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30年前村里刚用上电灯时的高光时刻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大概30年前,我的老家村子里,是没有电的,家家户户照明,都是用油灯。

时间再往前推十来年,某天,村里有放学的孩子,边走边唱:电灯电话,楼上楼下。

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妇女听了,心里说,到现在还没有电呢 ,何时才有电灯电话!

当然,也没有楼上楼下,零零星星的村庄,稀稀疏疏的土坯房子,摇摇欲坠。如果有人家结婚放花炮,土坯房的墙上还哗啦啦的掉土。

记30年前村里刚用上电灯时的高光时刻

今天,当年的年轻妈妈已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老太太,家里也早就有了电灯电话各种电器,当然还有拔地而起的两层小楼,自然也有了楼上楼下。

那时的乡下,也只有一些机关,照相馆才有电,而村里,包括学校,都用煤油灯照明。

煤油灯油烟大,如果在点着煤油灯的房间半宿,鼻子里都是黑烟,嗓子也不舒服,但为了照明,谁也没有办法。

那时一家人的衣服鞋子,从布料到成品,都要家庭主妇自己手工制作。很多妈妈也都是等孩子睡着,夜里加班赶制,点一夜的油灯,早晨起来一家人鼻孔里都黑乎乎的。

通常是一家灌一壶煤油,每天下午把灯瓶兑满,等晚上用。第二天亦是如此,周而复始。

有一年,电线下乡,顺着省道铺展,我们村挨着省道,很有通电优势。

上级干部来开会,说国家发展了,要提高咱农民的生活水平,以后不用煤油灯了,用电灯照明。

村民们一听,可高兴了,纷纷说这可是好事啊。干部接着往下说,用电是要收费的,每家每户按人口拿钱。

有人一听拿钱,就说俺拿不起,不用电,还是用煤油灯吧,说着,连会也不开了,就走了。

村里干部脸上挂不住,心里说这啥态度,话这还没说完,怎么跑了呢?但嘴上只能打马虎眼,对着上级,眼神瞟向村民们说:他家情况特殊都知道,咱们继续开会啊。

剩下的人又支起耳朵听着,突然又听到钱数,啊,这么多,简直是天文数字?人哗啦啦往外走,几乎走了一半。

到最后,村长吆喝半天,也没人来开会,上面干部只好悻悻回去交差。

后来,通电事情就不了了之。

记30年前村里刚用上电灯时的高光时刻

动员大会开了几天,一些村民表态也用意拿钱,但现在是没有钱,啥时有钱,说不好。

有的说等过年卖了猪再说,有的说找人借借看。总之,村民们是对拿钱拉电有意见的,但也确实因为没钱。

一些人说到拿钱就不愿意,一些人也不表态,就是观望,

早在通电政策刚出来时,上级有关部门就开门授课,让各村派人去学习电力技术,日后为村民用电服务。

我的邻居就是这样一位电工,人年轻,又积极勤快,对于学到的技术也跃跃欲试,但是看到村里用电的事情没有落实,很着急,过年的时候,忍不住买了灯泡和电线,自己家先接通了电。

因为是邻居,平时和我家关系又很好,我们最先知道他家有了电,征得他统一,我父亲也去买了灯泡和电线,请他帮忙给接通了电。

在那之前,自幼在村里长大的我们,哪里知道电,更不知道灯泡什么的。

就是看到他们拉一根电线到堂屋中间,又挂起一个灯泡,接着来来回回在电线接头处忙碌,很快就看到圆圆的东西,一明一灭的闪,到最后,随着一声可以,就是一片明亮。

看着明晃晃的灯泡,这才知道电是这样啊,天哪,这比油灯明亮多了,还没有油烟味,真是好东西。

整个村里就我们两家装了灯泡,那个骄傲和兴奋啊,天天盼着天黑 ,小伙伴来我家看电灯,十来个小脑袋挤在灯泡下,两只眼盯着灯泡使劲看,你说里面一根丝,他说两根,都快把眼睛看红了,还目不转睛的盯着。

有电的日子,感觉真是人生的“高光时刻”,那段时间,骄傲的不行,走路都踮着脚尖。

接电时,只是从邻居家拉了根线过来,也没有开关,每天都是天快黑了,邻居开闸,等吃过晚饭收拾好,估摸着都睡觉了,邻居再合闸。

那天,远去他乡的堂叔回来,只顾聊天拉家常,吃晚饭有些晚了,刚把饭端上来,灯泡突然灭了,大概又到了休息的时间,邻居关了电闸。

也就堂屋有电灯,灶屋跟以前一样,还是点油灯,一看没电,母亲就要去厨房端油灯。

父亲说,今天弟弟回来高兴,他们要喝几杯,然后就过去跟邻居说了声,让他晚点关闸。

或许是太晚,邻居没再起来关闸,那一夜,灯泡都在亮着,半夜起来小解,还忍不住跑到外间看一眼明亮的灯泡。

这样有电的夜晚也就持续了十多天,也就是从春节到正月十五,我们两家的电都停了,又开始点着油灯的日子了。

等第二年春节临近,我们两家的灯泡又开始亮了,我们又开始了吹嘘电灯的“高光时刻”。

记30年前村里刚用上电灯时的高光时刻

第三年,乡里干部又来开会,依然是拿钱给电,这次,感觉是铁了心要把村里的电落实。

首先让村干部带头表态交钱,每家交的钱在当时看来,几乎是一个家庭整年的收入,实在让人无法接受,村干部也不例外,每户就那么几亩地,吃穿用都在那呢,这样还紧巴巴,哪里还有剩余?

可是任务来了,又不能不表态,村主任说他回去跟媳妇商量把那头老母猪卖了凑钱。

会计也说想办法,在上级干部追问下,表示把家里的羊卖了。反正各想各招,持续了很长时间才把钱交齐,接着电工开始一家家的拉电线,装灯泡。

统一的灯泡规格,统一一家两个灯泡,一个装堂屋当门,一个装灶屋,也没有电表。

电工或村干部一个月来收一次电费,顺便看看有没有偷着加灯泡,或者换亮度大的灯泡。

那时候电压很不稳定,有时突然断电,也不知道何时来电,再加上其它房间也要油灯照明,因此,很多家庭也一直备着油灯。直到有一天,装了电表,各个房间都可以自由的装灯泡,人们才确定,油灯将要退出他们的生活了。

那些用食品瓶、药品瓶、墨水瓶等大大小小的玻璃瓶做的油灯,那些或粗或细的棉花灯芯,连同那些昏昏暗暗的灯盏下发生的故事,都默默的堆积在角落里,尘封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刘箮的村庄原创首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电灯   村里   关闸   土坯   煤油灯   堂屋   电表   省道   油灯   灯泡   上级   电线   明亮   邻居   年前   时刻   干部   高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