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何处无芳草

旧党执政的时候,苏轼依旧不愿随波逐流;高太后去世,新党再度执政,悲催的苏轼也再度被打压,哲宗绍圣元年(1094)被贬惠州(今广东惠州),依旧是“不得签署公事”。

这几乎就是把这个不受欢迎的人再度流放了。车马绝迹的“惠州”,是宋人心目里的海角天涯。

据《冷斋夜话》,苏轼妾王朝云在惠州贬所曾唱《蝶恋花·春景》,苏轼惠州时期的诗文,也常用“天涯”一词,以此推断,《蝶恋花·春景》写于此时。

已经五十八岁的苏轼自己也没有想到,三年之后他还会再贬,度海到荒凉之地儋州(今海南),让他写出“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的诗句。但贬谪已是人生常态,对于这位旷达磊落、通脱透彻的诗人,纵浪大化中,不管到哪里,都只剩下放歌吟啸、造福苍生了。

天涯何处无芳草

《蝶恋花·春景》写的是暮春的感伤情怀。暮春伤情是乐府诗里的常见题材,表达女子迟暮、士人不遇这样的哀婉之情,苏轼的“暮春伤情”也由此而起,表达人生暮年、空自叹嗟的哀伤。

这首词上半阕写晚春之景:“花褪残红青杏小”,残红已落,杏子已结,正是残春将去。“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燕子在人家屋舍上空飞旋,家家户户,都有绿水环绕。这正是惠州这个地方不同于他处的景致。

“枝上柳绵吹又少”,表示又一年的春尽,也是人生又一年的叹嗟;“天涯何处无芳草”,春到人间,不论天涯海角,处处可见芳草重新焕发。天涯沦落之人,却不能不感叹岁月将暮。这是“芳草年年绿,人事不常有”的叹惋。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诗人行走路上,听到人家笑语声。这是“别人家”的快乐,是惠州人“怡然无忧”的快乐,感染得诗人也驻足倾听,得到暂时欢娱。

然而没多久,“笑渐不闻声渐悄”,留给诗人的,是更大的空落。“多情却被无情恼”,多情的人,正是身在天涯、叹惋天命人生的诗人,多坎多壈的人生,人到暮年的感叹,“无情”的人,是生命简单,“不识不知”的普通人。越是“多情”,越是经历更多的忧患。“多情人”的烦恼,岂是“无情”人能够理解、参透的?

我们都知道苏轼是旷达超越、磊落洒脱之人。那只是超越人生、摆脱痛苦的一种态度。人到暮年、沦落天涯的苏轼,也会有人生的忧愁,岁月的叹嗟,《蝶恋花·春景》表达的,正是诗人在晚春之时、天涯之角,触发的悲凉、沧桑的生命感慨。

天涯何处无芳草

蝶恋花 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褪(tuì):萎谢。悄 (qiǎo):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

残红萎谢青杏小,燕子翻飞绿水绕。枝上柳絮吹又少,春来天涯遍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行人驻足羡人笑。 笑声渐去人多欢,惟有多情更烦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旷达   天涯   晚春   惠州   春景   暮春   暮年   绿水   芳草   秋千   燕子   诗人   多情   无情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