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听话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听话,把牛奶喝了。”

“乖,那有什么好玩的,有这时间好好做两套卷子。”

“你看人家***多懂事,从来不让大人操心。”

“你都多大了,能不能懂点事?”

这些话有没有很熟悉?长久以来,“听话”、“乖”、“懂事”是好孩子的标志,培养出“听话”、“懂事”、“乖巧”的孩子是很多家长努力的方向并深以此为豪,将之视为家庭教育的成功。可是一个过于听话、懂事的孩子,长大后真的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听话的孩子都在经历什么。

1、被否定

一个孩子在商场里看到一件心爱的玩具,眼巴巴地看着,轻轻地摇了摇妈妈的胳膊,妈妈意会,想到这个月房贷还没还,告诉孩子“乖,咱们不要,这个太贵了”。孩子瞬间就哭了,妈妈看着来往的人群一下子就火了:“哭什么哭!”

看似简单的过程,孩子的内心却可能受到极大的震动:一来TA不该要玩具,二来TA不该有情绪;三来TA是不好的。无论是哪种,孩子感受到的都是对TA的否定,TA的需要、情绪、想法是不被允许的。长此以往,孩子会不确定自己真实的感受,进而一味压抑自己真实的情绪、感受和想法,甚至容易产生只有听话才会被父母喜欢的信念,于是讨好、迎合父母及他人的期待,无法形成真实有力量的自我。

2、被控制

去年大火的网剧《隐秘的角落》有一个片断让我记忆犹新,每每想起都暗自惊心。妈妈周春红和主任开房的事情暴露后,母子俩回家,周春红送了一杯热牛奶给朱朝阳。朱朝阳还在生气,并不着急喝。周春红就坐到了儿子床上,说“喝吧,不烫,喝完了早点睡觉,我好洗怀子”。朱朝阳喝得比较慢,周春红一脸狐疑:“有那么烫吗?”然后拿过来自己喝了一下:“这不正好吗?”朱朝阳表示他会自己洗杯子。然后周春红就开始发飙了。朱朝阳不想和妈妈争吵,无奈之下他把牛奶一饮而尽,这是他的妥协。

3、被忽略

记得几年前参加一次妈妈们的聚会,孩子们自己在一边玩,妈妈们聊着家长里短和育儿经。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几次来到妈妈身边,推搡、叫喊妈妈,可陷入热聊的妈妈只是看了一眼就让他自己去找其他小朋友玩。小男孩最终因为解不开拉锁尿了一裤子,哭得撕心裂肺。

家长常常因为忙于自己的事情,希望孩子能更懂事,尽量少防碍自己,会忽略孩子正在经历的事情,甚至因为孩子一再的打扰暴发强烈的情绪,让孩子感到恐惧、不安、羞耻、自责等,却不知孩子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

4、身心残害

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家长会感到自己的权威被挑战了,因此非常气愤甚至暴怒,很多时候家长要么用眼神,要么用言语,要么用情绪,甚至于动手来逼迫孩子就范,要求孩子必须听家长的,大多还要打着“爱的名义”。殊不知,孩子在这样的控制下积攒了多少愤怒、无奈、无力、怨恨、矛盾。我的来访中有很多因为不听话,曾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漫骂、指责、体罚。而这些身体和精神上的虐待让这些成年人一直体会巨大的痛苦,至今无法释怀。

在不断做咨询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曾经过于听话、顺从、懂事的孩子都在咨询室里,要么抑郁焦虑、要么因为讨好让关系一团糟、要么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而更多这样长大的孩子习惯了这样的模式,正在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没有人天生会做父母,学习如何做恰好的父母是必修课。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我们当然要教导孩子遵纪守法,遵守公序良俗,但是真正的爱是尊重孩子,给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相应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龙应台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我想在这样的渐行渐远里,我们并不需要一个过于听话、懂事的孩童,而是一个可以自由去体验、创造生命的灵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惊心   听话   拉锁   孩子   小路   懂事   牛奶   情绪   想法   无奈   家长   事情   父母   真实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