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讲述:身心修养,才是教育的根本

曾子受孔子的教导,著了一本书叫《大学》,你们都读过的。


大学是大人之学、成人之学,就是讲身心修养,这就是中国教育的基本。


我常说我们这一百年来,教育没有方向也没有目的,究竟想把我们的孩子教成什么样子?没有一个方向、没有一个目标,方法也有问题,所以我们要重新思考。


南怀瑾老师讲述:身心修养,才是教育的根本


像《大学》这一篇,就确定了中国教育的目的和方法。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就是教做人。


做人从什么开始?从心性修养开始,作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纲要,明德、亲民、至善,古人叫“三纲”。


下面修养的程度有七个阶段,“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个“定”不是讲静坐,不必盘腿,随时站在那里也好,坐在那里也好,在生活行住坐卧四个形态之间,就是修养心性的定。


南怀瑾老师讲述:身心修养,才是教育的根本


“知止而后有定”,知止、有定之后呢?“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才能发生智慧,“虑”是自己内在的智慧,“虑而后能得”,得到什么?得到“明德”了,大彻大悟,见到生命的本来面目,曾子把这种心性修养的成就称为“明德”。


所以《大学》里头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七个阶段就是学问修养的程序。……


跟着三纲还有八目,就是八个方向。


怎么样能够达到打坐功夫的境界,达到圣人的学问和修养的程度呢?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叫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大项目、大方向的外用之学。……


什么叫格物呢?不被外界的物质所引诱牵引,叫格物。


我们的知性很容易被外界的东西所引诱的,譬如我们的身体,打起坐来酸痛、难受,身体也是个外界的物啊!……


“物格而后知至”,把一切外物的引诱推开,我们那个知性本来存在的嘛。


南怀瑾老师讲述:身心修养,才是教育的根本


你打起坐来,知性很清楚,不要另外找个知性.所以先把这个知性认清楚了,再讲打坐。


为什么要打坐呢?知性要打坐,我想打坐;为什么来学这个呢?因为我追求一个东西。这样一来你已经上当,被物格了,不是你格物,是物格你,把你格起来了。


所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把一切的感觉、外境都推开,你那个知性清清楚楚在这里,姑且可以叫做像一个得定的境界了。


“知止而后有定”,这时候,你那个知道一念清净的,就是知性,一念清净就是意诚,念念清净,知性随时清清明明,不被身体障碍所困扰,不被外面一切境界所困扰,也不被自己的妄想纷飞所困扰;“意诚而后心正”,什么都不要,这个就是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这样我们身体的病痛、障凝、衰老,慢慢就会转变过来。转变过来以后,打坐起来当然有反应,但如果拚命只管身体的反应,就没有格物,又被物格了。


这样听懂了吗?“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这些都是工夫啊。要修多少时间呢?不一定的。


南怀瑾老师讲述:身心修养,才是教育的根本


“身修而后家齐”,这个明天再讲,里面包括大家怎么教孩子。


修身,正心,诚意,后世的儒家称之为天人之道,天人合一。现在,我给大家讲我们中国文化本有的儒家的道理。


我几十年都懒得讲,因为几十年来大家忘了根本,只喜欢看我写的那些佛经之类的书。


我那些书不是弘扬佛法,讲佛经也不是弘扬佛法,是叫大家不要迷信,这一套我们自己本来就有的,是大家没有搞清楚。


中国文化讲修身养性,是身和心两个方面。


静坐修心是一方面,这个要有一定的功夫才能做到;一般做不到修心的,就必须起来应用。


所以这一次我们实验学校的郭校长,与教少林功夫的王老师配合,教大家易筋经。什么道理啊?就是修身。


身的方面是合理的运动,不是强烈的,强烈运动有时候伤身体,譬如西洋的运动,跑步,跳高,打球啊,有时候比较剧烈。


像中国少林武当这套内养的功夫,是修身的道理。


南怀瑾老师讲述:身心修养,才是教育的根本

所以有一句话“动以修身”,运动是在修身;“静以修心”,打坐是修心;“身心两健”,身体健康了,心理也健康了;“动静相因”,动是静的因,静也是动的因,动静互相为因果。


今天我们反省下来,要回转来走自己文化的旧路,就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


给大家的这一篇是孔子传给学生曾子记下来的《大学》,是四书五经之一。


我们当年受教育,八九岁就读这几部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都是讲内圣外用的修养之学。


前面先给大家提一点知性,至於你身体的障碍,坐起来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对不起,要注意了!大家到了中年,身体都有问题,同我一样衰老了。


小孩子年轻,身体障碍小,但心理躁动不安静;人到中年,心想安定,但身体已经不答应了。


为什么不答应呢?因为大家玩了那么多年,吃喝玩乐,坏事也做得不少,好事却做得不多啊,是该受一点果报了,所以会痛一下,酸一下。


那就赶快做运动,再求静坐。


先介绍《大学》这一段,大家回去要多读《原本大学微言》。


找我的多半是看佛经的,这一本《原本大学微言》出版以后,没有人提出来向我讨论,出书到现在几十年了,没有一个人问过我,你就可想而知了。


这是文化的根本啊,很可怜吧!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南怀瑾老师讲述:身心修养,才是教育的根本


南怀瑾老师讲述:身心修养,才是教育的根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正心   明德   修养   儒家   孔子   微言   目的   后身   心性   佛经   知性   清净   外界   身心   身体   老师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