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炼孩子的自我调适能力

今天儿子和邻居小朋友玩拼插玩具,一直玩到晚上10点才结束。后来儿子发现玩具少了一个小人还有配件。然后就从沙发上找到沙发下,从客厅找到餐厅、地台,从茶几上找到茶几下,从玩具箱找到犄角旮旯,找了一个多小时,依然没找到。儿子很生气,很伤心,扬言绝不放弃(已经接近0点了),会一直寻找,无论多么晚。老婆则一直小心翼翼地陪着,劝着,安慰着。所说的话无非是肯定能找到,跑不出屋子,明天再找吧,今天太晚了,实在不行再买一个,来回重复,不厌其烦。

我心里说不出的烦躁,但努力控制着情绪不发作。我也不能肯定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对不对。我是不认同的。老婆这样做,反而会鼓励孩子继续坚持寻找,因为妈妈会一直陪着,无论几点、多晚;遇到困难,妈妈会帮忙,无论任何问题,我都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我只要不开心,不高兴,烦气,妈妈就担心,就会迁就我让着我。

我觉得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孩子独立面对和处理困难挫折、复杂问题的能力严重缺失。因为我们根本没有给他机会,让他独自去面对和处理。对他的担心可以有,必要的劝说也可以有。但不能无限扩张我们的关心、爱心,这样只会压抑孩子的潜能,剥夺了本应属于他自己去面对和处理困难挫折这样的锻炼机会。长此以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助长孩子娇惯、任性、依赖和对家人强硬对他人软弱的性格,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那应该怎样做呢?应该坚定的告诉他,既然找不到就先不找了(学会舍得、放弃),已经很晚了,明天再说(时间观念)。然后,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或者去别的房间躲起来,和孩子脱离接触。让他自己去努力寻找,一直到死心或者困到直接睡下。这种挫折锻炼,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我觉得父母应该学会适时脱离接触,让孩子独立地思考和面对困难挫折,而不是一味劝说安慰。这样才能锻炼孩子强大的自我调适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能力   孩子   犄角   长此以往   茶几   挫折   困难   儿子   担心   明天   玩具   自我   努力   老婆   妈妈   机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