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抗压的人的七条法则: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课程精髓

成为抗压的人的七条法则: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课程精髓

出生在河北枣强县枣强镇新村的王心怡考上北大

文:八段锦

寒门学子王心怡考上北大以后曾写了一篇文章“感谢贫穷”,引起热议。有人认为她很奇怪,贫穷有什么值得感谢的?她应该感谢的是一直努力的自己啊。

王心怡为什么要感谢贫穷呢?她这样写道:

“感谢贫穷,让我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

我的童年可能少了动画片,但我可以和妈妈一起去捉虫子回来喂鸡,等着第二天美味的鸡蛋;我的世界可能没有芭比娃娃,但我可以去香郁的麦田,在大人浇地时偷偷玩水;我的闲暇时光少了零食的陪伴,但我可以和弟弟作伴,爬上屋后高高的桑葚树,摘下紫红色的果子,倚在树枝上满足地品尝。

我从卑微处走来,亦从卑微之处汲取生命的养分。

感谢贫穷,你让我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

我来自一个普通但对教育与知识充满执念的家庭。母亲说过,这是一条通向更广阔世界的路。从那时起,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便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中。

贫穷可能动摇许多信念,却让我更加执着的相信知识的力量。”(摘自王心怡“感谢贫穷”)

王心怡认为贫穷会带来两种结果:一种是精神的极度贫瘠;另一种是精神的极度充盈

前者是顺应的结果,后者则是反抗的结果;而没有受过贫穷刺激的人,相当于温水煮青蛙,反应强度可能就没有这么大。从这个角度来说,王心怡感谢贫穷并没有错,因为贫穷让她更能专心于精神世界的提升,也激发了她改变命运的斗志。

同理,很多经历过心理问题折磨的人,后来却成了心理大师和专家。

什么样的人不会被逆境击垮,反而能逆袭?

积极心理学家道哥.亨施认为,能在逆境后很快复原、并在脱离逆境的过程中变得强大的人,是因为他们具备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抗压力

具备抗压力的人不会被困境压垮,不是因为他们盲目乐观,而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拥有化险为夷的资源,就像王心怡会借助知识的力量;

他们会用成长型思维来看待困难,明明是没有钱买零食、玩具和新衣服,但在王心怡们的眼里却是亲近自然的好机会。

生活压力大不可怕,只要你不轻易丧失信心和希望。今天八段锦要介绍一本教你提高抗压力的书,这本书里有7个抗压的策略。

《如何成为一个抗压的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力荐的积极心理学课程》

作者:(美) 道格·亨施 著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01 学会应对变化,人生不可能一直顺利

“想改变世界,必须先改变自己。——甘地”

几年前,作者觉得自己的生活好像缺了点什么,因此他走进一个心理医生的办公室。

心理医生问他为什么要来,他说我对自己的不满意,不满意没有处理好离婚,也没有当好一名父亲。心理医生却说,那么现在就是你培养这个能力的最好时机。

当变化来临,你能够寻求帮助也是一种抗压力的标志;当你受到困扰和感到痛苦的时候,正是改变和成长的契机。

02 拥有变通思维,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我们看到的不是事物的本质,而是自己的样子”——塔木德

安失业了,不知道下一份工作该做什么。她找到顾问,顾问请她写出15种她感兴趣的职业,安只写了14种就写不出来了,而且这14种没有一种适合她。

于是顾问说:“当个顾问怎么样?”安一直非常信赖她的顾问,但是从来没想过自己也可以从事这个行业。

几年过去了,安已经成了一名游刃有余的高管培训顾问,她的很多客户都来自世界知名的公司。

在一条路上找不到答案的时候,试着换一条路也许就豁然开朗了。

成为抗压的人的七条法则: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课程精髓

03 拥有乐观思维,一切都将无往不利

“勇气=愿意尝试/恐惧” ——罗伯特.比斯瓦斯.迪尔

同样得了低分数,乐观思维的人会更专注于学习以获得下一次的好成绩,悲观思维的人却在抱怨课程太难想要放弃努力;

同样被客户拒绝,乐观思维的人会去发现哪里做错了然后改正过来;悲观思维的人却会质疑自己的能力。

乐观不是否认事物的消极面,而是把精力集中在能控制的技能提升和问题解决上。你必须相信将来还会有好事发生,才不会在遇到困难时轻易放弃。

04 好奇心与正念,再大的难题也能化解

“世间本无善恶,全凭个人想法而定。”——莎士比亚

很多研究表明,好奇心和幸福感高度相关。

现代社会很多人都会感到焦虑,通过安慰自己“这没什么”、或者劝告自己“不要焦虑”,并不能减低焦虑,倒可能会适得其反。

更好的办法是将注意力引导到我们主动选择的事情上来,集中在当前事物的正念上,对未来或者其他事情的焦虑自然会下降。

卢卡斯导演带着《星球大战》的构思去了很多家特效公司都被拒绝了,他们都对他说,这是不可能的

后来卢卡斯雇了一批大学生,他们不知疲倦地工作,最后期限的逼近让他们感到很大压力,但是他们从不放弃寻找新方法解决问题的好奇心,因此不需要刻意减少他们的焦虑,相反这些焦虑刺激他们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星球大战这部电影后来赚了6.5亿美元,不知道那些拒绝导演的特效公司有没有感到后悔?

成为抗压的人的七条法则: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课程精髓


05 及时提振情绪,帮你高效地应对生活

“积极情绪是抗压能力的种子。”——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

积极情绪可以提高人的创造力和效率,还可以提升免疫力。

当你感到疲惫无助的时候,可以试着停下来,回想生活中让你感到美好的那些细节,这会让你重新产生面对困难的动力和勇气。

当然消极情绪也不都是坏事,我们需要只是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平衡。每个人的一生都该下点雨,才会为阳光的出现而欢呼。

生活中有太多值得感谢的东西,这才是我们被打倒后还能站起来的根本原因。

成为抗压的人的七条法则: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课程精髓

06 保持连接感,从外围寻求支持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约翰·多恩

亚胜欧洲首席执行官丹尼尔.波特在12岁的时候患上肌张力障碍,体育运动对他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而且他的语言模式模糊不清。

可想而知,他经常被嘲笑和攻击,长大后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但是他的家人和好朋友给予他强大的爱和鼓励,他没有失去对人的信任,相反,那些真正支持他的人让他深信自己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不要理会那些对你释放恶意的人,找到支持你的人就好。

和朋友分享美好,会强化积极情绪,带来更多美好;和朋友分享痛苦,会让人减轻痛苦,拉进彼此的距离。

高质量的连接让一个团队更有效率和凝聚力;而好的亲密关系,能疗愈创伤,让你重建自信。

成为抗压的人的七条法则: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课程精髓


07 适时放弃,成功不止一条路

“让我们富有的不少我们接受的,而是我们放弃的。”——亨利.沃德.比奇

在社会观念里,放弃意味着失败,赢家都是不轻言放弃的人。但是当一件事把你压得喘不过气来,也许放弃才是能做的最具抗压力的选择。

心理学教授爱德华.德西在过去的40年里一直致力于研究人类动机,他的理论可以浓缩为三个“基本需要”

第一个基本需要是自主的需要,意思是我们渴望拥有自己选择工作种类、方式和其他相关因素的权利,对工作要求苛刻的上司、不给孩子选择权的家长都是自主权的拦路虎。

第二个基本需要是成就感,我们渴望在某些领域达到专业化的水平,努力成为精英人物,一直进步可以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满足感,这就是内部动机促进我们进步的原因。

一旦给出外部的奖励和惩罚,我们可能就不再有自主追求进步的动力了。

第三个基本需要是“关联性”,简单说就是,人们希望被爱也希望爱人。

我们带着好奇心来到这个世界上,想尝试导演自己的一生。如果有别人总是想强行指导我们的生活,我们就会丧失掉自然的乐趣。终止一个项目、一份工作或者一段感情,这都是我们自我决定的一种方式。

放弃,意味着重申了我们至高无上的权力。

写在最后

当和儿子一起柔道课的时候,我问儿子:“你知道柔道中的黑带是什么吗?”

儿子说,“黑带就是永不言弃的白带”

你可以放弃让你喘不过气的工作、情感;可一旦找到了心仪的目标,那就扔掉玻璃心,大胆向前走吧!

你永远可以比你想象得强大那么一点点。

成为抗压的人的七条法则: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课程精髓

.END.

作者:八段锦,已出版《与最好的自己在一》、《东坡心理传记》,微信公号“心理八八”(bdjxlbb),喜马拉雅fm:八段锦的心理八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宾夕法尼亚大学   黑带   心理医生   逆境   精髓   好奇心   消极   焦虑   贫穷   心理学   法则   乐观   情绪   思维   顾问   能力   课程   心理   知识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