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越“能干”越容易养出无能的孩子: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不久前看到一则新闻,某位少年一直以来是老师眼中的天才学生,同学眼中的学霸同学,在家里却是连鞋带都要大人帮忙系的“巨婴”,不会叠被子叠衣服,不会收拾房间,他的房间堪比垃圾堆。

深挖其中的原因,就是家长认为“孩子最重要的是学习”,除了学习家长不让他去关心任何琐事,包括与他人交往。慢慢的随着孩子的长大,家里人“纵容”的弊端慢慢的显现出来,如果没有家人陪伴他无法像平常人一样生活,性格更是孤僻,除了读书什么都不懂,身边几乎没有朋友。

小编将新闻分享到宝妈群,一部分宝妈在声讨家长的不合格,一部分宝妈则在反思,自己在带娃的过程中是不是也有些操心过多了。

其实,在带娃的过程中,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家长需要适当的“示弱”。因为,太“能干”的父母往往容易养出无能的孩子。

父母越“能干”越容易养出无能的孩子: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今天这篇好文分享给各位宝妈,相信看完之后,你就知道父母如何做,才能培养出一位独立又优秀的孩子了。

尚瑞君

亲子专栏作者,曾出版《优雅教养:倾听、陪伴、爱,教你解读孩子的心》一书,陪你养成亲子之间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教养变得优雅又有效率。让我们用爱与耐心去发掘孩子的亮点,协助孩子发出生命中的光彩。


孩子愈大,父母愈要弱化自己的能力;

愈能干,愈容易养出无能的孩子,

放手让孩子长大


过度代劳是现代父母很大的通病与盲点。

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比孩子能干,做事快又有效,往往急着帮孩子把事情做好,却没想到这份爱不是爱,而是妨碍与伤害。

妨碍孩子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学习与成长,伤害孩子建立自信心与尊重他人的能力。

那一天,读小五的幼子一放学回来就说:“妈妈,学校列印奖状的速度好快唷!”

我问:“发生了什么事?”

他说:“今天早上,我拿到小学士的奖状。但是发现我的名字打错了!”

我问:“那你怎么处理?”

他回:“我拿去给老师看,老师要我去教务处找XX老师。”

我问:“后来呢?”

他回:“后来我到教务处,XX老师不在位子上。”

我问:“那你怎么办?”

他回:“有一个老师就问我有什么事?我说我的奖状名字打错了,那老师给了我一节胶带,他说把你正确的名字写在胶带上。然后,下午我就拿到名字正确的奖状了!”

我说:“弟弟很棒唷!事情处理得很好!”

长子读小一时,学期结束的那一天,他带回几张奖状。但有一张名字打错了,长子也没发现。我联络了导师,导师又联络了教学组长。兜兜转转几日,才拿到了名字正确的奖状。

然后,我就告诉孩子:“以后拿到奖状,一定要先看名字正不正确。”

父母越“能干”越容易养出无能的孩子: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只有在孩子婴幼儿时期,我们要做孩子可以完全放心信任与倚靠的靠山。当孩子开始具有口语表达能力,就要慢慢地放权,引导孩子为自己的口语和行为做决定、负责任。这样他才会去思考与判断,学习做事,并且负起责任。

孩子开始会绑鞋带,不管他的蝴蝶结绑得多丑,我都会等他自己绑完。在陪伴与引导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等待是必须的。

你的等待,不只是让孩子能为自己能处理的事负责,更是让他学会了尊重与耐烦。

尊重他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那份相信与尊重,会让孩子学得了尊重与自重。耐住学习过程的烦躁与不安,同时提升专注与精巧度。父母因为急而过度代劳,会让孩子更耐不住烦也无法专注学习。

父母越“能干”越容易养出无能的孩子: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隔天要月考,两兄弟都很热血的在玩平板电脑。我说:“你们不用复习功课吗?”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妈妈,在学校我们都一直在复习啊!”我说:“好,那记得九点半要睡觉。”叮咛过后就不要做唠叨的父母。

临睡前,幼子突然说:“妈妈,我今天回家都没有复习,如果月考考不好,怎么办?”我说:“考不好,是你心痛又不是我心痛!”他笑着说:“妈妈,您的心好狠啊!考不好,我的心真的会痛耶!”我也笑着回:“妈妈的心才不狠,妈妈最温柔了!因为读书和考试,都是你自己的事啊!”幼子说:“妈妈,明天早一点叫我起床,我还是复习一下好了。”

每次月考,他们都自己复习功课。如果他们请求我一起陪他们复习功课,我会欣然答应。但是我从不主动要陪他们复习功课,顶多会说:“有需要妈妈帮忙时,可以跟妈妈说。”因为这关乎到,孩子是否具有主动学习的热忱。

如果孩子提出一起复习功课的请求,我们一定要积极与热情的回应,让孩子知道,父母是支持他们与陪伴他们作战的。但是,如果是你主动要求陪伴他们复习功课,这就可能会变成是你要他们读书,他们会觉得,读书都是为了父母。

看着结果好像都是父母陪着孩子一起在复习功课,但是一个是孩子要求,一个是父母要求,那在孩子的心境上,是投下不一样的炸弹的,那炸弹所产生的火花与涟漪,也相去甚远。一个感受到的是父母温柔陪伴的爱,另一个却可能会觉得,自己是被父母权威所绑架的可怜虫。
父母要努力的是,陪孩子打开那个愿意为生命而努力与学习的开关。

父母越“能干”越容易养出无能的孩子: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从小,父亲也只跟我说念过的书,都会是自己的知识,别人抢不走也偷不走。他从来不强迫我们念书,是我们自己有兴趣读书。所以,我也只告诉孩子,人类会强过其他物种,就因为发明了文字,记录了知识,让智慧可以代代相传,愈传愈厉害。做为人类,如果没有在文字书籍中,大量的吸收知识,真是辜负了生而为人的幸运。

因为从小带领着孩子阅读,慢慢的孩子就会习惯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

父母的身教往往比言教更具有耳濡目染的效果。

不插手孩子的学习。但要从旁观察并告诉孩子需要帮忙时,可以跟父母开口。

孩子对学习有正确的认知与态度,才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该负的责任。孩子自己有能力完成的事,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做。千万不要让孩子以为,他在家只要负责读书就好。读书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孩子要学会的是,要如何好好的品味生活,为自己以后可以独立生活,负起责任。在日后回馈,这个供养他成长的社会。

父母越“能干”越容易养出无能的孩子: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不要做帮孩子事事包办的能干父母,孩子愈大,父母愈要弱化自己的能力,让孩子去尝试。特别是现在科技无国界,孩子学习知识与能力的方式,已经跳脱出我们的有限知识,只有放手让孩子多尝试,孩子才可以放心的前进。

父母愈能干,往往愈容易养出无能的孩子。不要让自以为是的爱,成了耽误孩子成长脚步的阻碍,让孩子为自己该做的事,勇敢而自重的承担起责任与后果,这是父母在教养的路上,最情深的祈愿与祝福。

只要放手让孩子多学习,相信你的孩子,也会慢慢地愈来愈成熟与懂事。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幼儿园一入园老师就会教给孩子们的,也是很多家长会要求孩子去做到的。

但有时,作为家长,我们总会不自觉的替孩子做了很多事。

幼儿园布置的手工作业,通常都是孩子在一边观看,老母亲忙得一身大汗。每次娃买回来的乐高积木模型,都是小编废掉十个手指甲后完成的......

不做“包办式”家长,保持多一点的信心与耐心,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吧,相信我们都会收获到满满的惊喜。

父母越“能干”越容易养出无能的孩子: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能干   父母   孩子   幼子   奖状   教养   无能   功课   家长   事情   正确   名字   能力   妈妈   老师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