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么多诗人,他们之间到底有啥关系?(二)

很多朋友读了我写的第一篇,很感兴趣,有些读者留言说,会背他们写得很多诗,还真不知道他们之间竟然有这样的关系,一下子把很多诗联系起来了,太好了。

非常感谢大家的阅读和回应,今日得空继续和你聊聊。

上篇以李白为主线,本篇以杜甫为主线,我们都知道,在盛唐的诗人里面,李白和杜甫是代表人物,他们一个被称为诗仙,一个被称为诗圣。

最关键的是,他们还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好兄弟,李白出生在公元701年,杜甫比李白小11岁,他出生于公元712年。

杜甫的留下来的诗有1400多首,李白大约留下1010首,都算是非常高产的诗人。

公元744年,两位诗坛巨匠见面了,那一年李白44岁,杜甫33岁。那个时候李白已经名满天下,而杜甫算是刚出茅庐。

公元744年至745年,两年间三次见面,两次同游,结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在上篇中曾提到,同游的还有一位诗人高适,他们的友谊有多深厚呢?

在杜甫的诗里可以找到当年的影子:“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这些在上篇里都提及过。

由于李白政治不敏感站错队,差点丢掉性命,当时高适为了自保,当李白的爱人去求助时,竟避而不见,这点高适做的确实有点不地道。

但杜甫对李白“一往情深”,不顾自身安危,还为李白写了一首诗《天末怀李白》,这可不仅仅是一首诗,要知道当时李白犯的罪是附逆罪,相当于造反,这在传统封建社会是要被杀头的,所以当时很多人对李白是避之唯恐不及。

后来如果不是遇到天下大赦,李白很可能当时就一命呜呼了。真的非常赞叹杜甫,他从没有放弃过李白,一直在为李白写诗,比如为大家所熟知的《梦李白二首》等,一生能遇到这样的朋友,实属难得!

我们继续来说杜甫,杜甫之所以能够成为诗圣,和他的好家风是分不开的。

杜甫的爸爸叫杜闲,很有文化,但杜甫的爷爷更厉害,他是初唐时期著名的文人,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他就是杜审言,才华自不用说,那也是狂人一个,就因为太不谦虚了,所以常被他人各种诋毁。据记载说,在他50多岁时得罪了同事,几个人一起诬陷他,把他弄进了监狱。

杜甫有一个叔叔叫杜并,当年只有13岁,得知父亲是冤枉的,就想帮父亲报仇。就趁诬陷父亲那个人家中大宴宾客时潜入进去,直接刺死了对方,最后杜并也被侍卫当场杀死。

这件事情当时震惊朝野,并很快传到皇帝耳中,当时正是武则天刚刚登基不久,武则天释放了杜审言,还亲自接见了他,继而回到朝中继续做官。

但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他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而谦虚谨慎起来,依然是我行我素,依旧给自己惹了不少麻烦。幸好杜甫没有遗传他爷爷这点。

杜爷爷去世4年之后,他的孙子杜甫出生,杜爷爷怎么也想不到,他盼望一辈子的事情——名扬天下,在他的孙子身上实现了。

杜爷爷有一位好朋友,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宋之问,“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就出自他之手。

他同样是初唐著名的文人之一,曾经深受女皇武则天的喜爱,他官至考功员外郎,主要就是给皇帝皇后写诗。宋之问在官场上混的比李白强多了,最高做过五品学士。

这些看上去很风光,但据说他一直讨好武则天,甚至还给武则天的宠臣端过尿盆,大失文人风采,所以很多人都不太喜欢他。

还有一件事情更让你觉得这个人很是“差劲”!“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两句诗很多人都特别熟悉吧,他出自宋之问的外甥刘希夷。当宋之问看到这两句诗时,大加赞赏,就想据为己有,然后奉送给武则天,但外甥不同意,结果就莫名其妙的死亡了。

《全唐诗》中介绍刘希夷死的时候说,有可能是宋之问杀了他。后来的一些书中就干脆很肯定的说就是宋之问害死了刘希夷,这下宋之问的污点一辈子也去不掉了。

宋之问属于初唐诗人,虽然后来名声不怎么样,但有一件事情我们要了解,他曾在陕西蓝田县有一大片园林,被称作辋川别墅,但今天的别墅和辋川别墅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为什么要提这个别墅呢?不仅仅是因为气派,更重要的是他住完之后几十年,诗人王维也曾经在这里住过很长时间。王维后来很多田园诗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传说宋之问在杭州灵隐寺偶遇过骆宾王,具体细节就不得而知了,说到骆宾王小朋友都知道,话说他很小就会作诗,《咏鹅》就是他7岁时所作,这才华可见一斑。

但他一生也非常坎坷,虽然他很有才华,却一直做着不起眼的小官儿,后来好不容易升官了,当上了侍御史。一般人做了大官都会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了话。可他不一样,天生的侠肝义胆,总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那个时候武则天还是皇后,但已经开始干预朝政。

骆宾王从骨子里对这个女人的野心就不喜欢,经常给皇上写一些自己的建议,这其中有一些得罪了武后,这还了得,很快,他莫名其妙的就进了监狱。

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另外三位是王勃,杨炯,卢照邻。他们四位除了超级有才华之外,还有很多共同点。

比如都是“神童”,骆宾王七岁写出《咏鹅》这样流传千古的诗句,而王勃10岁就可以批改史书,据说唐初史学家颜师古注释的《汉书》被小王勃找出来好几处错误。杨炯也是自幼聪明好学,9岁就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卢照邻出身比较优越,从小饱读诗书,也是博学多才之人。

比如四个人在政治上都怀才不遇,王勃做官不顺利,两次被贬。骆宾王,因为一直反对武则天,还坐过监狱。杨炯官职不高,想努力却无人赏识,长期生活在郁闷中。卢照邻好不容易当了官,却因为得罪武三思入狱,患上风疾,生活非常悲惨。

你看,真是没有一个过得舒心的,正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宋之问还有一位诗人好友不得不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你特别熟悉吧,作者陈子昂。

武则天曾经非常欣赏他的文采,把他弄到身边来当右拾遗,拾遗是个官名,就是帮助皇帝拾缺补漏。杜甫也曾担任过左拾遗,所以杜甫也被称作“杜拾遗”,陈子昂被人称作“陈拾遗”。

如果事情到此而止,那陈子昂就“得意”了,然而事情远不止这样,因为他性格比较直率,经常给皇帝进谏,因而得罪了一批人,被人孤立也是顺理成章的。

42岁那年,陈子昂就遭人陷害去世了。真是天妒英才呀!

好了,这篇就就此搁笔,下一篇接着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蓝田县   诗人   诗圣   初唐   孙子   友谊   杜甫   李白   唐朝   文人   监狱   公元   爷爷   皇帝   别墅   父亲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