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霸凌是一种无可逃避的人性,父母该教孩子怎么面对?

作者:八段锦

《少年的你》上映10天票房突破11亿,戳中很多人的泪点。这是一个完全可能在现实中发生的故事,但也有一个很“不现实”的地方。


01 现实中的陈念,能等到小北吗?

影片中有三个主要的被霸凌者。

第一个出场的是班花胡小蝶,因为成绩好,还被男神喜欢,遭到魏莱的嫉妒,带人扒光她的衣服、辱骂、殴打。

胡小蝶不堪忍受跳楼自杀,死前她问因为值日刚好也在现场的陈念:“他们一直欺负我,你们为什么不做点什么?”

少年的你:霸凌是一种无可逃避的人性,父母该教孩子怎么面对?

你不是坏人,为什么也不肯帮我?

也许就为这句话,陈念在所有同学都在冷漠地围观、甚至拿出手机拍照的时候,独自上前为胡小蝶盖上衣服,这个举动直接导致她接替胡小蝶,成为第二个被霸凌者。

和胡小蝶一样,没人来帮陈念。

少年的你:霸凌是一种无可逃避的人性,父母该教孩子怎么面对?

你明明在遭受不公,可是全世界都像没看见一样。陈念实在忍不住时给妈妈打电话求助,可妈妈自顾不暇,哪还有能力救她?

懂事的陈念最终什么也没说,还因为顾忌妈妈而被魏莱威胁,连抵抗都放弃了。

小北是第三个被霸凌者。无意中看到他被流氓暴打,陈念偷偷报警,没想到被流氓们发现,但也因此和小北成为朋友。

少年的你:霸凌是一种无可逃避的人性,父母该教孩子怎么面对?

小北决定要保护她,陈念去哪,他就跟到哪,再也不让任何人有机会欺负她。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这段生死情谊,让陈念有了和胡小蝶不一样的命运。

霸凌并不是最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是没有一个人支持你。哪怕只有一个人选择站在你这一边,你也不会感到那么孤独和绝望。

但这温暖,在现实中也会有吗?

有网友说,只见过胡小蝶,没见过有小北的陈念。

少年的你:霸凌是一种无可逃避的人性,父母该教孩子怎么面对?

02 为什么霸凌者得不到有效的支持?

其实也不能都怪胡小蝶和陈念的同学们,他们未必都是主观想作恶,更可能是没有胆量和霸凌者抗衡,怕惹祸上身,就像陈念那样。

霸凌总是发生在力量不平衡的情况,这种力量的差异可能是三个方面的:身体,关系,心理

霸凌者比较喜欢成群结队,团体作案,而他们选择的霸凌者,本来就是“落单”的人,一般是没有能提供足够帮助的父母、朋友很少,或者性格比较懦弱,体力也不占优势。

在发生霸凌之前,被霸凌者能得到的支持就很少,更何况遇到这种情况,谁愿意站队本来就没什么深厚关系的弱势一方呢?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说过一句话,数量就是真理。群体就像睡着或者做梦的人,理性早已被抛之脑后,最容易追随极端并且丧失负罪感。

一旦有霸凌小团体强势出头,或者不知道怎么就有人被选中霸凌,那么其他人最有可能的就是,添上一块石头或者冷漠旁观。

就算是平时关系还不错的朋友,也不可能指望他会像小北一样挺身而出,毕竟人最先想到的还是要自保。

那么权威人物呢,可以提供帮助吗?

影片中陈念还曾试图求助于警察、老师,但都失败了,并不是因为他们不能提供任何帮助,而是无法提供及时而长久的帮助——霸凌无一例外是一种故意、反复发生的行为,他们总有看不住的时候。

甚至小北,也有一次没能守在陈念身边,就是那一次,陈念也被脱光衣服、拍裸照和狠狠地羞辱了。

霸凌者和被霸凌者力量上的不平衡,使得被霸凌者不太能够保护自己,如果再无法寻求外在帮助,结果就只能如此。

到底要怎么应对霸凌呢?

03 不要指望霸凌会彻底消失

理想的状态是建立一个法治有序、恒久美好的善意社会,让青少年生活在安全、充满同情心的环境里,杜绝霸凌的出现。

但我们都很清楚,霸凌并不仅仅是存在于学校的问题,这是一种恒久的人性。

霸凌在成年的世界里依然还会存在,只不过成人褪去了少年的莽撞和懵懂,罪恶被掩饰得更高明和隐蔽了。

前不久演员热依扎被网友恶毒攻击,她亲自转发了几百条恶评挂出网友,还上了热搜。

你看看那些匿名网友极尽恶毒的话,就知道霸凌不会消失,而且任何人都可能会遇到。

少年的你:霸凌是一种无可逃避的人性,父母该教孩子怎么面对?

人们对热依扎的抗争反应很不同,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霸凌者永远不是唯一被指责的,而且他们可以删除自己的言论、清空主页,全身而退,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我们当然希望把那些霸道的、残忍的恶魔全都清除掉,但是不能对理想状态抱有过高的期望。

应对霸凌的能力是每个孩子都需要培养的,这个责任恐怕也只能由父母主导完成,而且最好在霸凌发生之前就开始。

04 父母应该怎样帮助孩子?

一、父母要做到的最重要的一点:让孩子相信你会站在他这一边。

小时候我被同桌欺负的时候,完全没想到要向父母求助。

我用我那没长成的小脑瓜一琢磨,爸妈都是那种特别善良的人,他们好像不觉得这世界有什么坏人似的,也不许我讲别人的坏话。

他们连一个脏字都不许我说,更没告诉我该怎么应对这样赖皮赖脸的小混蛋,恐怕不大可能像我希望的那样为我出头。我宁愿和好朋友商量怎么办。

现在想来我有点误会父母了,如果他们真的知道我被欺负了,应该是不会不管的,但是那时的我已经得出这种结论,断不会去求助了。这就是小孩的心理。

所以,父母要特别小心潜移默化向孩子传递的信息。

比如小孩对你说被欺负了,你如果问,你为什么不保护自己呢?这里面就隐含着指责受害者而不是指责加害者的信息,你在责怪孩子傻。

很多被欺负的小孩不会主动向父母求助,最后等父母发现时已经酿成大祸。


内蒙古多名女中学生被人大代表长期性侵案中,直到其中一名13岁的初一女生企图自杀之前,这些孩子的父母都被蒙在鼓里。

小孩本来心理负担就重,又缺乏足够的理性判断能力,如果父母平时不注意,让孩子感觉没有足够被信任,可以大胆说任何事情不被指责,更得不到什么支持,他就不太可能求助了。(详见“你那么重视教育,为什么孩子宁死都不向你求助?”)

孩子在外面已经被欺凌者贬低了,回到家父母就不能再让他遭受一次了。

少年的你:霸凌是一种无可逃避的人性,父母该教孩子怎么面对?

二、让孩子明白痛苦是生活的一部分,培养韧性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痛苦是生活不可避免的部分,但这不意味着生命就此没有意义,相反,杰出人物都必须克服一些障碍才能有所成就。

你可以分享孩子喜欢的影视作品或者现实中人物的经历,帮助孩子明白如何通过痛苦磨炼意志,也可以分享自己克服困难培养韧性的亲身经历;

说说自己最丢脸的事也很不错,毕竟当时感觉都要死了,现在什么都不是,说明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参加能增强毅力和吃苦精神的活动,也可以增强抵抗欺凌的力量,比如徒步、长跑等等。

不断超越自认的极限,心理就会变得更强大。

少年的你:霸凌是一种无可逃避的人性,父母该教孩子怎么面对?

三、教会孩子什么时候应该反抗,什么时候应该保存体力

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曾说,如果孩子被打了,她会鼓励孩子打回去。她认为小孩子应该有种虎劲,不要把孩子培养成毫无社会经验的乖乖女或者乖乖男。

孙女在幼儿园被小男孩抱起又摔下,李玫瑾就教孙女:“可以揪住对方耳朵,直到对方放手。”

霸凌最可怕的并不是肉体伤害,而是通过一次一次的攻击和凌辱,削弱被霸凌者的自我认识,陷入无助和绝望,彻底被控制,因此保持反抗的勇气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霸凌者会通过试探来确定是不是欺负你比较容易,他们喜欢挑软柿子捏。没有反抗能力的小孩,比较容易被当做目标。

当然,在实力悬殊的时候,李玫瑾教授也建议不要做无畏的反抗以免激怒对方,该顺从的时候也要顺从,然后伺机逃跑。

四、找到同盟军和支持者

朋友多的孩子不容易被欺凌,平时有意识多交一些朋友、提高社交能力,对于防止霸凌是有好处的。

霸凌有很多并不是身体武力形式的,语言暴力、集体孤立等也很可怕。

如果有人对你恶意攻击,你也可以让朋友们多发声支持,或者从他们那里听取对你更客观的评价。

不要理会那些根本不了解你、别有用心的声音。

五、求助专业咨询

如果霸凌影响到孩子的心理状态,专业的咨询也会有帮助。

咨询师可以帮助孩子进行专业的心理修复,还可以让孩子多一个家庭外的同盟军,让他知道内疚和羞耻感是完全没必要的。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发现自我,重新鼓起勇气。

少年的你:霸凌是一种无可逃避的人性,父母该教孩子怎么面对?

写在最后

没有人是恒久的弱者,即便暂时无人支持也不要绝望,你要相信,拯救的力量就在你自己的手上。

防范霸凌伤害真正有效的策略,就是自己变得更有韧性和勇气。

陈念因为帮助小北,得到了小北的守护;小北也因为守护陈念,让自己没有陷入深渊。

这两个被霸凌者,都在最无助的时候,对别人伸出了援手,也因为这份善意让自己获得了帮助。

少年的你:霸凌是一种无可逃避的人性,父母该教孩子怎么面对?

人和人之间的善意,是能改变世界的钥匙。

愿我们每个人都多一点善意,多一点勇气,斩断霸凌的传播链条。

.END.

作者:八段锦,已出版《与最好的自己在一起》、《东坡心理传记》,微信公号“心理八八”(bdjxlbb),喜马拉雅fm:八段锦的心理八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父母   同盟军   韧性   善意   绝望   平时   人性   勇气   小孩   力量   少年   能力   孩子   心理   网友   朋友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