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李云迪等钢琴大师都在强调的“慢练”,到底要怎么练?收藏

很多钢琴家在分享自己学琴经验时都会提到两个字:慢练。又有很多介绍如何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的文章,其中“慢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只要谈到学琴,就一定会出现的“慢练”,到底应该要怎么练呢?只是单纯的将速度放慢吗?有没有具体的练习方法呢?

慢练的核心

慢练的最大优点是来得及想,来得及准备,来得及根据视觉、听觉得到的回馈信息调整和修正缺点和毛病。目的是让音乐能够在每个细节做到完美干净。

郎朗、李云迪等钢琴大师都在强调的“慢练”,到底要怎么练?收藏

很多孩子在慢练时都会出现下面三个问题:

第一,段落连接

有很多琴童弹琴都是这样的,每段都很熟悉,但是一到段与段的接口处,就发现有断开或者反应不过来的迹象,这个用慢练解决再好不过了。

前面多拿出一节,后面多拿出一节,反复慢速练习这三节,总断的原因基本都是换位置或者换指法,但是孩子反应不过来,这时,多余的快弹没有任何好处了,而且会让断的地方越发明显。

第二,速度不匀

如果一位琴童弹琴总出现长篇幅跑动不均匀的问题,基本就是慢练不够。慢速练习不仅仅是熟悉曲子的过程,也是增加手指独立性的过程。

比如,2指弹慢很容易,而4指非常容易出问题,要不就是太快了,直接按下去,要不就是太慢了,抬都抬不起来,这时就需要慢练,来提升孩子的手指控制力了,同时随着练习的量与时间积累,慢慢的,琴童就不会有不均匀的问题了,因为手指的触键记忆已经养成,下意识的就知道该怎么弹了。

郎朗、李云迪等钢琴大师都在强调的“慢练”,到底要怎么练?收藏

第三,力度问题

很多孩子弹初期练习曲的时候,(拜厄-车尔尼599左右)能听出声音非常柔和,其实就是声音虚了。

这里也普及一下,中国家长对于强弱的概念很容易影响到孩子,虽然简单说,强就是声音大,弱是声音小,但是还有个概念,就是音色是不变的。一个好音响,你调大音量给你带来的效果仅仅是声音大了,而其他细腻的音色是没有变化的,而不是那种一般甚至糟糕的音响,以损失音质带来音量,这一点一定要明确。

钢琴的强弱都需要有根,这个根简单说就是集中的音色,是需要指尖站立才会有的一种声音,所以真正的强,是强在速度,弱也是弱在速度,而不在力度。所以别让孩子使劲弹,或者摸着弹,容易掉进另一个理解误区中。

郎朗、李云迪等钢琴大师都在强调的“慢练”,到底要怎么练?收藏

言归正传,如果声音虚而没有结实的感觉,那就需要慢练了,一个一个音的敲几下去,找到音敲出来那一瞬间的结实且干净的声音,这个只有慢练才会得到训练。

再补充一个误区:

很多孩子练快了就慢不下去了,这时候让他加力度,加的都是胳膊,都是身体,因为手指已经养成习惯,这时候再做任何力度练习,增加的都是胳膊往下压的力度,这对孩子后期影响是很大的,胳膊僵硬,导致手指不灵活,放松很难,这也是我走过的弯路。

所以,最好的练琴方式就是慢速,一个一个音的敲,然后再把动作串起来,去感受连奏以及做乐句,才是正确的慢练。

郎朗、李云迪等钢琴大师都在强调的“慢练”,到底要怎么练?收藏

我为大家整理一些慢练的方法,希望每个孩子都能从中得到进步。

(一)分解慢练

分解慢练是将技术难点分成若干个小段落,分句、分小节或者分手、分声部进行练习。其作用是将技术难点集中到最小的范围来提高练琴效率。通过分解难点,弹奏者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个问题,逐个攻破,最终顺利化解。

分解慢练是解决难点的有效方法,但练习中必须分清技术难点在音乐作品中部主次地位,比如说有些曲子难点在左手,但右手又是主旋律,如果因为解决技术难点,过多的把注意力放在非旋律部分,而忽略了旋律声部的演奏,就会喧宾夺主,使曲子失去音乐性。

(二)变化慢练

变化慢练包括将技术难点变换节奏、奏法、触键、力度等来进行训练。通过各种变化增强了技术难度,训练了大脑对手指的指挥和控制能力,达到解决技术难点的目的。

变换的方法要根据技术难点的类型来确定,有时也可以把两种以上的变化结合起来使用。例如:在解决音阶快速跑动时,可采取变换成附点节奏,让大脑和手指在弹奏附点音符时做好下面短时值音群的准备,然后将这些音群清晰地弹出来。

郎朗、李云迪等钢琴大师都在强调的“慢练”,到底要怎么练?收藏

(三)利用节拍器

指导学琴者慢练最常用的方法还有利用节拍器来限制速度。很多初学者很容易把一首曲子弹得节奏零乱,简单的地方弹得很快,复杂的难点速度就突然慢下来;而在弹快速的作品时,速度控制不住,越来越快,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是大脑失去了对手指的指控,自己心里也失去了节拍的律动。这样只能得到一种混乱的音响和节奏关系。利用节拍器打节奏,放慢速度,使脑子来得及想,眼睛来得及看,手来得及准备,按照乐谱的规定把音符认准确,并能兼顾到运用恰当的指法和奏法。

(四)分手慢练与合手慢练相结合

分手慢练是学好作品的捷径之一。分手慢练的好处是使注意力集中于一只手,分别完成了各自的演奏任务,降低了技术难度,为合手慢练提供了条件准备。在单手慢练时,要尽量按照谱面要求做到指法、音色、节奏、乐句、触键等的准确,逐渐适应巩固,再逐步加快速度练习,直至每只单手都能够准确、快速、流畅地按应有的速度演奏。分手慢练成熟后,就可以采取合手慢练。

郎朗、李云迪等钢琴大师都在强调的“慢练”,到底要怎么练?收藏

双手初合时,一定要用慢于分手的弹奏速度进行训练。因为单手的弹奏只是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双手合练时难度又会增加,如不放慢速度,就会感到困难,所以合手练习时还要耐心坚持慢练,使双手协调配合,最后再逐步加快直至原速。在双手练习成熟后,有时还需要适当进行单手慢练,以便加深记忆,巩固成果。

值得特别强调的问题是:一首作品在完全练习成熟以后,是否还需要慢练呢?

许多学生在这种时候都会忽视或不愿再作慢练。这可能是不明确这个阶段练习的意义的缘故。

一首练习成熟了的作品,如果不在适当的慢速中作意识化的加强和巩固的话,从技术上说,下意识的习惯动作会逐渐变得模糊,变得不准确,不可靠,就有可能在演奏中造成失误;用音乐表现上说,它会因缺乏意识得训练而逐渐丧失表现得鲜明性,丧失细腻与精巧,从而丧失艺术表现得说服力和感染力。所以即使在作品练习成熟之后,也不应忽视适当的慢速练习。

当然,缓慢的练习无疑是快速弹奏的基础,它对快速弹奏并不急见成果,必须逐渐加快速度,尝试快速弹奏;即使这样做暂时会失去清晰性,这种损失应从以后的慢速练习中去补偿。

郎朗、李云迪等钢琴大师都在强调的“慢练”,到底要怎么练?收藏

其实慢练就像打太极拳一样,你是慢的,但是如果用在实战,就不慢了,慢是练习力量的转换,让力量更顺畅的流动。

“慢些,你就能更快。宁可慢不可乱!”

我有四十多年的关于钢琴教学的经验,针对初学钢琴的琴童、零基础自学钢琴的成人,以及钢琴爱好者和年轻的钢琴老师们,我都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专栏,有兴起的朋友可以点击了解,同时也欢迎大家加入我的圈子,让我们一起轻松愉快地学钢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慢速   钢琴   节拍器   都会   音色   难点   曲子   力度   节奏   手指   声音   大师   速度   快速   孩子   收藏   技术   李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