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你的孩子适合学钢琴吗?详细剖析钢琴学习具体条件

随着国民对素质教育的重视,艺术教育发展到今天,学习音乐的孩子日益增多,其中尤以学习钢琴的孩子最多。我给大家总结了培养孩子学习钢琴的正确方法,想让孩子学习钢琴的家长和正在培养孩子学钢琴的家长们不妨读一读。


孩子几岁学琴最好?

有人说早学比晚学好。这只是相对而言,不能一概而论,能否学,关键看孩子的状态和情况。有的孩子3岁就进入了学琴的状态,有的到了10岁仍不能很好地接受音乐教育。所谓的状态就是孩子的天赋和接受能力。

家长必读:你的孩子适合学钢琴吗?详细剖析钢琴学习具体条件

目前有四种孩子:

第1类,天赋展现较早的一类。这类孩子表现为年龄一般在2--3岁时,有节奏的动态感、音乐的模仿等现象,有的孩子甚至表现出对音乐有明显的兴趣,喜欢在琴上乱弹、乱唱,又跳又舞的,小手指触键所发出来的声音使他兴奋不已。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人的本能习惯,幼儿时期孩子的新鲜事物表现出来的新奇并不能代表他有天赋。

很多家长在此时就感觉到自己的孩子是如此的灵通,于是就较早的给孩子定位学琴了,这是一种莽撞的举动。其实几乎每个孩子在此时都会有这种状态,此刻家长最重要的是要留神孩子这种状态出现的频率。频率较高者,可能是其天赋展现的较早。由于这时候孩子年龄较小,手指还在发育,并不赞同从这时候就开始培养学琴。这段时期,家长需要需要长期仔细观察,这种表现是否真的是天赋。

第2类,天赋展现正常的一类,年龄一般在4--10岁。这时候孩子呈现出前一类孩子的状态,就可以断定孩子学音乐较合适。这个时候,小孩手的骨胳发育比较完整,而且在智力、耐力各方面都有了新的开端。此时学琴的孩子,要特别注意强度不可过大。

第3类,天赋展现正常较晚的一类,年龄在11–18岁。这段时间,孩子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能力,手的骨胳发育已经完整,智力、耐力都较年幼时都更为出色,这时候学琴,虽然起步较晚,但更容易坚持下去。

第4类,天赋未能展现的一类,一般不容易坚持或苦学却并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

家长必读:你的孩子适合学钢琴吗?详细剖析钢琴学习具体条件

孩子兴趣的剖析与培养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兴趣是人类潜能的“原动力”。钢琴作为一件技艺性很强的乐器,涵盖的技巧和技术内容繁难,积累的作品文献更是浩瀚如海。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音乐在孩子的心中便会渐渐变得枯燥乏味。兴趣减退了,学琴的积极性就会降低,练琴的效率更是大打折扣。

孩子的兴趣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主观的感性因素(即孩子先天的乐感度或悟性),

另一类是客观形成的理性因素(即后天的整个学习过程)。

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对音乐非常讨厌的孩子,每个孩子几乎都具备对音乐的感性认知,即使是残疾人也同样具有,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失明者、失语者、失聪者或者智力非正常的儿童也会表现出对音乐的天赋,甚至在音乐上取得更优秀的成绩。贝多芬失聪,但并不影响他在音乐领域的成就。

如果家长把感性因素认定为这是孩子兴趣的全部,这完全是个误区。其实它只占整个兴趣20%左右。兴趣最重要的是由客观形成的理性因素决定的,这种后天形成的兴趣,更具有可塑性。

孩子的天资和后天的培养是否得当,是孩子能否成功的秘诀。如果你的孩子根本没有主观的感性因素兴趣,经过后天的兴趣培养也无济于事的话,那最好别在这方面浪费时间。 可以学学画画、舞蹈、冰球、围棋、魔方等,都很好。

既然孩子的天赋有早有晚,有多有少。那么,怎样才能挖掘孩子的天赋?

我们知道,孩子的天赋出现的早晚,给家长的鉴定带来了麻烦,这需要家长的耐心,并配合有责任心的专业老师给予鉴定。

家长必读:你的孩子适合学钢琴吗?详细剖析钢琴学习具体条件

第1类孩子,需要家长的仔细观察,但没有必要正式学习音乐,感兴趣可以学学启蒙音乐。在孩子进入第2类的年龄段时,如没有呈现出天赋和兴趣特征来,需要继续观察;如已经具备,那就可以进行学习。依次类推。

这些是家长在孩子学钢琴前对孩子自身潜力及天赋的发现、挖掘与培养,是孩子学钢琴前的一个必要准备,但是家长绝对不能就此止步,在决定是否让孩子培养起钢琴这项兴趣前,家长们还需慎重综合家庭情况进行考量。

学音乐是高投入,是精力、财力的持久战。不能停停学学,学学停停,要一鼓作气,要不就一直学,要不就干脆停一段时间。

有的家长不具备让孩子学音乐的条件,还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充足的经济后盾,就匆匆上路。由于精力、财力的巨大消耗,再加上孩子学习积极性不高,容易导致家长急噪、唠叨孩子,从而使孩子丧失兴趣、导致一种恶性循环的逆反心理。家长们要做好准备再决定是否让孩子学琴。

在孩子正式开始学习钢琴后,家长们也不能置身事外,认为孩子学习好坏完全取决于老师的教学而对孩子的学习进度不管不顾。家长应该做到:

1、正确地认识孩子的进步和平台期:

看到孩子的进步时,不能沾沾自喜。许多家长感觉到自己的孩子能胜任好多曲子,从而放松了监督,让孩子自由练琴,实际上这是家长误区,恰恰相反,好多错误、毛病就是此时遗留下来的。

另一方面,孩子老是不能进步,感觉在原地踏步,这是学琴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有些家长就会疑惑:孩子是不是没有天赋、没有能力,是不是不适合学钢琴?实际上这个时期孩子正在做量的积累,度过这段时期,孩子又会进入一个新高度。家长不要盲目给孩子增加压力。

2、对孩子要有度的把握:

这个“度”很难把握,这是真正体现家长个人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方针的时刻了。谁能把握的好,谁的孩子就会得到正确的引导。

许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在音乐上有过高或过低的估计,要记住:事实上大多数孩子的智力都相差无几,你的孩子成为天才的几率并不比邻居家的孩子高。真正五音不全的孩子,也不到千分之一。重要的是孩子能不能在家中正确的引导下努力、刻苦、坚持。不能无限制地依着孩子自由散漫,爱干什么就干什么,所谓的凭兴趣学习。

兴趣是培养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的。也不能逼的太紧,那样会束缚甚至会断送孩子的创造力,甚至产生厌恶抵触情绪,那就得不偿失了。

家长必读:你的孩子适合学钢琴吗?详细剖析钢琴学习具体条件

3、正确认识孩子的错误:

正确认识孩子弹琴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钢琴学习上允许孩子犯错误,钢琴进步的过程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改正错误的过程,所以家长也需要宽容多于惩罚。错误有两种:

一、无意识错误。

二、习惯性错误。

前者是指由于孩子在看谱子时,同时要顾及到的很多问题。譬如就音乐本身要注意到节奏节拍、速度、音的位置、指法、强弱、另外还有力度和音乐的表现等等;就孩子本身来说要注意到手型、手臂、手指的站立等等。同时都要注意到如此多的问题,特别是对孩子来说难度是比较大的。

家长必读:你的孩子适合学钢琴吗?详细剖析钢琴学习具体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大脑反映的灵敏度是有限的,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在第一次读谱时,总出现好多错误的原因。不出错误且做到很熟练,需要一个复杂的心理接受和适应过程。这种无意识错误是允许出现的。

但是无意识错误如果一次或多次被老师指出并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很容易成为习惯性错误。这就要坚决杜绝了。家长在批评孩子时,首先要分清这两种错误再下结论。

总之,贝多芬不是一天练成的,学钢琴不仅靠天赋,更多的取决于后天的训练与努力。在孩子学习钢琴的道路上,家长们的正确批评与鼓励必不可缺。孩子的钢琴路不能一个人跌跌撞撞的走,有家长的陪伴才是最好。

我是杨弋夫,一个从事钢琴教育四十年的老园丁,我希望能够用到我的教学经验帮助到每一个热爱钢琴、想学钢琴的你,针对初学钢琴的孩子我开设了小汤普森专栏,有兴趣的家长朋友可以点击看看。

欢迎大家加入我的圈子和我沟通交流,在学习钢琴的道路上,希望我能与你同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贝多芬   钢琴   家长   孩子   天赋   感性   智力   后天   时期   兴趣   因素   状态   条件   适合   错误   老师   详细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