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道功能紊乱,要警惕肠易激综合征

小儿的胃肠道是娇嫩又敏感的,肠道功能紊乱是儿科门诊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症状反复发作,而肠易激综合征是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之一。

小儿肠道功能紊乱,要警惕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部不适或疼痛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主要因为:

1.肠道动力紊乱 在所有 IBS 症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这种腹痛往往可在便后缓解,伴解松软大便、排便次数增多等症状。

小儿肠道功能紊乱,要警惕肠易激综合征

2.内脏感觉异常 内脏过敏是多种功能性胃肠疾病的重要发病因素。肠易激综合征患儿还经常诉说一些结肠外症状,比如后背痛、恶心、早饱、尿频、尿急等。

3.炎症和免疫机制 炎症显著影响肠道平滑肌和神经的功能,胃肠道炎症也会导致内脏痛觉敏感。

4.胃肠激素 胃肠激素可以直接作用于胃肠道感觉神经末梢或平滑肌细胞的相应受体调节胃肠道感觉和运动。此外,胃肠肽在中枢神经系统也能够影响胃肠运动。

5.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与胃肠道生理功能间通过脑—肠轴而互相影响。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会影响 IBS 患儿的结肠动力,而且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患儿对心理—社会因素的动力反应性较高。反之,动力紊乱也会影响心理状态。

小儿肠道功能紊乱,要警惕肠易激综合征

IBS 症状个体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

1.腹痛 腹痛多出现在餐后、排便前或冷饮之 后。腹痛可发生于全腹部任何部位,多发于脐周、下腹部,多为阵痛,也可表现为痉挛性或绞痛。而便后腹痛往往可以明显缓解。也可伴有腹胀、恶心、面色苍白或疲乏等症状。

2.腹泻或便秘 腹泻发生时,患儿每日大便次数增多,可伴有大便不成形,甚至稀便或水样便。严重时出现里急后重。大便多在餐后,而一般不发生于夜间睡眠时。便秘发生时,患儿大便频率显著减少,可伴有大便困难、大便干结,甚至如羊粪状。患儿的便秘或腹泻症状多为慢性、间歇性发作,部分患儿可表现为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

3.肠外症状 可有广泛平滑肌功能异常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表现,如非心源性胸痛、纤维肌痛综合征、消化不良症状、腰背痛、排尿困难、头痛、乏力、多汗、潮红等。

在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上,没有药物能根治该病,但可以通过综合治疗改善症状。

1.饮食治疗

不当饮食习惯会诱发 IBS 症状的发生,如不吃早餐,较少食用水果或蔬菜等会引起便秘,咖啡因、乙醇及人工甜味剂,过量进食可能引起腹泻。过量进食高纤维素食物也可能会引起腹泻。某些患儿饮用牛奶及其他乳制品也会引起腹泻。

部分患儿在进食后会发生腹痛或有排便感。建议患儿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高脂类食物,饮食过快会加剧胃结肠反射,应细嚼慢咽。同时亦应避免过量蔬菜如卷心菜、豌豆等会在结肠内发酵,引起胃肠胀气。

2.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多用于对症治疗。

(1)纤维素制剂:纤维素制剂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有一定疗效。提倡天然高纤维饮食,逐渐加量以减少肠胀气发生的可能。患儿可根据粪便性状决定进食量。

(2)调节肠道转运为主的药物: 匹维溴铵通过消除肠平滑肌的高反应性,从而缓解 IBS 患儿的腹痛、腹泻、便秘,特别是交替出现的腹泻和便秘症状。奥替溴铵对改善患儿腹痛、腹胀,提高痛阈方面效果较好。替加色罗临床应用可有效缓解患儿腹部疼痛、不适、腹胀、便秘等症状。

(3)肠道微生态制剂:部分肠易激综合征患儿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微生态制剂可调节肠道菌群。

(4)抗抑郁药:对存在抑郁症状的肠易激综合征患儿应试用抗抑郁药,这不仅能提高患儿的情绪,还能帮助改善肠道症状。

3.非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是对患儿潜在心理矛盾及情绪障碍导致症状的治疗手段。心理治疗主要是使患儿缓解紧张及情绪问题。

治疗目标在于给予有效的安慰,缓解或减轻相应症状。尽管肠易激综合征带来诸多不适症状,但是这并非是致命的严重疾病。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肠易激综合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肠道   综合征   平滑肌   结肠   纤维素   炎症   胃肠   制剂   大便   小儿   症状   胃肠道   因素   发生   功能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