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精力旺盛的聪明人被误诊误治成生活自理、低收入的无奈人


一个精力旺盛的聪明人被误诊误治成生活自理、低收入的无奈人

图片来自网络

过去因为贫穷落后,中国有一些人被麻风杆菌感染后被人为隔离到麻风病村,避免感染其他人。当代因为西方精神医学治不好精神病,所以被贴上精神病标签的人,组成各种团体自我安慰。美国有,中国也有。这些团体相当于精神麻风病村,不仅不能帮助人康复,反而让人认命,逆来顺受。不要反抗精神医学的标签,一定要吃药。比较有名的组织北京是渡过,杭州是郁金香阳光会。这些组织的创立者和负责人都是好人,热心,只不过他们接受的都是错误的知识。真正是“知识越多越反动”。有些精神病人很聪明。在药物还没有毁掉他们的记忆和逻辑思维,只是处于伤害情感阶段时写了一些长篇文章。如果这些文章作为个人隐私,在组织内部分享,也无所谓,反正这些组织也起不到什么好作用。但是如果被组织公开发表出来,就有误导社会之嫌,就不得不评判一下,避免更多的人受伤害。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见底部扩展链接),一个精力旺盛的聪明之人因为长期缺爱缺营养,被误诊成精神病,服用精神类药物后变成了只能生活自理和从事低收入工作,但是还被宣传成康复。误导社会太明显了。

该文作者名叫天源,被贴上躁郁症,也就是现在的双相情感障碍标签。文章自述是“我曾高中一百多天时间内涨了一百多分,我曾大部分的时间在网吧却考上了研究生,我曾通过北大研究生初试结果复试被刷,我曾复读考研第二年大部分时间在网吧然后初试是安徽大学第一名

大一参加十多个社团,还有参加学生会,志愿者等等,手机联系人多了一千多个,天津各大高校的学生都有认识,本校各个学院的学生都有认识。

读研刚开始一段时间我也是异常亢奋的,我竞选当了班长,又忙这忙那。

再之后就是工作了,毫无例外,我再次亢奋了,经常主动一个人加班到十点十一点,有时候通宵,早上六七点就去上班。

如果我们只看作者的这些描述,我们正常人都会觉得作者既精力旺盛,又聪明过人。但是在精神科医生眼里,“这是躁狂症的表现仅仅是因为作者兴奋之后变得“每天都毫无动力的挣扎着上班,那种每天满满的负能量缠身,但求一死,别无所求。

2019年作者觉得自己是抑郁症,去了一家医院,给诊断成中度抑郁症,让吃碳酸锂和别的药物。“吃了以后副作用很多也很明显,比如恶心,头疼,头晕等等。我吃了五个月,没啥用,除了副作用。

没有效果后作者又去了另一家精神病院,医生应该是考虑到了作者之前精力旺盛时的表现,和之后出现懒散行为及自杀想法。就“确诊了我是双相抑郁症,也就是躁狂症,不是单纯的抑郁症”。然后不让我吃抗抑郁药了,说吃了容易转到躁狂症,改成每天吃碳酸锂缓释片和拉莫三嗪。

应该说作者对自己行为和想法的描述是正确的,但是这不是什么精神病,而是患了“大脑疲惫与营养缺乏综合征”!说得简单一点就是长期缺爱导致大脑疲惫不堪,消耗营养多,缺营养和上学后作者自己不注意有关,也和作者精力旺盛,学习工作过度消耗营养有关。缺营养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间接判断出来,缺爱则可以从作者对其父母的描述得到确认。

“一、儿时父母的经常争吵以及一次打架,那时候我就暗暗下决心以后不结婚了。

二、初三那年我没拿奖状回家,妈妈一顿大骂:“你不是进班级第二名嘛!怎么没有拿奖状!我就说你每天看小说吧!你是不是谈恋爱了?上课不认真听讲吧?......”我当场懵逼,我回到学校找班主任了,班主任承认自己漏发了奖状,我回到家给她看奖状,妈妈笑的很开心。我却不开心了,我在想,如果妈妈的爱是有条件的,如果妈妈可以任意的污蔑我,那亲情又算什么呢?那这个世界又有什么值得的呢?”

一个精力旺盛的聪明人被误诊误治成生活自理、低收入的无奈人

图片来自网络

父母对孩子的伤害是孩子大脑最主要的沉没负担,会时时刻刻消耗大脑营养。只有父母真正改变了,孩子才能释放沉没负担。问题是很多人用理性去解释父母的行为,认为已经原谅了父母。“比如父母的原因,我过年的谈话跟父母和解了,也理解了当年妈妈骂我都确实是因为爱我,爸妈吵架打架的阴影也可以理解成他们夫妻关系不和谐,不懂得处理夫妻关系,我要引以为戒。”很多人都是这样来原谅父母,但是原谅本身是大脑建立新的神经网络,神经信号走新的路线,避免重蹈覆辙,重复过去的体验。它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大脑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可以建立新的网络,二是需要父母真正认识到过去对孩子的伤害,真正检讨错误,感动孩子,促使大脑有方向的建立新的网络。二者缺一不可。可惜只要服用精神类药物,神经网络不可能正常发展。不知道作者是否已经停药,因为这篇文章是2020年初发表的。

一个精力旺盛的聪明人被误诊误治成生活自理、低收入的无奈人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相比其他人来说有一点是非常幸运的,就是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妻子,感受到夫妻之爱,可以弥补一些缺失的父母之爱。如果作者能够强化大脑营养,坚持半年到一年时间,把精神类药物逐渐停掉,应该会真正完全康复,而且会越来越好,而非像现在这样“我现在看上去已经可以生活自理,工作自理了”。

中青年医护人员正在被当代中、西医和药物所伤害,也在影响患者

只有尽早干预父母的养育方式,孩子的大脑才能很快恢复健康发育

为什么父母帮助精神病孩子康复的经验不被其他父母认可

孩子不和家长对视,不是自闭症、抑郁症,更不是精神分裂症

为什么很多高知会养出从自闭症到抑郁症和精分的孩子

抑郁症的生理本质:大脑运动控制中枢功能减弱、失功

很多人在从爬到走的婴儿阶段大脑就受到伤害,青少年开始出现症状

老人带孩子的风险是伤害孩子的大脑:从倔强到精神病

父母是怎样让孩子患上抑郁症和其它大脑异常症状的

如果孩子出现疑似抑郁症状,家长务必要带孩子做血液生化检查

重度抑郁症康复需要经历8个过程,过程中还会出现新的症状

青少年精神病彻底康复的5个必需步骤

双相情感障碍的康复

伤筋动骨一百天,焦虑抑郁需半年

抑郁症的康复标准

大脑疲惫与营养缺乏综合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自闭症   旺盛   碳酸锂   躁狂症   奖状   低收入   聪明人   精神病   症状   大脑   精力   无奈   父母   营养   妈妈   精神   组织   孩子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