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对父母在孩子面前都是透明人

当别人直言不讳指出你的问题时,你会如何反应?

也许你会争辩,会解释,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证明自己之所以有这样的问题是有原因的。

当别人把你曾经的缺点的一一道出时,你又会如何反应?

也许你会恼羞成怒,甚至暴跳如雷,只是想掩饰当时自己的窘态。

每个人都想快速成长,成长的捷径就是直面问题,快速跨越。说得简单,做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

直面问题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一颗强大而柔软的心。

我在思考这个事情要不要写出来,因为写出来需要勇气,但我坚信读到这个故事的你会受到启发,于是我决定向自己开刀。

晚饭后,竟然有一段难得的清静时光,一个人端坐在书桌前看书,忽然冰冰同学闯进来,打破了眼前的宁静。

“妈,我正在写作业,忽然想起我手机壳坏了,您不曾经答应给我买一个吗?”

“噢,你先写作业吧,晚点再说。”

“不行,妈,您又搪塞我,昨天我问您,当时您也说晚点再说,今天又是如此,我在上海的时候您就答应过我的,您不记得了吗?”

“我不记得了,为什么要换手机壳呢?”

“在上海时就被染了颜色,中秋节回去又被小弟踩了一脚,所以我想换一个新手机壳。”

“把我的手机壳给你吧,你看咱俩同时买的,我的手机壳还新着呢”

“您不是开玩笑吗?咱们两个的手机型号不同,我的手机怎么能用你您的手机壳?……”

吧啦吧啦一堆理由

“能不能先不说了?找你爸爸,这个事情我不管。”我开始推卸责任。

“妈,您不能老这样,说话不守信用,明明在上海的时候就答应过我的。”

“冰冰同学,你现在是找我要东西,注意你说话的语气和态度,我现在已经很生气。你想要什么东西,难道必须就满足你吗?不满足你就不依不饶吗?我怎么不守信用了?难道我还不够守信用吗?”

冰冰同学开始列举我曾经不守信用的例子,我做的不太好的地方,并且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来劲。

我怎么能让一个孩子这么说我?起心动念已经出了问题,所以说话的声音明显提高了八度,心动了,情绪来了……

冰冰同学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我静静的坐在书桌前,但内心已经非常烦躁,我在反问我自己: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为什么会有情绪反应?

一开始我认为是孩子不懂事,要什么必须满足。而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孩子想要什么需要得到及时满足的原因是什么?难道不是从小父母给养成这样的习惯吗?

回想起自己在养育冰冰的过程中,不仅及时满足她的需求,甚至她没有要求,我都提前给买回来了,只是“我认为”她需要!而实际上是“我需要”,我只是在弥补自己童年的缺失!

到后来意识到这个问题,在陪伴冰冰成长的过程中开始做调整,孩子在这块已经比之前进步的非常非常多。只是自己还不满足,觉得孩子应该达到我认为的标准才算合格。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孩子说话的语气方式和曾经的我如出一辙,可以说那就是翻版的我。试想,如果孩子遇到一个非常智慧的妈妈,今天她的呈现又会如何呢?

这哪是孩子的问题呀,一切的问题都在我自己,我才是一切的根源!

当孩子指出我曾经的问题时,我恼羞成怒,语言开始犀利……

当我静下心来时,非常清晰非常明白,孩子说的全是事实,那就是曾经的我,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是赤裸裸的存在,一丝一毫的缺点都无法隐藏。也只有孩子才能把你看得如此清晰!

“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阳明先生的这句话在我耳边回响。

眼泪一下子涌出,理论不是仅存于头脑就行,需要切实把它践行出来。

内心对孩子不仅是愧疚,更多的是感谢,深深的感谢你,我的孩子,是你让我更加清晰地看清楚自己,是你一直在助力我成长。

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原来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生命中的贵人。

如何检验一个人是否真成长?就是看他遇到问题时的反应。

对于一个君子来说,所有的问题都是好问题,所有的事情都是好事儿。所谓烦恼即菩提正式如此。

问题都是来成就我们的,每个问题都是一体两面,而往往很多人只看到其中一面,看到那一面不仅取决于这个人的认知,更取决于一个人的格局和境界,不是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父母   孩子   机壳   恼羞成怒   书桌   语气   心动   缺点   勇气   情绪   内心   面前   透明   说话   事情   清晰   同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