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师须知:兴趣不是逼出来的,怎样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行,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要求不再限于学习成绩,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每个孩子在课后多要参加一项或多项兴趣课程。学习一种乐器多为家长的首选,而钢琴学习更是独占头筹。

钢琴是可以让孩子以最轻松的姿势坐着演奏的乐器,而且还能开发右半脑以及智力。学习钢琴不但能使十个手指尖受到刺激,而且能使儿童脑、眼、手、脚、耳乃至全身心投入并协调配合,这种高难度配合的长期训练必将使孩子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记忆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注意力、灵活程度等各方面都得到明显的发展。同时,因为长期受音乐的熏陶,孩子的性格、趣味、教养都会随之发生质的变化。

但同时钢琴学习也是一种很枯燥乏味的重复训练,需要耗费很大的耐心和毅力。对于年纪小的孩子,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缺乏自制力以及耐力。所以如何引导孩子有意识的对钢琴产生兴趣并自主学习是很重要的。

无论是何种音乐教育,都必须将启发孩子的兴趣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兴趣能够让孩子产生对于学习的恒久动力。那么,怎样使儿童愿意弹钢琴并对钢琴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家长教师须知:兴趣不是逼出来的,怎样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一、家长:培养孩子热爱音乐

培养孩子的兴趣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不仅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有可能要面对意外的状况,要从最根本出发面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音乐本身,这样他们才能意识到音乐的魅力:利用音响符号的变化就能表达自己的情绪。

 

1、 孩子听不同情绪、体裁的歌曲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种语言,对于人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还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十分重要。引导孩子听不同情绪、题材的歌曲,让孩子感受到音乐的语言魅力,从中体会人类情感喜怒哀乐的表达方式。对于孩子不能理解的歌曲,我们可以适当的做一些讲解,目的是引导孩子自主去认识其中的情感表达并产生自己的观点。

2、“玩”音乐

家长不能急于求成,让孩子钢琴初学阶段就一直坐在钢琴面前,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打心底里对于练琴的枯燥乏味感到厌恶。在学习初期,家长可以和孩子做一些音乐节拍游戏,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快乐的玩耍中拉近与音乐的距离,在节拍中表达内心情绪

同时家长也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好玩的乐器小玩具,简单易上手的口琴、小钢琴等都可以让孩子产生兴趣,导他们用这些玩具吹出或奏出自己喜爱的旋律,这样就使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与音乐建立了感情。

3、带孩子去听音乐会

音乐会上多种不同乐器的碰撞融合会让孩子产生极大地好奇心,同时教孩子认识不同的乐器,并且细心辨认乐器发出的不同音色。尤其是钢琴音乐会,带孩子去多听一听,可以加快孩子对于钢琴的熟悉程度,并且产生要自己主动去弹一弹的欲望。让孩子直面演奏者,通过旋律进行交流,让孩子意识到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想法。

家长教师须知:兴趣不是逼出来的,怎样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二、教师——钢琴教学中的重要角色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十分重要,不仅可以提升教学的质量,还能提高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孩子对于周遭的一切都是很敏感的,如果老师太过严肃的话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对于学习的恐惧心理。教学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心去感知孩子的情感表达,才能发现他们真实的性格,因材施教,发挥孩子的音乐天赋和才能。

老师要将自己和孩子放在同一高度上去交流,主动去交谈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产生与老师交朋友的想法,才能够主动去说出心理的最真实的感受,而老师也能了解到孩子的情绪变化,从而调整课程进度。在孩子的钢琴学习中,我们要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融的良好环境,培养孩子对老师的亲切感,这样才能提升孩子对于钢琴的兴趣。

家长教师须知:兴趣不是逼出来的,怎样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2、教师启发孩子要讲究语言艺术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根绝孩子的年龄、领悟能力以及反应速度的不同,教师也要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孩子听不懂时不能随意训斥,应该先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出现了失误。教学语言是传道授业的载体,是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开发智力的工具,因此,教师在教学语言上,要讲究艺术性,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孩子们易于接受的语言,以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3、坚持给学生进行“示范”演奏

孩子们对于不了解事物的大多是通过长辈的示范来认识的,所以教师要多做示范教学,在孩子面前多弹奏优美的乐曲,通过旋律的优美、乐句的抑扬顿挫、音色的生动变化、节奏的韵律感以及弹奏姿势都能让孩子感受到钢琴的魅力。

著名钢琴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钢琴系凌远教授认为:“一个好的演奏家不一定是一个好教师,因为他还必须具备热爱钢琴事业、关心学生、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素养。但真正的好教师必须是一个好的演奏家。所以教师的示范演奏是很重要的,学会用音乐说话,让视觉和听觉结合,才能更形象生动的教学,将钢琴学习变得简单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儿童的学习兴趣。

家长教师须知:兴趣不是逼出来的,怎样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4、巧留作业,引导孩子科学练琴

 周广仁先生说:“学生每周应有明确的任务,这个任务的分量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程度来定,要恰如其分。要让学生通过正常的努力(每天专心的练1—2小时)在一周内能够比较好地完成。”孩子的课余作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制定,对于用功努力却难见成效的学生,教师不宜制定太多的作业,不然会挫伤学琴的积极性;对于有天赋却不甚努力的学生,老师要提高要求,让学生产生压力感才会更积极的练琴。

手指的练习在钢琴学习中是很重要的,但是枯燥乏味的练习会让年纪小的孩子产生厌恶感,从而起不到什么很好的效果。所以可以将不同的训练内容加入乐曲的练习中去,或者改编成孩子熟悉的旋律加上简单的伴奏,这在提高孩子对音乐的兴趣的同时,孩子的手指得到了应有的训练,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音乐是一门无所不包的技艺,她让我们的灵魂变的敏锐,给我们带来一辈子的满足。学习钢琴不仅仅只是让孩子作为学习满分的踏板,而是作为一门宝贵的、不可替代的素质培养。

小汤普森系列第五册已经上架了,适合学习钢琴的孩子以及成人钢琴初学者的钢琴教学,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点击专栏了解。同时也欢迎大家到我的圈子做客,我在这里等待您和我一起进行钢琴知识的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钢琴   家长   兴趣   儿童   教师   枯燥   乐器   须知   旋律   情绪   能力   语言   老师   孩子   学生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