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孤独、多动等行为,意味着父母要改变,而非找机构乱干预


孩子出现孤独、多动等行为,意味着父母要改变,而非找机构乱干预

我们当今社会对孩子养育理念、言谈举止异常的解释基本上属于东施效颦,把美国社会一些特有的思路和模式强行以所谓先进的模式搬到中国,最终让孩子邯郸学步,家长和孩子都成为了受害者。如果说中国文化和传统中医还有理论和方法对应西方文化中的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不完全被西方精神医学所控制,那么幼儿、儿童出现的一些异常症状完全被西方精神医学用孤独症、多动症、自闭症所垄断。国内基本上百分之百追随模仿美国的所谓先进的方法。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康复辞去工作、卖掉住房,甚至离婚,付出巨大代价带着孩子到全国各地让孩子接受各种所谓先进理念的干预方法,当然结果一定是百分之百失败!不要把孩子大脑独特的发育过程误诊成自闭症,更不要用ABA误治


孩子出现孤独、多动等行为,意味着父母要改变,而非找机构乱干预

曾经帮助过一位所谓多动症的孩子,上课坐不住,总做小动作,对同学动手动脚。放学后做作业第一感到困难,第二小动作特别多,不是喝水就是玩橡皮。老师建议母亲带孩子去精神病院看看。母亲没有听老师的话,带着孩子找到我。实际上原因也非常简单,母亲因为老公在外地工作,一周回来一次,自己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非常累,所以情绪不好,总冲孩子发脾气,有时候还打孩子,养成了孩子一旦觉得不舒服也会动手动脚的毛病。孩子为什么上课不舒服呢?是学不进去难受吗,还是不爱学习?大多数人都是这种思维。我问了孩子之后,孩子说基本上是上午10点,上第三节课的时候开始坐立不安。再问孩子早饭吃什么,孩子抱怨说早上妈妈省事只给喝粥吃咸菜。敢情孩子是饿的!作为哺乳动物,一旦感觉饥饿,大脑相关神经细胞必然兴奋,刺激身体运动去找食去。所以才有坐立不安的现象。解决方法当然也很简单,首先孩子早餐要至少吃两个鸡蛋,喝杯奶或者喝粥加肉松。晚餐要丰富,让孩子的大脑可以专注学习。母亲要在孩子学累休息的时候陪伴孩子,听孩子说话,同时要给孩子按摩按摩肩膀,摸摸孩子手,逐渐让孩子感受温柔,不再用强烈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情绪。——简单的方法就让孩子彻底摆脱了精神病标签,孩子母亲也终于释怀了。


孩子出现孤独、多动等行为,意味着父母要改变,而非找机构乱干预

这个案例的特点是孩子可以表达出饿的感受,但是绝大多数孩子无法表达出来。家长们通常会觉得现在只有营养过剩,哪有饿的问题。所以我帮助所有精神病的孩子,首先就要看孩子的血常规检查,主要是看红白细胞、血红蛋白的含量,体积。如果孩子出现疑似抑郁症状,家长务必要带孩子做血液生化检查。这对幼儿来说尤为重要。有一对夫妻自身肥胖,4岁孩子清瘦。夫妻还很高兴,周围人也夸奖他们,说孩子不胖,养得好。结果孩子出现了很多异常行为,比如说话不清楚,坐不住,总是抢别人东西,动不动咬父母。医院诊断孩子是自闭症。父母吓坏了,要来找我咨询,我说先做完血常规检查再来。父母给孩子做了血液全项检查。果不其然,有些指标偏低。孩子让老人带,老人不爱说话,性子急,孩子不听话就打孩子。父母也是大大咧咧不细致,经常不在乎孩子感受,对孩子没事就动手动脚,戏弄孩子。结果孩子搞不清楚什么行为合适,什么行为不合适。当父母意识到问题所以之后,立刻改变孩子的养育模式。夫妻一人辞职专门带孩子,很快孩子改好了很多。


孩子出现孤独、多动等行为,意味着父母要改变,而非找机构乱干预

接触和帮助过一些被诊断成自闭症的十六岁以上的男孩子,小时候被治疗,结果糟糕,长大后一身症状,按照所谓“早发现,早干预”的思路,孩子这么大了应该属于没有希望了。其实不然,只要孩子父母真正改变了,再加上营养增加。孩子是会逐渐修正一些行为的。实际上很多父母被来自西方的食品不耐受的思路给误导了。有钱的父母甚至还带孩子到美国专门去做检查。实际上很多孩子出现大脑异常的原因就是因为肠胃弱,有些食品按正常的量吃就消化不了。解决思路一是要换别的肉蛋奶吃。比如孩子吃鸡蛋过敏,那么就多增加肉食和奶类;第二是可以少量增加,比如一次吃四分之一个鸡蛋。慢慢增加量。现在很多人研究肠道菌群,建立肠-脑学说。认为孩子自闭症和肠道菌群有关。实际上人的奇妙之处在于人吃什么食物为主,肠道就会有相应的菌群。如果更换食物,刚开始肠道菌群可能会不适应。但是时间久了,就能产生菌群。比如很多人缺乳糖酶,喝牛奶就腹泻。但是要是少量慢慢增加,人体就会产生乳糖酶。当然商业上会让人喝酸奶或去除乳糖的牛奶。所以营养问题需要家长耐心细致地一点一点地尝试,而不是让孩子因为所谓的食品不耐受不敢吃高质量食物而严重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孩子出现孤独、多动等行为,意味着父母要改变,而非找机构乱干预

虽然人的大脑细胞在12岁左右就停止分裂增长了,但是神经网络却可以终生发展。这种发展需要足量的动物蛋白质和脂肪支持。如果严重缺乏蛋白质,神经网络不仅不能持续发展,而且还会出现大范围坍塌,出现大脑异常。当前很多父母一旦觉得孩子发育比“正常”统计要晚,尤其是行为弱,说话差,就带着孩子去精神病院,当然结果通常会被诊断成疑似自闭症或者轻微自闭症。一部分家长惊慌失措,就带着孩子千里迢迢去各种机构干预。可怜的孩子在外面营养差,又和着急的父母生活在一起,大脑愈加紧张。目前的机构主要是以荒谬的ABA法,把孩子当作动物训练。可是人不是动物,人是有想法,有思想,有灵气的。在机构中孩子会因为害怕而不得不按照机构人员的要求去做,离开机构后孩子一定会更加难养。因为机构中恐惧、焦虑的气氛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大脑。


孩子出现孤独、多动等行为,意味着父母要改变,而非找机构乱干预

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父母首先需要认识到是自己错了!然后反思在哪里做错了。首先是孩子营养,包括母亲孕期营养,其次夫妻关系是否幸福,母亲在孕期是否心情舒畅,再次是孩子出生后的家庭环境是否温馨,孩子是否真正快乐,养育孩子的5个优先顺序。最后是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尊重孩子的发育过程。我们要尊重孩子什么(完整)?

当代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一定要小心谨慎地养育孩子家长要敬畏当代独生子女的成长过程,他们是人类独一无二的群体,每个人的基因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总会存在各种缺陷。但是只要有爱有营养,人的基因缺陷不会过早影响人的生命过程。当然各种人造的化学物质会破坏胎儿阶段的发育过程,不是本文的探讨过程。不过即使是胎儿受到各种伤害,出生后如果父母加倍努力,仍然可以弥补部分损失,毕竟大脑神经细胞在3岁前都在正常分裂生长。总之孩子是父母的,只有父母才能真正培养出幸福快乐的孩子,不要指望他人。


为什么很多高知会养出从自闭症到抑郁症和精分的孩子

不要把孩子大脑独特的发育过程误诊成自闭症,更不要用ABA误治

重度抑郁症康复需要经历8个过程,过程中还会出现新的症状

青少年精神病彻底康复的5个必需步骤

双相情感障碍的康复

抑郁症的生理本质:大脑运动控制中枢功能减弱、失功

伤筋动骨一百天,焦虑抑郁需半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自闭症   父母   孩子   机构   乳糖   动手动脚   肠道   美国   症状   大脑   异常   孤独   家长   母亲   营养   过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