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儿童生命力受到破坏,需当心这“9大杀手”

破坏孩子生命力的九大“杀手”

在儿童养育领域里,当我们谈到破坏孩子生命力的九大“杀手”时,通常是指以下这些:

1 、过度电视手机故事机等媒体刺激。

2、每日吃、睡、玩 作息不规律。

3、环境吵闹,空间物品玩具过多。

4、成人对孩子说教、替做频繁,经常打骂夸奖。

5、家庭人际关系紧张时有冲突。

6、3岁前照顾孩子和陪睡的人不固定。

7、孩子有吃零食和甜食的习惯。

8、孩子体弱多病,经常用中西药。

9、7岁前过早智力开发,用脑过度。

防止儿童生命力受到破坏,需当心这“9大杀手”

那么,以上九大危害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头脑发热 饮食不甘 睡眠不安

身体孱弱 情绪不稳 身心不和

分离焦虑 社交不畅 生长迟缓


严重者可见3岁以上孩子有婴儿期症状:

分离焦虑、粘人胆小

易受欺负或欺负别人

吃手咬指甲、睡觉摸妈妈

依赖特殊慰藉物、奶睡

体弱多病、过敏体质

情绪易失控、难以平复

防止儿童生命力受到破坏,需当心这“9大杀手”

我们可以进一步观察孩子的饮食、排泄以及睡眠、醒来的情况来判断孩子的问题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大便:

大便时间滞后,时间不规律,不成形,便秘稀便,气味厚重,食物可见

饮食:

胃口差,吃饭玩 ,厌食,挑食,食物过敏 ,肚子胀气,打嗝,放屁

睡眠:

入睡困难,奶睡,睡后不安,磨牙,出汗,打鼾,乱动,打转,起夜,尿床

起床:

醒来困难,赖床,起床哭泣

防止儿童生命力受到破坏,需当心这“9大杀手”

出现这些状况的症结所在:

因为养育者让孩子做主太多,做事太少等(参考文章开头的九害),导致孩子神经系统接受太多刺激。消化运动系统太少刺激 ,上热下凉,阴阳不交,身心分离。

解决方案:从孩子生活中的天时地利人和入手

守天时:安神(规律作息)

造地利:强身(干活和运动)

促人和:心柔(服务自己和他人)

另外,如果孩子有上诉症状父母已非常担心,那就可以更严格的让孩子每天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与固定的人做服务自己和他人的事情。给孩子营造具有节奏和规律的生活坏境。在周末父母应尽量带孩子在山水间度过,少去商场游乐园。外出一日三餐,两点午睡,晚睡节奏也应保持与平时一致。但引导孩子做事时要参考下文的做事次第。

防止儿童生命力受到破坏,需当心这“9大杀手”

关于运动锻炼、游戏和家务工作

儿童天性爱玩、思维梦幻,教育的目标就是以适合孩子发展的方式缓慢至下而上缓慢唤醒孩子。所以为了避免让孩子过早清醒,导致局部醒来,头脑醒来四肢沉睡的身心分裂的状态,七岁前孩子所有工作都应以玩耍的方式进行。

运动锻炼,户外活动,游戏玩耍和家务工作都有一定程度的强身健体、活跃思维的作用。但体育锻炼通常目的性太强,不适合孩子自由探索的天性,而家务劳动在安神健体的同时,因为参与了过程从中切身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工作的不易,进而学会珍惜感恩和对成人的尊敬。这些是体育锻炼和自由万岁所不具备的益处。尤其建议一些睡眠不稳,脾胃较差,社交不畅的孩子如果孩子白天已经有大量活动和玩耍的时间,回家后可通过安排家务工作,减少孩子自由做主,头脑活跃的时间。

做事次第

0-7岁:成人做,孩子看

限定孩子与在你工作的空间休息,不让他走开去做别的事情。

目标:理解过程与结果。


3-9岁:一起做

成人主导进程和结果,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过程。

目标:获得勇气与安全。


7-14岁:孩子做成人看

孩子尝试自己做,同时成人在同一空间指导和关注。

目标:获得自主与自信。


12-18岁:一起看

孩子自己完成后,成人与孩子一起检查成果或定期回顾。

目标:学会回顾和检查。

14-21岁:自己做自己看

孩子自己回顾自己的工作与成人分享。

目标:保持联系和沟通。

防止儿童生命力受到破坏,需当心这“9大杀手”

婴幼儿饮食原则

四低一高,六要:

低盐, 低糖, 低油, 低蛋白, 高纤维;

新鲜, 简单, 当季, 本地, 有机, 完整。


六种识别有机蔬菜的方法:

色浅, 质轻, 面粗, 个小, 量少, 已知渠道。


饮食次第:

从暖到冷 从天到地 从上到下

从光到暗 从软到硬 从简到繁

比如植物食用次第:果实——叶茎——根块——种子

防止儿童生命力受到破坏,需当心这“9大杀手”

从全母乳到加辅食逐步过渡建议:

7个月:每天6餐奶,1餐水果(苹果泥);

8个月:每天5餐奶,2餐水果;

9个月:每天4餐奶,2餐水果,1餐蔬菜(蔬菜泥);

10个月:每天3餐奶,2餐水果,2餐蔬菜;

11个月:每天2餐奶,2餐水果,2餐蔬菜,1根茎;

12个月:每天1餐奶,2餐水果,2餐蔬菜,1根茎,1谷物。


分床步骤:

小床挨着妈妈大床睡

小床分开睡(摸不到妈妈)

小床搬到孩子房,妈妈陪睡

妈妈哄孩子睡熟后离开

妈妈睡前与孩子说晚安后离开


每一步都以孩子一周熟睡不醒为标准再进行下一步,但如果孩子有退步父母就回到上一步巩固睡眠品质。

关于生活的建议

十五做:回家后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做的事情(简称十五做)

父母尽量带着孩子每天回家爬楼梯运动(平抚坐车视觉刺激带来过度的头脑紧张,应由少到多循序渐进 ),吃睡定时


餐前五件事: 爬楼回家,洗菜切菜/剥花生,帮忙盛饭,摆椅子,摆碗筷,感恩。

餐后五件事:收拾碗筷,擦桌子,扫地,拖地,洗碗。

睡前五件事:洗脸,刷牙,手洗袜子内裤,铺床,准备明早要穿衣物和书包。

尽量让孩子八点半前上床,唱完摇篮曲,熄灯按摩睡觉(幼儿再提前一小时,亥时和子时对“孩”子生长最重要)


四同、五利、六抱:

四同 (时, 空, 人 ,事):每天回家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由固定的人与他做每天都需要做的,服务自己和他人的事情。与他一起做上述事情才能尽量平复白天过度的刺激带来的危害,减少睡前,分离的焦虑。


五利(五项利于入睡的环境)

光线暗,声音柔,空间小,温度暖,有触摸


六抱(六个重要转换给予孩子安全,帮助其顺利过渡)

起床,出门,入园,

接园,入门,上床。

防止儿童生命力受到破坏,需当心这“9大杀手”

关于亲子界限

界限顾名思义,界就是空间,限就是时间,根据孩子的年龄由成人为孩子设立时空秩序(吃睡玩环境和节奏)和人际序位(长幼尊卑),是养育者在孩子成年前可以给当代儿童最好的礼物。

孩子需要在成人在规定的时空界限中做有限的选择,这个选择的范围应该随着孩子年龄逐渐增长而依次缓慢扩大。孩子是由天堂初来地球的游客,父母是导游,随着孩子通过在真实的生活中体验的增加,对身体的觉知渐增,对行为的责任感渐长,我们为帮助孩子身心逐渐合一而设立的时空界限也可随之扩大:如脚上的鞋子(太小会妨碍脚的生长,太大会掉起不到保护脚的作用),如果界限太宽松或太紧都会像不合脚的的鞋子一样妨碍孩子健康的成长!

防止儿童生命力受到破坏,需当心这“9大杀手”

*任何教育理论都可以说是一个关于孩子真实现状的猜测和假说,所以未必是普适的,即使理论是正确的,实践方法也都是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家庭环境,等具体现实情况而调整。实践才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但孩子的入睡起床和胃口大便、社交玩耍状态从不说谎,要提示大家的是孩子的症状不是一天造成的结果,所以也不可能一下子在短期达到改善,所以如果养育者通过客观的观察发现孩子表现出的问题和症状(手指)需要我们的养育方式有所调整(月亮),那就不妨带着爱、接纳、理解、坚定用上顺下逆的方式,即:接纳孩子的想法和语言,约束孩子行为和环境,尝试检验一下本文所给出的一些具体建议,坚持一段时间再观察孩子的吃睡社交的变化,给这个理论一个验证的机会。

希望家长们不要只见一句话一个理论,而忽略孩子身体真实需要而无声的求助(通过手指看见月亮)。最终也许你会发现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的养育方式和面对孩子种种挑战的心态。


作者:远斌。文章发布于@天使在线学院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欢迎点赞,评论参与互动;你也可以关注我们,以便及时收到更新动态提醒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当心   界限   生命力   社交   睡眠   蔬菜   成人   杀手   水果   父母   事情   饮食   目标   理论   妈妈   儿童   孩子   时间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