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去性别化养育”才能让孩子更优秀!

我小时候,父母一直教导:女孩一定要斯文,要沉静,要内敛,不可以大声说话、大声笑,总之,女孩要有个女孩样。

我生了儿子后,父母每次见到这个孙子都各种喜欢,而夸的最多的就是“这孩子,从长相、气质、说话,各方面都很像男孩子”。

这是一种很传统的育儿观,即:性别化养育,女孩要像女孩,男孩要像男孩。

拥戴此类育儿理念的著名金句有: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男孩放养女孩圈养……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去性别化养育”才能让孩子更优秀!

但随着现代社会,对男孩、女孩成年后要承担的责任越来越趋同,于是慢慢地,一种新的育儿理念开始深入年轻父母的心——去性别化养育,也称之为“中性化养育”。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在他的著作《游戏力》中说:女孩小时候若是沉浸在女孩子气的游戏中,长大后,在数学和自然科学上的成绩会低于其他女孩,男孩也一样,如果男孩只玩男孩的游戏,那么对文科、艺术类的学习也会有影响。

因此,只有去性别化养育才能让孩子更优秀。

具体来说: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去性别化养育”才能让孩子更优秀!

去性别化并非不认同男女生理区别,而是在养育过称中没有太多性别设限,去掉尽可能多的性别标签,更包容,更尊重孩子的天性。

而传统的性别化教育方式,则会冲这个男孩吼“别焉了吧唧的,拿出男子汉样子来!”

而传统的性别化教育方式,会一刀切,认为“女汉子”就是粗线条、没教养的表现。

在《爸爸去哪儿1》中,田亮的女儿就是一枚“女汉子”,做节目时,全程都在奔跑,连田亮的体力都跟不上她。

但田亮一点没有指责她,也没有强行要求孩子保持安静,而是引导她将无限的体力、精力花在助人为乐,以及专业训练上。

如今,这个可爱的小女生已经9岁了,她仍在奔跑,并已连续2次摘得世界田径赛的奖牌。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去性别化养育”才能让孩子更优秀!

或许有人会说:男孩不像男孩,女孩不像女孩,成何体统!

可是,“体统”究竟是什么?是别人的观感,世俗的压力,父母的理念,刻板的认知,还是你自己真正想要的?

只有摘掉“性别”在人们思维中的固有标签,才能培养出一个了解自己,爱自己的人。

.

—End—


处处有心,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心理学会会员,对儿童及青少年、家庭、婚姻方面的心理咨询有长达10年的工作经验。

微信公众号:处处有心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我的文章,转载请私信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田径赛   性别   体统   谦和   心理学家   汉子   体力   大声   小时候   气质   理念   父母   男孩   传统   优秀   儿童   孩子   女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