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万农民含泪!这一刻,阿里出手了

苹果今年遭遇至暗时刻,各地库存积压严重,全产业链亏得一塌糊涂。


虽然这对14亿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能够买到便宜的苹果。


但是对于苹果产业链上的3000万从业者而言,无疑就是一个噩耗。


那么有没有什么解救的办法?


有,一个是帮他们把货卖出去,另一个是减少中间商赚差价。


而阿里巴巴愿意出手相救,正好可以解决这两大痛点。


3000万农民含泪!这一刻,阿里出手了

苹果扶贫,坑惨农民


苹果适宜在温带生长,又能够长时间存放,在冷链物流尚不发达的年代,是北方普通民众为数不多能够常年吃到的几种水果之一。


3000万农民含泪!这一刻,阿里出手了


上世纪90年代初,许多上班族的工资只有区区几百元,一斤苹果的价格却高达三四元钱,苹果种植户和经销商的利润都十分可观。


所以在各地政府的鼓励下,全国农民纷纷改种苹果,梦想着成为村里的下一个万元户,盖幢三层小楼,娶了村花进门。


经过几年的疯狂扩张后,1996年全国苹果种植面积一度达到4530万亩,产量达到1700万吨,严重供过于求。


于是苹果价格崩盘了,每斤苹果的价格跌到只剩下几毛钱,种植户们都亏得血本无归。果农们个个内心无比绝望,纷纷挥起斧头砍掉苹果树。


因为苹果属于多年生乔木,一般要种植3年才开始结果,种植5年才开始进入盛果期,也就是进入高产期的意思。


这就意味着后面几年苹果产量还会更大,过剩会更加严重,价格会更加卑微。而果农们为了种植苹果,已经3年没有收成,如何能够继续坚持下去?


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次苹果种植高潮就此草草收场!


在经过4年的低迷期和砍树潮后,全国苹果种植面积下降到3382万亩,减少了四分之一,回到了1993年的水平。


不过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贸出口带动经济蓬勃发展,城市人口变多了,民众口袋有钱了,苹果的消费需求量也出现了明显的增长。


从2003年开始,虽然中国每年的苹果产量都有明显的增长,但是苹果价格也在不断攀升,这里头固然有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影响,但也反映出市场需求的旺盛。


3000万农民含泪!这一刻,阿里出手了

1999-2018年我国苹果批发平均价格


于是中国第二轮苹果种植热潮,又卷土重来!不过这轮热潮,与第一轮不太一样,没有遍地开花,而是更加集中。


过去20年来,中国苹果产业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趋势:


第一个是种植面积更加向优势产区集中。具体来说,就是辽宁、河北、江苏等省份的种植面积在减少,陕西、甘肃等省份的种植面积在急剧扩大,而山东省内部则是鲁西的种植面积在减少,胶东的种植面积在扩大。


第二个是种植品种更加向红富士集中。各地都一窝蜂去改种产量更高、外观更好看、更耐存放、价格更高的红富士苹果,以至于现在红富士占到我国苹果种植面积的50%以上,产量占到70%以上。


3000万农民含泪!这一刻,阿里出手了

我国苹果主产区各品种种植面积比例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两个趋势,一方面是市场导向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政策引导的结果。


市场方面,由于黄土高原昼夜温差大,所以陕西和甘肃生产的红富士苹果,要比山东烟台的红富士要皮薄而甜,食用口感更佳。


这里顺便给大家科普下,山东红富士的优点是外观好看、可以存放更久,所以适合拿去送礼。陕甘的红富士皮薄而甜,更适合自己买来吃。


政策方面,由于陕西、甘肃的黄土高原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并不适合种植粮食,而苹果是为数不多适宜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经济作物。


所以自2000年以来,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推动下,苹果种植业被列入陕西、甘肃等省区的重点扶贫产业,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


政府的初衷是想让苹果成为“扶贫果”,起初也确实能够起到这样的效果。


但是由于各地盲目扩大苹果种植面积,并且随着苹果树陆续进入盛果期之后,产量过剩、品种单一化的问题就日益激化。


从2014年开始,中国的苹果年产量进入了4000多万吨水平,而消费需求却趋于饱和,令苹果价格再度崩溃。


3000万农民含泪!这一刻,阿里出手了

疯狂之后,遍地哀嚎


苹果价格的走低,已是大势所趋,不过2018年发生的一连串事件,却意外拯救了低迷的苹果价格。

2018年4月份西北的一场倒春寒和5、6月份甘肃、山东的几场冰雹,令当年的苹果产量减少到3900万吨,比正常年份减少了400万吨左右。


再加上2017年12月底刚刚上市的苹果期货,令各路资本有了一个炒作苹果价格的平台。于是在期货市场的爆炒之下,苹果价格飙涨到12000多元一吨,折合6块多一斤。


3000万农民含泪!这一刻,阿里出手了

苹果期货价格指数


当然了,这个价格是期货的交割价,你肯定买不到的,现实之中,2019年初市面上的苹果零售价格,每斤去到20多块。


结果2019年风调雨顺,苹果产量恢复到4266万吨,高昂的苹果价格,一下子又崩塌了


更要命的是,2020年春节前夕,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令全国各地民众都不敢出门,大家不去走亲戚拜年,商店不开门营业,苹果的需求量就大幅萎缩。


据估算,去年的新冠疫情,令苹果的消费量减少了三百万吨。原本供需平衡的局面,一下子就变成了过剩数百万吨,积压在冷库里等着出售。


2020年初的时候,西北等地同样遭遇了倒春寒,市场原本预期苹果会出现较大的减产。


3000万农民含泪!这一刻,阿里出手了


客商们担心苹果价格会重演2018年的暴涨,于是在8月份早熟苹果开秤的时候,给出了相对较高的收购价格,80#的红富士收购价达到3.2元以上。


如此一来,贪心的农民们在错误信息的刺激下变得更加贪婪,苹果采摘后不愿出售,而是纷纷存入冷库等待价格继续暴涨。


然而随着晚熟苹果的陆续采摘,大家发现2020年的产量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大幅减少,于是行情开始雪崩,收购价格一降再降。


这时候,高价收购囤积了一批早熟苹果的客商们,开始使出一个阴招自救,而这招却把果农们推向悲惨的深渊。


客商们一方面维持高价向终端市场销售苹果,一方面压低产区的苹果收购价。如此一来,客商们的利润是保住了,但是消费者和果农的利益就受到损害。


对于消费者来说,产区的苹果价格明明很便宜,但是自己依旧还得高价买苹果吃。而对于果农们来说,薄利明明可以多销,但是现在确实既薄利也不能多销。


另外更无耻的是,有一些客商还跟期货上的资本合作,联手做空苹果期货,一边用较高的零售价抑制苹果的消费量,另一边压低收购价,以打压期货的价格。


如此一来,这些客商不仅能够现货上两头压榨的钱,而且还能在期货上赚割韭菜的钱。反正他们掌控着货源和定价权,什么时候涨价、什么时候跌价还不都是由他们自己说了算。


今年4月初,中国苹果产业协会为此还在公众号发出一则《呼吁》,呼吁大家遵守期货交易秩序,反对人为操作、蓄意做空市场的行为。


3000万农民含泪!这一刻,阿里出手了

中国苹果产业协会的《呼吁》


不过遗憾的是,没过多久,苹果协会自己删除了推文,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而在客商和资本的打压之下,截止4月底,全国冷库苹果的库存还高达400多万吨,而价格则暴跌到了10年新低。


据了解,目前陕西、甘肃、山东的果径80mm红富士收购价大约为1.2元一斤,果径较小或者有瑕疵的红富士,收购价格甚至跌破了1元。


按照这个价格,今年中国的果农都将血本无归。


因为目前一斤红富士的种植成本大约是1块钱,加上2毛钱的冷库费,如果只卖1.2元的话,就等于一年白干了。


况且一个苹果园里面,采摘下来的并不全是80果,还有一些果径较小或者有瑕疵卖不起价格,均摊下来每亩地要亏损一两千元。


3000万农民含泪!这一刻,阿里出手了

热土计划,拯救农民


自古以来,中国农民一直过得很苦,因为逃不出“谷贵饿农,谷贱伤农”的怪圈。近些年来,农民的收入虽然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同样也逃不出这个怪圈,所以一直赚不到大钱。


归根结底,问题就出在农民无法掌握销售渠道,所以才会任由中间商宰割。行情好的时候,客商吃肉,农民只能跟着喝口汤。行情差的时候,客商却把亏损都转嫁给农民。


所以农民要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就必须跳过中间商,直面消费者。


前段时间,山东烟台招远一位姓王的果农,存在冷库里的5000多斤85果的红富士没卖出去。冷库老板开价1.3元一斤,问卖不卖?


85#的红富士去年8月开秤时,一斤能卖4块多,现在要1块3贱卖,老王自然不甘心。于是一怒之下,把5000多斤苹果拉回家自己卖。


老王动员了舅子、连襟、表哥、表姐等七八个亲戚,再加上自己和妻子,每天到公路边、小区门口、农村大集摆地摊,好一点的苹果2.5元一斤,次一点的1.8元一斤,差的卖10元8斤。


3000万农民含泪!这一刻,阿里出手了

摆地摊的王大哥


没想到三四天的时间,5000多斤苹果就基本上卖完了。老王的事例说明一个问题,国内市场并不缺乏消费需求,缺乏的是物美价廉的商品。


试想一下,老王自己在产区城乡摆地摊,就能够避免血本无归。要是能够把苹果卖到产区以外,那么不仅可以不亏钱,还能赚上一笔合理的利润。


甘肃陇南礼县的果农张加成,在淘宝上开店直播卖货,5斤红富士苹果36.8元包邮,扣除运费成本后,折合一斤6块钱,要比王大哥的收益好得多。


3000万农民含泪!这一刻,阿里出手了

张加成淘宝店铺


据了解,60岁的张大爷,去年靠着直播些苹果种植、分拣包装、农村生活,就在淘宝上顺利卖出30万斤苹果,不仅自己赚了钱,还带动了整个村子的乡亲致富。


直播带货出现已经好几年了,但是很多农民还不敢去尝试这一销售利器,确实非常可惜。


许多农民认为,要搞直播带货得找个帅哥美女才行,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区。张大爷的事例就告诉我们,糙汉子也能搞好直播。


张加成出生于礼县永兴镇龙槐村,小时候家境贫寒,小学二年级就辍学回家放羊,长大后又背井离乡,去了上海、北京等地做建筑工人。


2004年,在第二轮苹果种植热潮中,张加成回到老家,开辟了11亩果园,种植了800多棵苹果树。


虽然礼县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老张也很努力学习种植苹果,但是折腾了好几年也没有赚到什么大钱,因为张加成的努力,并没能让它逃脱困扰中国农民几千年的命运怪圈。


2013年,恰逢礼县在大力推广电商扶贫,张加成积极报名参加政府组织的电商培训班,学会了之后也跟着年轻人开起了淘宝店铺卖苹果。


2019年直播电商兴起后,张加成又很快学会了直播推销自家的苹果,成为当地年纪最大的主播。现在他每天从凌晨5点半准时开播,到晚上10点半结束。


据张加成透露,自己直播第一年就赚了十几万元,直播之后家里收入大大提高,给儿子买了小轿车,给自己买了三轮车和电动车。


由于直播带货成绩斐然,张加成还被阿里巴巴集团树立为典型代表。


5月16日,张勇、胡晓明等阿里巴巴集团的高管,特地跑去礼县参观考察张加成的果园。


3000万农民含泪!这一刻,阿里出手了

5月16日,张勇和张加成交谈


5月17日,“希望的热土——2021阿里巴巴乡村致富大会”在兰州大学大礼堂举行,张勇、胡晓明等多位高管出席了大会,张加成也受邀出席。


会上, 阿里巴巴集团表示:接下来将从科技振兴、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三个方向推出助力乡村振兴的“热土计划”,并将“阿里巴巴脱贫基金”全面升级为“阿里巴巴乡村振兴基金”。


3000万农民含泪!这一刻,阿里出手了


张勇也亲口承诺:“阿里将持续以扎扎实实的投入,给乡村带去更多实实在在的帮助。”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阿里平台农产品销售额3037亿元,全国县域商品销售额超1.2万亿元,持续稳居“最大农产品销售平台”和“最大县域商品销售平台”。


这是一个商机无限的市场,如果有更多的农民像张大爷一样,到阿里平台上开店销售自家的产品,相信能够帮助他们摆脱被中间商摆布的命运。


只有农民赚到钱,乡村才能振兴起来!


但愿中国农村辽阔肥沃的土地,能够红火起来,不再逐渐冷清萧条。


作者 | 范智林

来源 | 金融智库(ID:jinrongo2o)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礼县   农民   果农   中间商   收购价   阿里巴巴   阿里   甘肃   产区   陕西   中国   客商   出手   产量   面积   苹果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