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授建议:孩子如何正确掌握钢琴的节奏感?节奏节拍的学习

音乐在人类漫长的生命长河中缓缓流淌,它是情感的艺术,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不仅仅只是一段旋律,它能够通过感染力以及吸引力,给予人类精神食粮。亢奋富有激情的音乐带给我们活跃的快乐;哀愁缠绵的音乐抚慰我们的忧伤孤独。

我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乐于与音乐产生共鸣,也沉醉于隐约之中不可自拔。音乐使人向上,它充满了对人生的追求与希望,不断地带给人自信与力量,洗刷灵魂深处的阴霾。

节奏就是音乐的生命,它是音乐的脉搏,起起伏伏都由节奏来掌控。音乐不存在没有变动的节奏,即使再一首乐曲中有自己基本的速度,但在欢快部分这个速度会微微加快,而在抒情部分速度会稍微放慢。但是无论是什么时候,节奏的基本速度是不会改变的,出于音乐的完整性与整体感考虑,速度必须统一!

钢琴教授建议:孩子如何正确掌握钢琴的节奏感?节奏节拍的学习

许多琴童在学习钢琴时会出现一些关于节奏与节拍的问题,这个缺点是普遍的,所以很多孩子会觉得节奏节拍要么很容易,要么很困难。我总结了四十多年的钢琴教学经验,针对孩子在钢琴学习过程中会出现的节奏节拍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帮助孩子们克服节奏节拍的困难。

在学习之前,我们必须明确,节奏与节拍是不同的。节奏包含节拍,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节拍的东西,比如说手表分针走动的声音、钟摆的摆动,这都是节拍。比较常见的节拍有:2/4,4/4,3/4,3/8,6/8等等。

训练孩子的节拍意识,必须先让孩子学会数拍子,并养成打拍子的习惯。如果孩子没有数拍子习惯的话,可以借助节拍器的帮助。孩子需要有拍子的准确概念和感觉,这样才有助于钢琴学习。

孩子在钢琴学习中产生了问题就必须在钢琴学习中解决!对于音乐的聆听是一秒都不能停止的,就像涅高兹说过:“无论是寂静、间歇、停顿或休止都应当是听的清楚的,它们也是音乐!”孩子在做钢琴练习时,拍子经常会不准,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问题:

1、对节奏要有感觉。要有每小节内强弱拍的区分

孩子必须要自主的去分析节奏,能够感受到节奏的变化,这才能养成最基础的节奏感。常用的节拍必须记清:2/4拍是强、弱;3/4拍是强弱、弱;4/4拍是强、弱,次强、弱等等。

2、忽略了休止符的重要性

在一首曲子中可能会有休止符或者是别的音符,很多孩子在弹奏时都没有弹够时值就结束,这样就导致了缺拍子。休止符在音乐中是很重要的,它是节奏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够它的时值才能找到正确的节奏。很多孩子忽略了休止符的时值,这才有了节奏的错误,从而征收乐曲听起来缺少完整性。

钢琴教授建议:孩子如何正确掌握钢琴的节奏感?节奏节拍的学习

3、与节奏有间接关系。发生弹奏时不准确的情况

孩子年纪尚小,对于一些词语的理解不够到位,很容易混淆概念,比如他们会认为渐强时速度也要同时变快,渐弱速度也要同时渐慢,吧“渐强、渐弱”与“渐快、渐慢”搞混了。这是不对的,不同的情况应该却分开来,除非在谱子中有标出是否应该同时改变速度,否则是不能变换节奏的。

4、延长记号的处理

延长记号看起来虽然很没有存在感,但是它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如果延长记号在渐慢之后,我们只需要将延长记号的几个音符渐慢弹奏就可以,让延长音延长音成为在它之前的渐慢或者更慢的逻辑性的结束。如果突然出现延长音,之前并没有渐慢或渐快的符号,那么速度应按照原本的速度来数拍子,根据情况来延长时值,可能是延长一倍、二倍,或者是三倍,关于时值大小还要根绝延长记号在曲子中的位置来决定。

钢琴教授建议:孩子如何正确掌握钢琴的节奏感?节奏节拍的学习

5、切分音的弹奏

很多儿童在刚刚接触切分音时,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如果把切分音弹奏的过轻或者过快,那就完全不是切分音,既失去了节奏的特点,也失去了力度的特点。

6、散板自由节奏的控制程度

在学琴有一定程度的孩子身上,很多孩子都对散板自由性的乐曲欠缺处理能力以及控制力。在一首乐曲中,速度会有各种不同的变化,常见的有自由节奏(tempo rubato);渐慢(vit),加快(a tempo)等等。但是,在节奏的变化和节奏自由等情况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基本速度不能忘记!每一首乐曲都可以有很多渐慢、渐快的变化,但是在一定的时候,它总是要回到原来的速度上,即它本身的基本速度。

至于临时性的渐快和渐慢,在乐谱上都会有明确标记,这种节奏上的变化,要比自由节奏规范的多。由此可见,一段乐曲的速度虽然变化很大,但它不时的总要回到基本速度上去。所以,在变化节奏中,变化部分的渐慢或渐快,重新回到原速时,节奏是否稳定清楚,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得以慢慢解决。

钢琴教授建议:孩子如何正确掌握钢琴的节奏感?节奏节拍的学习

孩子们还要注意节奏的律动与感觉的培养。

学会了如何准确的掌握节拍后,我们就要去感受节奏了。有的孩子只是被动地去数拍子,并不会自主的感受节拍,所以他们完全掌握不了节奏的变化。只有自己的内心有节奏,才能够完整的处理好一首曲子。

要学会去感觉节奏,正确理解作曲家的精神与艺术风格,其作品的意义,才能避免在处理乐曲上的盲目与缺点。而节奏的律动感,是要通过自己的内心去体会和感受,结合乐曲的情绪意境,只有自己内心多想多体会,才能把律动与感觉表现好,才能解决具有艺术表现力的演奏问题。

总之,节奏既是音乐的基础,也是音乐的生命,节奏又是千变万化的!我们通过学习音乐,可以塑造孩子们的美好心灵,产生对音乐及美好事物的共鸣,使我们的心灵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实现以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我是杨弋夫,一个从事钢琴教育四十年的老园丁,我希望能够用到我的教学经验帮助到每一个热爱钢琴、想学钢琴的你,针对不同程度的学员我有不同的专栏教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看看。

也欢迎大家加入我的圈子和我沟通交流,在学习钢琴的道路上,希望我能与你同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节拍   散板   钢琴   节奏   孩子   切分   休止符   拍子   节奏感   记号   乐曲   曲子   教授   速度   感觉   情况   建议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