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二孩无果后,人口警报已拉响?专家提出新建议,父母们赞同

上世纪90年代,法国国家人口研究所公布了一个人口数据,世界人口1800年达到10亿,1930年达到20亿,1960年达到30亿,1974年达到40亿,1987年达到50亿,预计将在2012年到2013年间突破70亿。预计到本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至100亿。

统计报告公布后,立刻引起了专家们的重视,因为科学家早先的测算结果来看,地球最多能够养活100亿到150亿居民。如果不及时有效控制人口增长,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很可能难以实现。于是以发达国家为首,许多国家都开始控制人口增长。

放开二孩无果后,人口警报已拉响?专家提出新建议,父母们赞同


可谁能想到30年后的今天,出生人口持续减少竟然成为了许多国家面临的难题。公开数据显示,德国、意大利、波兰、克罗地亚等22个国家已经进入了人口负增长时期,我国目前也面临着严峻的人口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过去5年,我国人口出生率迎来“4连跌”。需要注意的是,2016年是“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一年,从新增人口数据来看,起到了明显作用,出生人口数量达到了峰值,但随后的4年里出生人口迎来了“4连跌”:2020年出生人口仅为1200万人,同比2016年减少了683万人,相当于减少了50%。

放开二孩无果后,人口警报已拉响?专家提出新建议,父母们赞同


随着一系列数据的出现,给许多信心满满的专家学者浇了一盆冷水,也让更多的人清晰认识到,当前的人口问题并不能仅靠开放生育政策就能完全解决。换言之,当前我们正处于“二孩催生无果后,人口警报拉响”的艰难阶段。有三个数据能够证明这点:1、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经低于国际社会通常认为1.5的警戒线。2、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16年-2020年,二孩家庭比例明显上升,但新增人口数量下降,说明百姓生育意愿降低。3、我国30-34岁女性的不婚率从2000年1.35%升至2015年的6.95%,15年的时间不婚率增加了5倍;初婚年龄从06年的23.6岁上升至16年的26.3岁,10年间上升了2.7岁。

放开二孩无果后,人口警报已拉响?专家提出新建议,父母们赞同


更为重要的是,根据相关监测数据显示来看,今年的出生人口和生育水平,可能还会继续下降。根据官方公布的2021年各地出生人口与生育登记情况统计汇总显示:2021年上半年,安徽、浙江、江西、重庆、四川、湖北、云南、江苏、山东、湖南、贵州、宁夏、河南等13个省市出生人口总数同比下跌17.2%,按照这个数据来计算,结合2020年1200万人的出生数量,那么2021年新增人口数量将会达到1000万以下。

正如上文已经说过的一样,紧靠开放生育政策并不能完全解决人口问题,结合过去的经验来看,不敢生、不愿生、不想生的根本原因,不用说大家也心知肚明:住房与教育。

首先来看看住房,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人均消费支出约为2.1万元,其中人均居住消费支出约为5200元,约占25%。相关报告指出:从居民开支的维度看,2020年我国居民总开支中至少25%用于居住支出。相比于美国,占比只有19%,由此可见住房开支带给我国居民的压力明显更大。

放开二孩无果后,人口警报已拉响?专家提出新建议,父母们赞同


统计数据显示,当前二线城市平均房价为2万元/㎡,平均工资为8000元/月,买一套80平米的房子,首付需要80*2*30%=48万元。也就是说,在没有父母的帮助下,假设每个月能攒5000元,需要96个月才能够凑齐首付,对于大学毕业的本科生来说,需要到30岁才能够买一套房。并且随即而来是高额的房贷,按照4.9%房贷利率来计算,每月的房贷也接近6000元。对于二孩家庭来说,需要配置的住房面积更大,买房压力也会更高。许多年轻夫妻买房结婚后,也会第一时间投入到工作忙于还贷,因此只能将生育下一代的事一拖再拖。

再来看看养娃成本,根据某家机构公布的养娃成本统计数据来看,2020年四大一线城市养娃成本已经超过了200万元,其中北京更是以276万元位居榜首。杭州、南京、武汉、青岛等城市养娃成本也超过150万元。前不久,有一位家长晒出了自己的“养娃账单”,小学6年的教育费用竟然达到了49万元,另一位来自北京朝阳区的母亲晒出42万元的开学清单。相关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幼儿、小学、中学、大学四大项教育开支合计总成本大约在75.8万元到199.1万元之间。

放开二孩无果后,人口警报已拉响?专家提出新建议,父母们赞同


除了教育成本高昂以外,“带孩子”也是一大难题,就当前“4-2-1”的家庭格局来看,夫妻照顾4个老人和1个孩子可能都会吃力,孩子出生到3岁之前,基本上24小时都需要有人看护,为了孩子也只能请最好的保姆,同样是一笔开支。再比如每天接孩子上下学,如果和工作地点冲突的话,在路上同样需要消耗大量时间成本。试想一下,如果孩子数量增加,那么生活上的压力也会成倍增加,这也是许多女性“不敢生”的原因之一。

为了更好地解决人口出生率下滑的问题,2021年5月31日,高层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并指出,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7月20日相关的配套措施出台,包含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取消社会抚养费,这意味着,对生育四孩或更多子女,在法律上不会再有处罚措施和条款。与此同时,对天价彩礼陋习整治,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的成本等。

放开二孩无果后,人口警报已拉响?专家提出新建议,父母们赞同


对于“住房”和“教育”问题,国家显然也注意到了,不难发现,自进入下半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个又一个为民生“减负”的政策,解决两大民生“顽疾”:7月23日,住建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了一个通知,依法重点整治房地产开发、房屋买卖、住房租赁、物业服务等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具体来看,截至8月22日,年内全国累计房地产调控突破400次,调控次数刷新历史记录。与此同时,房企负债率与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受到调控后,楼市去金融化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9月7日,银保监会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表示,房地产融资正呈现“五个持续下跌”。不断调控的背后,则是楼市的遇冷,多个热点城市二手房交易持续下跌、炒房客投资者不断退出,为了防止房价下跌过快,部分地方甚至出现了逆向调控,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株洲、江阴、菏泽、岳阳、昆明、沈阳、唐山等7城公布房价“限跌令”,不是防止房价下降,而是预防房价“瞎降”。

放开二孩无果后,人口警报已拉响?专家提出新建议,父母们赞同


7月24日新华社公开了一份意见,名为《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包含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点、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等规定。与此同时,8月30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要求了自2021年9月起,每两周对各省“双减”工作落实进度进行通报,总计8方面内容共21项指标,并拟于11月抽取7个省份开展实地督查。

也就是说,为了提升生育率、给三孩政策铺路,未来3年将成为解决“住房”和“教育”问题的关键窗口。我们注意到,除了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外,近期许多经济学家与人口学家也针对“不敢生、不愿生、不想生”的问题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方案,比如人口学家梁建章建议,在具体措施上可以考虑两个孩子以上的家庭半价买房,对于买房后多生的家庭则可以退还地税部分。经济学家任泽平则表示对于一线城市可以给予三孩家庭每月3000~5000元的补贴,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则表示对生孩子的住建费用实行全部报销制度,将学前教育早日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延长生育休假。

放开二孩无果后,人口警报已拉响?专家提出新建议,父母们赞同


受到父母一致赞同的则是2021年专家提出的“新建议”:直接给予单孩、二孩、三孩家庭购房优惠,对于单孩家庭,首套房贷款免费;对于二孩家庭,不仅贷款免费还能享受购房款7折;对于三孩家庭首套房贷款免费,购房款打5折。与此同时,针对二胎以上的家庭,每年发放3000~5000元的教育补贴资金,持续到初中毕业。

这个新建议之所以能够得到父母赞同,主要原因是其切实地解决了父母的切肤之痛,也就是买房与养娃问题。上文已经提到过,对于多孩家庭来说,其需要的房子面积自然也会大一些,因此如果能够在贷款与购房款上给予打折优惠,那么就能够解决住房问题。此外,不得不承认的是,如今房子也成为了结婚的“门槛”,如果连房子都买不起的话,那么结婚也就无望了,更不同谈生育下一代的问题,解决年轻人买房的问题后,其结婚率自然也会提升,多孩家庭的基数也就增大了。

放开二孩无果后,人口警报已拉响?专家提出新建议,父母们赞同


事实上,无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四五线小县城,其买房与教育成本都是比较高的,一二线城市收入高但房价也高,四五线城市房价较低一些但收入也低一些,并且对于父母来说,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受到最好的教育,不然也不会出现大几十万的教育账单了。“新建议”能够从住房和教育上帮助年轻人解决真正的难题,可以说这样的建议才是群众所需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人口   父母   建议   购房款   警报   开支   住房   房价   成本   政策   我国   孩子   家庭   专家   国家   数据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