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全球史》:明清时期的父权社会

以历代中央集权的帝国为基础,明清两代构建了政府结构,成功地实现了恢复和保持中国传统的目标。他们还力图保留传统的等级制度和父权制度。

道德家们将中国人描绘为一个大家庭,他们的家庭价值观念延伸到社会领域,例如,子女的孝道不仅仅指孩子对他们父亲的责任,还包括臣子对皇帝的忠诚。像朝廷一样,家庭也是等级森严、父权至上和专断独裁的。

父亲是一家之主,并且将家庭的领导地位传给长子。国家将对祖先的崇敬作为儒家礼教的内容加以推广,通过在正式的家族仪式中礼敬男性世系来加强族长的权威。

子女的孝道是家庭价值的基石。子女有义务让父母愉快和幸福,并且最重要的是,在他们晚年时尽赡养义务。

在社会意义上,中国家庭联结成一些父系血缘群体,如宗族。一个宗族有时会有上千人,成员来自各个社会阶层,但是士绅阶层的成员通常主宰着他所在的宗族。

宗族承担着超出基本家庭所能承担的责任,如维持地方秩序、统筹地方经济以及福利救济储备等。由宗族支持的教育给了贫穷却很有前途的亲戚们在科举考试中获得成功的机会。

这种慈善背后的主要动机是既利他,又团体自利。一人当官会给整个宗族带来荣耀和兴旺,所以教育支持是一项非常明智的投资。最后,利用宗族作为一个传播途径,士绅领导者们将儒家价值灌输给族中各个阶层。

(齐格勒《新全球史》读书笔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父权   儒家   士绅   专断   世系   宗族   孝道   明清   阶层   子女   时期   父亲   成员   等级   价值   制度   家庭   社会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