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从爬到走的婴儿阶段大脑就受到伤害,青少年开始出现症状



很多人在从爬到走的婴儿阶段大脑就受到伤害,青少年开始出现症状

在30多年前中国开始看到西方体育竞赛后,发现国内运动员和欧美运动员相比好像差点什么,比如伸展性、柔韧性、灵活性。在逐渐了解欧美文化的过程中,也会发现欧美青少年的独立性也比国内很多青少年强很多。直到后来我去美国完整地观察到孩子从爬到走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就是国内父母和老人过去用绳子拴住孩子,防止孩子乱爬。用绳子或毛巾勒住孩子胸部帮助孩子学走路,也有父母辛苦双手扶着孩子走路。现在父母和老人用学步车、学步带让孩子学走路。有些父母甚至害怕如果不这样做孩子就不会走路。实际上国内对此多有批判,不过关注点是孩子会出现颈椎问题,出现X型腿或O型腿,会导致孩子走路姿势不对等生理缺陷。这也是中国孩子和欧美孩子身体相差的地方。

很多人在从爬到走的婴儿阶段大脑就受到伤害,青少年开始出现症状

不过绝大多数人是不会成为运动员的,所以中国的父母和老人也并不十分在意身体上的差异。依然我行我素,继续采取强行让孩子站立的方法让孩子学走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种揠苗助长的方式对孩子大脑发育的影响远远超过身体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

1、 孩子神经系统发育和全身器官组织的发育应该是协调的,遵循自然规律,破坏了自然规律,会让神经系统丧失一部分自我试错、自我调整的功能。正常婴儿的发育基本上遵循六坐八爬,大概八个月之后大脑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开始协调运动功能,包括四肢肌肉运动和咀嚼、说话。这个过程的快慢因人而异,正常情况是孩子首先是协调四肢运,也就是爬。开始爬的慢,后来可以爬的“飞快”,然后还是尝试扶着家具站立,再扶着墙站立,然后尝试蹲下,最后开始尝试迈腿走路。有些孩子基本上没怎么经历爬很快就自己走起来了,有些孩子爬的时间很长,主要原因之一是头太大太重了,抬不起头。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摔无数个跟头,大马趴和坐屁墩是常见的,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神经网络逐渐发育,感受到独立、自由和自信,知道什么是风险,如何规避风险,如何化解挫折,如何面对痛苦(摔疼)和创伤(破皮),如何在实践中摸索做事有度,懂得节制,等等。

很多人在从爬到走的婴儿阶段大脑就受到伤害,青少年开始出现症状

2、 孩子从坐到爬到走的过程中,美国因为家庭大多铺有厚厚的地毯,所以孩子基本上就是在地毯上完成了这个过程。即使在公共场所,家长也会带孩子到专门的地方让孩子爬。当然作为超级大国,美国的公共场所是相对干净卫生,灰尘不多,清扫大街主要用鼓风机吹,所以孩子即使在大街摔跟头,衣服也不会藏到哪去。

很多人在从爬到走的婴儿阶段大脑就受到伤害,青少年开始出现症状

3、 相对于美国养育孩子的方法,中国很多老人和父母的做法则给孩子大脑带来一些伤害,具体如1,很多家长总想帮助孩子尽快坐起来,尽快走起来,破坏了孩子的神经网络的发育节奏和控制节奏,形成了被动控制的神经信号模式;2,当孩子开始在床上爬的时候,肯定是乱爬,甚至会爬到床边掉下去,很多家长一是把孩子腰拴上,让孩子活动范围变小,导致孩子总是试图挣脱束缚。还有家长总是用语言“教育”孩子,让孩子不敢爬到床边。实际上孩子并没有听懂家长说什么,只是知道总是被嚷嚷,总被否定;3,家庭缺乏地毯,所以孩子一是只能在床上爬,二是家长怕孩子摔疼,一下地就强行控制孩子,或者手托着孩子,或者用学步带、学步车约束孩子,让孩子失去了独立自主的责任感,形成了依赖外部的控制,三是孩子一直往前冲,不需要承担考虑后果,但是被学步带拽着,学步车限制,又有强烈地反抗挣脱感;四是孩子失去了手、脑的协调体验。或者说手失去了部分感触功能。这种损失直接影响了夫妻之间没有抚摸手的爱情行为,父母不会通过抚摸让孩子大脑放松;五是孩子变得胆小怕脏怕疼,不敢尝试和冒险,以至于成年后只能模仿顺服,没有创新意识,即使是反抗,也是为了摆脱控制而反抗,而不是追求自由。

很多人在从爬到走的婴儿阶段大脑就受到伤害,青少年开始出现症状


4、 如果家庭没有爱的环境,没有包容、忍耐,孩子神经网络的建设就不可能超越学步带学步车的负面影响。如果成年后没有爱情,那么这种负面影响不仅影响孩子终生,而且还会影响孩子的后代。这在独生子女、孩子没有同龄群体间的打架斗殴的社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很多孩子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大脑异常症状,原因都可以追溯到父母和爷爷奶奶辈。

中国国情决定了家庭不可能铺上厚厚的地毯供孩子摸爬滚打。但是可以多准备几层泡沫垫,在孩子出生前就买好了先散味,同时家里尽量少放家具,父母和孩子可以只睡床垫,这样孩子就可以从床垫上自由自在地爬上爬下。

当然小时候没有爬,长大后也可以重新爬,正着爬,倒着爬,对心身健康有莫大的好处。夫妻更要不断体验互相抚摸手,感受爱情。

老人带孩子的风险是伤害孩子的大脑:从倔强到精神病

父母是怎样让孩子患上抑郁症和其它大脑异常症状的

如果孩子出现疑似抑郁症状,家长务必要带孩子做血液生化检查

重度抑郁症康复需要经历8个过程,过程中还会出现新的症状

青少年精神病彻底康复的5个必需步骤

养育孩子的5个优先顺序

双相情感障碍的康复

伤筋动骨一百天,焦虑抑郁需半年

#抑郁症#康复有客观标准

爱让垂死的女孩摆脱了厌食症

如何预防和解决中高考考生大脑异常失控?

一得他爹用行为艺术养育孩子。张一得逝于大脑长期疲惫和营养缺乏

#22岁男子两年不出门#的原因是大脑疲惫,不能处理不可控信息

大脑疲惫与营养缺乏综合征

如何摆脱胡思乱想(心魔、恶劣心境)

如何帮助不出屋不上学的孩子康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症状   大脑   神经网络   自然规律   美国   神经系统   中国   运动员   地毯   青少年   婴儿   老人   家长   父母   阶段   孩子   家庭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