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道德:群体道德和个体道德的“相互宝”

如果我们要重建道德,必须了解一下,这个道德之网,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道德之网的建立,支点是一个个独立的,脆弱的,渺小至微的个体。

如果我们现在有14亿人口,这14亿个人,就构成了整个道德之网的支点。你,和我,你们和我们,一个不能少,共同构建了一张无比巨大的网络,也就是社会道德之网。

所以,个体,这个最微小,最脆弱,最不堪一击的个体,恰恰是这个道德之网的组建因子。

个体,必须受到保护。这非常重要。


重建道德:群体道德和个体道德的“相互宝”

因为这个道德之网的支点,是从个体出发。如果个体受不得保护,那么群体的道德之网,就会被实际架空。

这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一个社会每天都在讲道德,而现实道德却一步步败坏,父杀子,夫杀妻,儿子杀母亲,病人杀医生,学生告老师……

因为个体道德得不到保护,群体道德就会被架空。

这也是很多粉丝质疑我,洗剪吹事件看你三观很正,为什么要替渣男霍一再辩护……

因为这个事件太鲜明,就是群体道德碾压个体道德的一个案例。

在群体道德和个体道德关系中,我们要强调的是个体道德。个体道德必须得到保护,群体道德才有意义。

而且,个体道德真正建立起来,群体道德才真正意义上建立起来了。

个体道德不仅是群体道德的支点,还是群体道德出发的原点。

重建道德:群体道德和个体道德的“相互宝”

如果我们的社会有一张道德之网,这个道德之网出现了问题,出现了漏洞,我们怎么去补漏?

高高在上喊一喊口号,不疼不痒发两句议论,无脑,无逻辑网民再用肆意侮辱人,辱骂人的方式完成一次痛打狂嗨,从中获取一些虚幻的权利欲望,社会就风清气正,民风淳朴,人人向善了?

以恶惩恶,结果只会更恶。

以侮辱人,践踏人为手段的惩恶,会让这个社会到处充满戾气和低劣。

从来没有一种道德,是用来伤害别人的。道德就是道德,是顺应天道来拯救人际关系的,道德的高尚之处,正在于此。

最终让我们的社会,没有道德。

重建道德:群体道德和个体道德的“相互宝”

在陈妹妹作文晒出来之后,立刻引起网络舆论一场大风云。人们没有时间思考这是一种什么问题,没有时间去等待个体辩驳,急不可待,争先恐后,掀起一场铺天盖地的声讨大浪……

这就是群体道德对个体道德的碾压。

试问,哪个个体能够经得起这样的狂风骤雨?

当一个个体道德被毁灭的时候,同时毁灭的,就是这个道德之网的支点。

整个社会呈现出无序,无脑,无逻辑,戾气横行,污言乱语肆虐的道德溃败。

重建道德:群体道德和个体道德的“相互宝”

所以,当群体道德去集体碾压一个个体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站出来说“不”!

保护个体,是我们道德之网的最重要的原则。

社会道德对个体负有保护的责任。

即使是对于“不道德”的个体,这种原则同样适用。


重建道德:群体道德和个体道德的“相互宝”

在群体道德对个体道德进行保护的同时,还要有一种责任,就是对个体道德的建设问题。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道德去塑造这个群体?这个道德的基础内涵,一定是理性的,普遍的,恒久的,如同日月星辰一般亘古存在。

这个道德原则一定深藏在民众心中,为人们熟知并默认,自觉奉行。

这个道德原则也一定是光辉灿烂的,只要我们说出来,就两眼放光,感到骄傲。让听到我们道德原则的人,感到震惊,感到意外,感到敬仰。

感叹这个东方的古老民族,的确有着非同寻常的华章礼仪,文明高度。

这就是文化自信。

这个道德内涵是什么,五个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群体   个体   道德   光辉灿烂   急不可待   支点   侮辱   内涵   逻辑   原则   事件   戾气   时间   社会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