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的叛逆行为和好奇心有关,家长们别懊恼,要小心呵护才是

文 / 三个麻麻

前几天朋友和我抱怨,2岁多的孩子开始“叛逆”了, 总喜欢和大人“反着”干。

比如,明明跟孩子说,水是烫的,要等更凉一点才能喝,孩子却仿佛没听见似的,非要喝上一口,直到烫得哇哇大哭;

又比如,和孩子说,不能往泥坑里踩,他偏偏趁你不注意,跑过去踩上一脚,把新换的鞋子踩到完全变了颜色。

其实,很多看起来“叛逆”的行为,原来跟孩子的好奇心有关。

因为好奇心,即个体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应

孩子想去烫的水,是因为他不知道烫是一种什么感觉;

孩子喜欢踩泥坑,是因为水坑成功地激起了他的好奇心……

家长在做好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应当适当地允许孩子自由探索,这样才能让孩子有源源不断的内驱力,激励着他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

培根说,好奇心是幼儿智慧的嫩芽。

所以,对于这棵“智慧的嫩芽”,我们必须要小心地呵护才是。

下面,我将结合孩子在各个年龄段的好奇心表现以及解决方案,来探讨一下我们该如何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有些孩子的叛逆行为和好奇心有关,家长们别懊恼,要小心呵护才是

0-1岁,好奇心表现为“是什么”

1岁以下的孩子,初来乍到这个世界,对身边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新鲜的、自然也是好奇的

而随着宝宝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行动能力的发展,孩子会越来越迫切地想知道,周围的这一切都是什么东西呀,可以拿来干什么呢?是吃的、喝的、玩的,还是有其他用途呢?

所以,对于这个阶段的宝宝,我们主要以创造一个安全的探索环境为主,尊重孩子的自身发展规律,充分满足孩子自主探索的乐趣。

尤其是,要积极地锻炼孩子的触觉能力,因为触觉是孩子认知世界的主要手段;而对于小宝宝来说,触觉最灵敏的部位,分别是嘴巴和小手

有些孩子的叛逆行为和好奇心有关,家长们别懊恼,要小心呵护才是

1、允许孩子尝一尝

婴儿出生后0到18个月即佛洛依德提出的口欲期,在此期间,婴儿专注在嘴里的事物,它是人格发展的第一个基础阶段。具体表现为,拿到什么东西都会往嘴巴里塞,吃奶、吃手、吃玩具……吃得津津有味,即使你把它拿出来,孩子又会重新放进去,并且乐此不疲。

其实,对于小宝宝来说,嘴巴的功能是巨大的,一方面,他通过吮吸感知到手的存在,进而感知到自己的抓握能力;

其次,他会通过口腔来认识世界,把所有能抓到的东西,送到嘴巴里进行“检验”,就这样,用嘴巴打开了新奇世界的大门,和世界建立起最初的亲密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不要鲁莽地阻止孩子用嘴巴探索世界之外,爸爸妈妈应该做好玩具、以及小手的清洁消毒工作,以防止病从口入;

另外,对于含细小零件的玩具,以及其他容易误吞、引发危险物品,应该避免让孩子可以直接接触到

有些孩子的叛逆行为和好奇心有关,家长们别懊恼,要小心呵护才是

2、鼓励孩子摸一摸

当孩子的手部抓握能力逐渐变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鼓励孩子用手去摸一摸不同的材质,感受不一样的质感。

比如,摸一摸爸爸的胡茬,是有点扎人的;带绒毛的玩具,是有些软软的;光滑的玻璃,木头的质感、皮毛的质感、粗糙的、细腻的……

通过摸一摸,他们建立起了自己最初的感受。

有些孩子的叛逆行为和好奇心有关,家长们别懊恼,要小心呵护才是

3、多让孩子看一看

鲜亮的外表,特殊的造型,运动的状态,这些都会激起孩子的好奇心

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多给孩子读一读优秀的绘本,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拓宽视野;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护眼睛,1岁以下的孩子,不适合使用电子设备。

有些孩子的叛逆行为和好奇心有关,家长们别懊恼,要小心呵护才是

1-3岁,好奇心表现为“为什么”

随着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孩子开始进入到主动探索的好奇心高级层次,不再满足于简单地回应来自周围的刺激,而是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这些好奇成了思考和探索的原始驱动力。

所以,对于这个阶段的宝宝,我们主要以鼓励为主,帮助孩子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有些孩子的叛逆行为和好奇心有关,家长们别懊恼,要小心呵护才是

1、积极回应“十万个为什么”

儿子的“十万个为什么”阶段大约出现在两岁半左右,表现为无论见到什么都会习惯性地问上一个为什么,大有一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而且他还会非常着急,当你一时答不上来的时候,他会不停地催促让你快说。

更让人费解的是,很多问题,你会发现,从成人的角度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作答,或者有时候你都答累了,他还在不厌其烦地问。

比如,他会问你:为什么这个灯泡的光为什么这么暗?那个灯泡为什么那么亮。

当我回答他:因为这个灯泡用的时间久了,就变暗了。

他又会继续追问:为什么用久了,就变暗了呀。

我:……

有些孩子的叛逆行为和好奇心有关,家长们别懊恼,要小心呵护才是

其实,孩子提问题正是好奇心爆棚的表现。当孩子开始提问题的时候,爸爸妈妈首先应该及时地表扬孩子肯动脑筋,强化孩子提问的好习惯;其次,要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讲完,并做出正确的回答。

当你无法回答的时候,你也千万不要不懂装懂,或随便编个答案糊弄了事,而是可以向孩子解释清楚,目前这个问题我也不会,我们可以一起向谁谁请教一下、或者去书上查一下、或者我们可以动手试一下……

通过这样的积极反馈,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些孩子的叛逆行为和好奇心有关,家长们别懊恼,要小心呵护才是

2、启发式提问,引导孩子主动思考

当孩子“十万个为什么”逐渐增多的时候,你还会发现一种现象,孩子问“为什么”可能并不是真的出于想知道答案这个目的,而是出于一种习惯,心中明明已经有一个答案了,只是想进一步求证一下。

所以,有时候,你可以适当地把问题抛回给孩子,引导孩子主动去思考、去表达,而不是依赖父母给出答案。

比如,儿子有一天问我,为什么霸王龙的牙齿是尖尖的呀?

我把问题抛回给孩子:你觉得是为什么呢?想一想,霸王龙是吃什么的。

经过我这样一番启发,儿子就立刻打开话匣,给出了一个惊艳的答案。

有些孩子的叛逆行为和好奇心有关,家长们别懊恼,要小心呵护才是

3、要有无惧脏乱的精神

一堆沙子、一个泥潭、一根树枝、一块石头、一片叶子、一桶颜料,都是打开孩子好奇心大门的重要武器。

所以,千万不能因为嫌弃“太脏”、“太危险”而阻止孩子去探索。

弄脏一身衣服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洗一下就干净了不是吗?

下雨天孩子想玩一玩雨水,这也是一件值得被允许的事;

只要没有安全隐患、或者会给他人造成不便,孩子的探索应该是无拘无束的。

有些孩子的叛逆行为和好奇心有关,家长们别懊恼,要小心呵护才是

3-6岁,好奇心表现为“怎么办”

这个阶段的孩子,观察能力开始逐渐增强,活动能力也已经有了大幅度提高,所以他们不再是仅仅满足于知道“这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会这样”,而是开始会主动地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

此时,父母应该多给孩子一些刨根问底的机会。

1、和孩子一起探索

在孩子面前,做一个童心未泯的大孩子吧,当作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和孩子一起去寻找答案。

假如大人对孩子觉得新奇的一切表现得十分冷淡,那么孩子的好奇心就会无形中受到压制;相反,如果大人也表现出十分“不可思议”的样子,孩子的探索欲望也会更高。

有些孩子的叛逆行为和好奇心有关,家长们别懊恼,要小心呵护才是

通过加盐,改变密度,让鸡蛋浮起来

比如,前阵子我和孩子一起玩鸡蛋浮力的游戏,重点解决怎么样让鸡蛋浮起来这个问题。

实验前,我问儿子,你觉得鸡蛋放到水里能浮起来吗?儿子认为鸡蛋不可能浮起来,我表示那可不一定哟,于是我提议我们一起试试吧。

儿子往水里加盐,最后,鸡蛋真的浮起来的那一刹那,我比孩子还惊喜:哇,真的能浮起来呢!太神奇了吧!

儿子马上来了兴致,又分别用小石头、小积木玩同样的游戏。

你看,让孩子感兴趣有时候就那么简单。

有些孩子的叛逆行为和好奇心有关,家长们别懊恼,要小心呵护才是

2、做孩子的陪伴者

在孩子面前,大人的身份往往是一个指引者、教育者,也是掌控者

但是,有时候把自己定位为孩子的陪伴者,和孩子站在平等的角度,和孩子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不过多地干涉孩子的行为,只是在有需要的时候及时给孩子伸出援手,你会发现,孩子的参与积极性也会明显地更高,对父母也会更信服。

有些孩子的叛逆行为和好奇心有关,家长们别懊恼,要小心呵护才是

3、鼓励孩子进行非常规玩法

当孩子产生一些奇怪的问题或者想法的时候,父母一定不能以成人的思维去束缚孩子,直接告诉孩子对或者不对,直接给孩子灌输“标准答案”,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是要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通过动手动脑找到答案。

因为有对有错,那是考试;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事情的对错根本就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孩子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因为,我们需要培养的是一个有想象力的孩子,而不是一个智能机器人。

有些孩子的叛逆行为和好奇心有关,家长们别懊恼,要小心呵护才是

比如,当孩子画了一个绿太阳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反应呢?

如果你纠正孩子,告诉孩子太阳是红色的,那么从此以后,孩子可能再也不会画绿太阳了。

相反,如果你肯耐心地听听孩子的想法,或许你会得到一个非常巧妙的答案。

有些孩子的叛逆行为和好奇心有关,家长们别懊恼,要小心呵护才是


写在最后:我们一起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听起来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但是却是真真实实存在于每个孩子身上,体现在一个个的小细节里。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好奇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大人。

希望爸爸妈妈们要更注意保护孩子珍贵的好奇心,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生长的机会,别以爱的名义抹杀了孩子们的好奇之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浮起   好奇心   孩子   都会   触觉   懊恼   叛逆   嘴巴   大人   好奇   鸡蛋   儿子   父母   阶段   答案   能力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