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琴苦累,但为什么那么多孩子仍然坚持学习,这位家长透露原因

现在的孩子往往多才多艺,为了让孩子更加优秀且不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给他们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兴趣特长班。

而在这些兴趣培养班里,音乐教育在最近几年颇受家长群体们的青睐,早晨在小区里也时不时地传来各种钢琴、小提琴的练习曲声,各个地方的琴行、音乐会更是爆棚,许多家长之间的交流也是自己的孩子最近考了什么证书、过了几级、想让自己的孩子接下来学什么乐器之类的话题。

练琴苦累,但为什么那么多孩子仍然坚持学习,这位家长透露原因

学习乐器带给孩子们的帮助是十分巨大的。从小让孩子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打磨孩子的心性,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还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帮助孩子塑造优秀的个人形象,形成良好的人物性格。

一般上来说,乐器的演奏需要演奏者听觉、视觉与四肢的完美配合,更需要用心去协调节奏,双手不同动作及其与全身肢体的协调配合。长久的乐器练习能够促进大脑的左、右半球技能,并获得同等发展,增进互相协调的能力。无数的事实证明,从幼年开始学习乐器的孩子,入学后,在理解力、接受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显著高于一般孩子。

那么应该如何选择孩子学习的乐器呢?对于孩子们来说,演奏乐器需要经历各种磨炼学习后的技术、技巧,需要持久、有耐心的训练。而在各种的乐器学习中来说,作为“乐器之王”钢琴的地位始终是无可替代的。

练琴苦累,但为什么那么多孩子仍然坚持学习,这位家长透露原因

我有一个学生是个小男孩,他说他觉得弹钢琴很优雅,很帅气,便缠着爸妈来我这儿上了课,虽然只是在忙碌的学习之余偶尔进行练习,但也是受益良多。小男孩说,在学习钢琴的一段时间后,感觉整个人的思维都清晰敏捷了不少,性格也更加地平稳,举止也更加地优雅了,面对学习也更加地得心应手。

“特别是班上的许多女同学,在知道我会弹钢琴的时候都十分佩服我,经常吵着要看我弹琴”说道着小男孩还脸红地挠了挠后脑勺。

钢琴作为一门音域宽广的和声乐器,无疑是学习音乐最好的媒介之一,那么学习钢琴带来的好处,就止于小男孩所说的这些吗?当然不止于此,钢琴的学习带给孩子的成长往往是随着时间才变得更加明显。

一、耐心与毅力

许多家长一开始让孩子学习乐器,也许只是单纯地想让孩子接受一下音乐的熏陶,想要拥有“啊!我女儿可是钢琴几级巴拉巴拉”之类的攀比吹嘘材料等等。但直到家长和孩子真正地接触到钢琴学习中时,才会发现学习钢琴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事,钢琴不像数学的九九乘法表一样背熟了就能过目不忘,亦不如各种运动一般可以尽情活动挥洒汗水。

有时候钢琴的学习一坐就是半天,全身心贯注的钢琴练习十分考验孩子的耐心,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更会给孩子无形的压力。虽然钢琴的演奏声总是那么的美妙动人,但无疑它的练习过程实在太过艰难,特别是对孩子来说,学习钢琴的过程总是充满着无聊枯燥。

练琴苦累,但为什么那么多孩子仍然坚持学习,这位家长透露原因

钢琴学习毕竟是细致又枯燥的活儿,尤其在基本功的训练时期,每一个旋律的细节,不单单需要记住每一个指法,还要不断地进行练习复习,付出诸多努力可能才能获得一个比较满意的回报。

但是钢琴的学习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孩子们的努力始终是为自己而付出的。经过长期的钢琴练习,不仅能提高孩子的耐力、专注力和持久力,还能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增强自身的身体协调能力。

二、思维与逻辑

相比于其他单旋律乐器,钢琴可以同时演奏两个或两个以上多声部,并始终要求听觉的专注、左右脑的协调配合、十个手指各自独立前提下的灵敏积极活动。

练琴苦累,但为什么那么多孩子仍然坚持学习,这位家长透露原因

在钢琴表演中,演奏者首先要将看到的乐谱进行复杂的逻辑分析:乐曲有哪些特征、跟之前的有什么差异;用什么样的方式演奏,听起来更悦耳,并且使人振奋、引爆全场,然后才是付诸行动。

这就需要大脑同时调动视觉、听觉、运动部分来共同推动演奏这项“工程”;于此同时,为了确保演奏的顺利进行,处理语言、数学的左脑,以及长于创造性内容的右脑,二者必须互通有无,密切保持联系,这就需要负责左右脑信息传递的胼胝体来配合。

长此以往,孩子的逻辑思维、记忆力、协调能力、视听觉能力、情绪控制力等都会得到提升。那么有机灵的孩子就会提问了:是不是通过学钢琴就能提升数学逻辑,从而提高数学成绩呢?

对此,茱莉亚音乐学院宋如音教授的答案是:当然。我们来看看教授怎么说:

他们的数学当然会更好。怎么可能不好呢?通过音乐,孩子们学会了数数和逻辑,同时又学会了空间性思考和抽象思考。同时,孩子们变得自律和专注,变得学会仔细观察。更多的是,孩子们学会用具有创造性的方式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双脑并用!他们学习在压力下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心,这些能力对考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修养与素质

孩子从小接受良好的钢琴教育,不仅能使他们提高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而且对培养严谨而踏实的学习态度、自觉刻苦的学习能力具重要意义。同时对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道德风尚,情喜欢,性格的形成也起着迁移默化的影响。

练琴苦累,但为什么那么多孩子仍然坚持学习,这位家长透露原因

西方音乐在很早的时候就是与神挂钩的,所以那时候的音乐家享受了相当高的社会地位,也因此西方音乐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展。对于现代的练琴者,音乐同样是一种非常舒缓心灵的方式,能让孩子更好地倾诉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中国到底有多少琴童?用数据来说话,201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是3000万

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热衷学钢琴?

为了发掘孩子这方面的天赋,成为钢琴演奏家?

为了让孩子在以后的升学考试中多一些资本?

别的孩子都在进行的音乐教育,我家也不能落下?

还是为了不让孩子空余时间没事干,学点一技之长?

甚至觉得发个娃弹钢琴的朋友圈有面子?

都有点道理,但绝对不是全部。

练琴苦累,但为什么那么多孩子仍然坚持学习,这位家长透露原因

借用作家蒋勋说过的一句话:“人生中,总有些苦闷靠知识、靠考试无法解答。在这个飞速发展、知识爆炸的时代,个人的情感挣扎似乎更加凸显。一个只是面对考试的孩子,可能很难有机会碰触到人性和真正的自我,这种挣扎也许会更加无处安放。”

所以我们让孩子学琴,我们给孩子以音乐、美术、历史、体育等教育,不光是把它们作为一种技能,更是对孩子审美的一种培养,希望在以后人生的成长道路上,这些美好的事物能陪伴着孩子解开眼前的困惑和障碍,可以更从容地做自己。

对于孩子来说,学习钢琴不仅是学习一种技能,更多的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练,提升自己的审美以及看待世界的角度。让孩子学习钢琴的家长不仅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对子女的爱也在这潺潺的钢琴声中了。

如果大家有想让孩子学习钢琴的想法,可以先多了解一下钢琴这个大家伙儿,我也有很多的专栏课程可以提供参考,欢迎大家来我的圈子做客,在这儿你可以畅所欲言,一同交流关于钢琴的相关话题。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家长   孩子   演奏者   右脑   听觉   素养   创造性   乐器   专注   钢琴   音乐教育   逻辑   原因   能力   数学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