更广袤的自己

冯·法兰兹与荣格相识于1933年的塔楼,这成了她一生研究荣格心理学的开端。她被认为是公认的、杰出的荣格心理学继承者,更是童话心理解读的权威性代表人物。除此之外,她还创立了苏黎世荣格学院,她后来也建造了一座和荣格一样的塔楼,在里面过着简单、与自然接近的生活。

我们可以跟着作者,通过解读童话来倾听心灵的秘密,找寻自己的塔楼。

冯,法兰兹从书中的前三章告诉我们童话与我们心灵的联系,通过对童话历史的解读、母题与源起研究、童话的原型故事来让我们对荣格心理学有初步的了解,也让我们清楚为何要解读童话,童话与我们的关系。

童话从何而来?

童话的原型故事有很大可能起源于受无意识素材侵入的个人经历。一种是梦境,一种就是幻想。有了这类普查风险承担了,被人们相互传播,在民间被渲染,如谣言般发展扩大。

故事的核心是个人经历加上无意识的侵入,让素材得以保存。

有些故事则是宗教仪式延伸出来的神话,人们在某个庆典上传讲神话,从此之后会在特定的节日中传讲,就变成了某种仪式,经过时间演练变为童话。

看完前三章,接下来作者以童话《三根羽毛》为例,带领读者进行一次全方位解读,将晦涩难懂的专业理论具象化,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分析人物与角色

《三根羽毛》人物是国王和他的三个儿子,这样的开头是极其常见的,但是这里面只有男性角色,缺少了女性。而故事后面也会告诉我们是如何带出女性元素的。

把国王视为自性的象征,通常他们都具有魔力,拥有超自然现象。国王代表着老化的集体意识的主导内容,国王没有王后,意识着伴随理法原则的爱欲遗失了,因为国王失能了。

而王子则象征着新的自我构建,两个聪明的儿子代表辅助功能,傻王子代表着建构劣势功能的根基,但他同时也是个英雄,英雄是自我或者自性的象征,自我是人格意识场域的中心情结。

书中提到:大部分年轻人早年的困境都起源于负面的父母影响或创作或其他阻碍打乱了这个发展历程。通过儿童的梦境可以映照出自我是如何建构的。

我们总是在明示孩子是个英雄因此不是哭,要听话,这样也给了孩子一种自我暗示,这也是典型的心理历程。英雄是原型人物,他是自我与自性协调一致的典范。

以荣格视角如何找寻更广袤的自己

故事中的转折象征

三这个数字在童话中是很重要的角色,这个故事中出现了三个考验。第一个考验中,地毯常被用来作为生命的繁复象征图样,代表了生命中广博的图形。

第二个考验是寻找美丽的戒指。戒指是圆形的,是自性象征的一个标志,是无意识心灵中拥有能自发创造支行的能力。

第三个考验交给了美丽妻子,把幻想的国度心脏他与无意识建立关系的方式称之为阿尼玛,一开始将美丽的妻子化成蟾蜍,要求王子全然接受,这样她才转化成人类。

实践男性阿尼玛

美丽的公文跳过了圆环,笨拙的村妇落得摔断了腿骨。经历这样的冲突,代表欠缺情感的实现。粗鄙的乡下女人,代表着原始且未经教化的情感态度,这样的态度终归会被淘汰。

书的最后一章作者讨论了英雄的阴影面、阿尼玛的挑战、女性的阴影面、阿尼姆斯的力量等,各种故事会映照出各个不同的角度,但是同时也包含相同的母题,他们都有相同的经历过程。

通过解读不同的童话,以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可以得到不同的想法,借此来了解自己的内心,找寻那个更广袤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都会   自性   塔楼   广袤   法兰   原型   视角   国王   象征   童话   王子   心灵   英雄   代表   心理   美丽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