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险投保指南大全

在投资不景气,很多理财产品频繁出现亏损的情况下,如何给自己攒笔养老钱,跑赢通胀,是每个人都关注的话题。


保险里的年金险,因为投资收益固定,保障期限长达20-30年,是目前我们消费者能够接触到的唯一长期储蓄型保障。


所谓年金,可以理解为老年的退休金或者现在的工资,定期发钱的意思。


年金险投保指南大全


关于年金险,精算师八哥在《不用再找了!一篇聊透年金》中关于年金的基本知识有了介绍,当然年金险中也一样有很多坑,稍不留神就亏损很多,可以看看《年金险里的5大陷阱,你应该知道!》。


今天,八哥再继续深入跟大家聊聊年金险。


年金险分类

像很多其他类型的保单一样,年金险分为:

☆普通型年金险

☆分红型年金险

☆万能型年金险


普通年金就是保障期内的现金流是固定的,每年/每月给多少钱,返还多久期限,都是确定的,所以普通年金险没有任何波动,最适合给自己存钱养老。


如果你不退保,按期缴费到期领钱,你是不会有经济损失的。


正是因为普通年金险的固定收益性质,我们不需要承担任何投资风险,所以年金险的对标产品就是无风险的国债。


但是国债发行一是有认购门槛,二是每次发行量有限,我们普通老百姓要不是特别懂的,往往买不着。


目前3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在3.9%,普通年金险的收益率是3.8%左右,这个数跑赢通胀是没问题的。


很多人误以为中国的通胀率高的离谱,其实没那么严重,除了房价以外,鸡蛋、猪肉、蔬菜这些农产品价格,每年上涨的幅度不会超过3%。


电脑、冰箱、洗衣机、电视这种家电类的,往往都是降价,或者是产品迭代更新,质量越来越好,但是价格往往没涨。


别的不说,一瓶可乐,3块钱的价格,维持了至少20年了吧?


所以购买20-30年保障期的年金,其实相当于就是给以后存钱,跑赢通胀,现在存进去1000元的购买力货币,以后老的时候再取出来相应的购买力产品。


也就是说,今天省出来20块钱的一次饭钱,30年以后自己就可以取出来40块钱,再去外面吃同样的一顿饭。


除了给自己养老,给孩子的教育金其实也是具有长期属性的,特别是刚生小孩的,等以后小孩要上大学,婚娶嫁妆,都是至少20年以后的事情。


所以给孩子攒钱,也是一样需要稳妥,不受投资风雨影响。


年金险投保指南大全


除了普通型年金险以外,分红和万能型的就是收益有浮动了,保险公司设置一个保底收益2.5%,高出的部分能有多少,就看保险公司自身经营水平了。


有风险偏好的人可以适当购买,但是考虑到年金险的长期属性,还是追求稳妥为主。

缴费期和保障期

年金险有一次性缴费的,也有期交5-10年的,如何选择缴费期,其实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


有的做生意的老板,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那就可以选择在自己手头有钱的时候,一次性存起来。


大部分工薪阶层,收入是相对稳定的现金流,那么就可以在保证生活必要开支的前提下,将结余的钱每年定存。


对于保障期的选择,主要考虑两点:


1、什么时候开始领取?

对于给孩子的教育金,一般是参考孩子上大学或者结婚的时间,对于新生儿,一般设定领取时间为20年起。


根据国家最新的退休政策,自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不分男女,法定退休年龄统一为65岁。


对于给自己的养老金,比如现在30岁,如果想早点放飞自我的,可以选择25-30年以后开始领取;如果保守一点的,可以35年以后退休开始领取。


毕竟,越早领取,就意味着要么领取结束时间提前,要么每个月领取的金额较少。


我国离退休的收入替代率大致为60%,也就是退休前一个月赚1万的,退休后的收入大概为6000元。


考虑到老年生活中,医疗开支和护理费用开始增加,独生子女自身的工作和生活负担较重,我们如何靠自己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得多想想。


2、领取多久?

很多年金险是保障期固定的,说20年就是20年,如果中途不幸发生身故,账户里的钱一次性给到家人;但要是活过20年,随着保单结束,年金发放也就终止了。


人活着,钱没了,指的就是“长寿风险”,即如何保障老年生活质量问题。


也有年金是保障期不固定的,比如终身年金,活多久给多久,如果家里有长寿基因,祖一辈父一辈的都活到90岁以上的,可以考虑给自己投保终身年金。


年金险投保指南大全


投终身年金,相当于把长寿风险甩给了保险公司,国外有个案例,有个老头活到了130岁,保险公司定价的时候觉得90岁差不多的,没想到后面多赔了近40年。


年金险一般没有健康告知要求,不管是乙肝携带还是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等,都是可以投保的,因为对保险公司来说,你活的久才是风险。


考虑到终身年金往往要比定期年金贵,所以如果有高血压、肥胖问题等,还是建议投保定期年金。


年金险投保指南大全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很多人在年轻时候赚得多,下馆子KTV,说走就走的旅行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一旦失业断了收入,或者退休以后工资明显缩减,心理落差是一定的。


很多职位很高的人退休以后发现,自己不再受重视,很多老领导退休了感慨,以前是门庭若市,现在是门可罗雀。


我们普通人每天上班喊累喊辛苦,其实忙碌也是充实,真等退休闲赋在家,一定会明白“被需要”其实也是种心理满足。


不然,为什么有那么多老年父母,乐意争抢着给我们带孩子呢?


小孙子看起来固然可爱,但是一把屎一把尿的也折腾人啊。


白天不懂夜的黑,年轻人不懂老年人的想法,翻翻十年前自己的照片,就能感叹时间的力量。


趁着还年轻,多给以后的自己攒点钱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年金   教育金   长寿   通胀   保单   现金流   购买力   稳妥   块钱   国债   保险公司   收益   老年   多久   收入   指南   大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