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小儿腹痛?

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发生于从新生儿到青春期各个年龄段。引起腹痛的病因多种多样,同一疾病可以表现不同的腹痛,不同的疾病也可表现类似的腹痛。

腹痛几乎涉及各科疾病。既可以是腹内脏器病变,也可以是腹外病变;可以是器质性的,也可以是功能性的;可以是内科疾患,也可以是外科疾患,甚至最初为内科疾患,以后病情发展而以外科情况为主。 小儿腹痛引起的原因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 在治疗方法上,有些腹痛急需手术,有些腹痛则不需要手术;有些腹痛最初保守治疗,之后需手术治疗。急需手术治疗者,若误诊、漏诊延误手术则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反之不需要手术者,施行不必要的手术,则不但增加病人痛苦,甚或加重病情。

一.如何区分小儿腹痛

1.从年龄看腹痛:

3岁以下儿童腹痛多见肠套叠、小婴儿肠绞痛、嵌顿性疝、 婴儿肠胀气 以及肠道感染。

而急性阑尾炎、胃肠道感染、肠寄生虫病、肠系膜淋巴结炎、胆道蛔虫病、大叶性肺炎、腹型癫痫,过敏性紫癜等以年长儿为多见。

2.从疼痛特点看腹痛:

发病急骤或阵发性加剧者常为外科性疾病,如急性阑尾炎、绞窄性肠梗阻、肠套叠及疝嵌顿等,特点是持续性绞痛,局部压痛明显,有腹肌紧张;发病缓慢而疼痛持续者常为内科性疾病,如肠蛔虫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特点为发作性钝痛,反复发作、局部压痛不明显、腹部柔软。但要注意有时同一疾病的慢性腹痛和急性腹痛在不同阶段其疼痛特点可以互相转换。

3.从大便性状看腹痛:

 几天无大便伴腹胀者,可能是肠梗阻。

 便脓血尤其在夏秋季节当注意是痢疾等。

 秋冬季一岁内的宝宝大便呈蛋花汤样或者水样便,伴呕吐,多是轮状病毒性肠炎。

4.看症状:腹痛时,是不是伴有发烧、呕吐等症状。

 (1)注意腹痛与发热的关系:先发热,后腹痛多为内科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引起的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反之先腹痛,后发热多为外科疾病,如急性阑尾炎、继发性腹膜炎等。

 (2)伴恶心呕吐的多是消化道的病变;伴随咳嗽、发热的要注意呼吸道疾病而导致的腹痛,如下叶肺炎所引起的牵涉痛。

 (3)有皮肤出血点、瘀斑有助于败血症、紫癜等引起腹痛。

 (4)阵发性腹痛伴有频繁呕吐,明显腹胀,不排气及不排粪者提示肠梗阻。

 (5)腹痛剧烈不敢翻动体位且拒按者,常提示腹膜炎等。

(6)看表情:如果孩子的脸色很不好,出一身的汗,肚子痛到抱着肚子弯着腰,不想动,应及早去医院诊治。如果孩子精神好还能活蹦乱跳的,那基本没什么大的问题。

二. 小儿腹痛常见的原因

 1.消化不良

  这种疼痛常一阵阵发作,没有腹肌紧张,肚子摸着是软的。大都伴有舌苔厚腻、不想吃饭等症状。

 2.肠痉挛症

 有些婴幼儿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紊乱,肠管蠕动失去正常节律,肠壁肌肉就会发生痉挛,导致肠绞痛,有时伴有恶心和呕吐。

3.肠道蛔虫症

 疼痛部位不固定,同时伴有消瘦、营养不良和贫血等症状。当蛔虫进入胆道时,会出现右上腹肋沿下剧烈绞痛,面色苍白,甚至休克。

4.结肠过敏

 腹痛是在食用奶制品,或是食用肉蛋类、鱼虾等食物后发生考虑为过敏性腹痛,暴饮暴食或者过食冷饮,也可小儿腹痛。

5.便秘

 由于气体及粪块所致的近端结肠扩张,诱发阵发性腹痛。大便经常3~5天,甚至多天才解一次。

6.上呼吸道感染

 感染后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关。

 胃肠型感冒,腹痛、腹泻、呕吐。

7.急性阑尾炎 持续性绞痛,局部压痛明显,有腹肌紧张;

8.嵌顿疝 有疝气的病史。

9.肠套叠 多见于年幼,由于被套入的肠子血液供应受到阻碍,引起疼痛,时间久了发生坏死。

10.过敏牲紫癜 腹型紫癜

11.胃肠生长痛 多见于3—12岁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疼痛可很快缓解,缓解后儿童的精神状态、饮食玩乐恢复如常。

三.不明原因腹痛如何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液和大小便常规检查,有时可提供有诊断价值的资料如血红蛋白及红细胞逐渐下降,须警惕内出血的存在。白细胞总数升高常提示炎症性病变。观察粪便性质有助于肠道感染和肠套叠的诊断。尿内有较多红细胞或脓细胞提示尿路感染。必要时需检测血和尿的胰淀粉酶等。

2.X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肺、胸膜及心脏病变。腹部透视和摄片检查,如发现膈下游离气体,提示胃肠穿孔;肠内有梯形液体平面,肠腔内充气较多,提示肠梗阻。若疑及肠套叠可作空气灌肠以协助诊断和复位治疗,但疑有内脏穿孔者禁用。疑有尿路病变可摄腹部平片或作静脉肾盂造影。

3.B型超声 疑有胆石症、肝脓肿、膈下脓肿时作腹部B型超声检查。

4.诊断性腹腔穿刺:对内出血、腹膜炎、胰性腹水及腹腔脓肿等行诊断性腹腔穿刺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5.手术探查:对于经上述措施诊断仍不能确定,内科治疗不见好转而病情转危的紧急情况下,为挽救病员生命应考虑剖腹探查。

△有些腹痛不用治疗,只需观察。

1.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肚子疼,多数是功能性,呈阵发性发作,可以自行缓解,常常由于着凉或者饮食不当引起。一般可以采用下腹部热敷和顺时针方向按摩可以缓解,也可以口服解痉挛的药物。

2.消化不良便秘等等引起的腹痛,可以通便,通便之后腹痛就能有一定的缓解。同时,可以加用益生菌来调节肠道的功能。

3.阵发性脐周疼痛,有的时候也提示有可能存在寄生虫感染,需要进行驱虫治疗。

4.还有一部分脐周疼呈阵发性,精神状态比较好,有可能是生长痛,不用做特殊处理。

△有些腹痛需要内科保守治疗。

1.腹内疾病:急性胃炎、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痉挛性绞痛、肠及胆道蛔虫症、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坏死性肠炎、病毒性肝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各种胰腺炎、各种腹膜炎、肝脓肿、膈下脓肿、尿路感染,细菌性痢疾等。

2.腹外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胸膜炎)、心血管疾病(急性心力衰竭、心包炎、心肌炎)、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紫瘢、荨麻疹、哮喘)、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痛、腹型癫痫)、代谢性疾病(低血糖症、尿毒症、卟啉病)、传染病(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及败血症、带状疱疹、铅中毒等。

△有些腹痛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持续性腹痛不能缓解,小儿精神状态不好,或发病急骤、阵发性加剧者,特别需要注意外科情况。如急性阑尾炎、绞窄性肠梗阻、肠套叠、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肠系膜动脉栓塞、急性肠扭转、回肠憩室炎并发穿孔,嵌顿性腹股沟疝、泌尿道结石、肾盂积水、肝破裂、脾破裂、卵巢囊肿扭转、睾丸蒂扭转、髂窝脓肿、腹膜炎、腹部创伤等,常需手术治疗。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小儿   肠套叠   肠系膜   阵发性   肠梗阻   脓肿   紫癜   阑尾炎   蛔虫   内科   腹部   外科   疼痛   提示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