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闭症孩子学习手语来交流会怎样?

我很高兴你带着这个疑问打开这篇文章。当提到视觉策略时,专家们都会说好几种视觉沟通策略,其中就包括手语。毕竟,手语是视觉性的嘛。

那什么是手语呢? 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们只要知道手语是一种视觉媒介就行了。

让自闭症孩子学习手语来交流会怎样?

了解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我们大概都知道自闭症孩子很难加工快速变化的听觉信息,这就意味着日常交谈中的短暂线索和飞快速度,对这些孩子来说是严苛的挑战了,但视觉刺激不是短暂的信息,它可以持续到学生加工完信息。视觉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就与这些孩子的能力类型符合了。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又有新的疑问了,为什么自闭症孩子的视觉功能发挥得更好呢?

原因有很多,但笔者给大家总结出以下两类主要原因:

一、难以转移和重建注意

自闭症孩子很难流畅且准确地控制注意力的转移和重建。当前的研究指出,小脑的缺陷影响感觉输入的调节能力。社会性和沟通技能的早期习得,需要具备对社交互动中迅速发生且起伏不定的信息流解释的能力,这需要对信息进行快速选择、排序及加工。这些孩子的神经系统无法适当地执行这些功能。研究者指出,这至少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自闭症孩子初期冷漠、不参与的行为和听觉不一致的障碍。相较之下,这些人偏爱不变的、可预测的事物( Courchene,1991)。

让自闭症孩子学习手语来交流会怎样?

二、难以注意重要的声音和忽略背景噪声

一般的环境会同时存在许多声音,有沟通意图的信息、关门声、搓弄纸张的声音以及其他声音。普通听众可以忽略背景噪声,选择性地注意重要的沟通信息。然而,有些听众无法做到,他们等量地接收了所有听觉信息。由于无法进行选择性倾听,他们就变成了全有或全无的"声音接收机器",这是无效的系统。

现在,我们判断一下,口语、手势、肢体动作等沟通方式是短暂的还是持续存在的?

对,它们是短暂的。

只持续了非常短的时间。那些要求连续加工短暂信息的任务,就击中了自闭症和其他沟通障碍者的弱点。相对地,这些孩子显示出解释非短暂信息(如视觉)的优势,他们以"完形' gestalt)形式加工信息。"完形"的意思是,信息的解释是以整块而非成分分析的方式展开(Prizant&Schuler,1987)。

难以转换和重建注意的孩子却极力想要抓住嘈杂环境中短暂听觉信息的要点,再加上可能是以"全或无"的方式接收短暂听觉信息,这对他们来说会有多难!结果就是,这套系统没法让他们理解环境。孩子还没注意听,话却已经说完了。

相反,视觉(非短暂)沟通信息的呈现,给孩子提供了在信息消失前注意的机会。视觉信息的稳定性,让孩子有时间解除、转换及重建注意。这样的过程让许多孩子明白,他们用看的比用听的好。更何况,持续可见的视觉信息,使孩子有足够的时间注意或在需要时回顾,以便记住沟通时所要的信息(Quill,1995)。

让自闭症孩子学习手语来交流会怎样?

在这篇文章里,视觉沟通策略强调两大目标∶

目标1∶ 以非短暂特性的媒介来沟通

别忘了,考虑到许多自闭症孩子所需的处理时间,有效的视觉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具所提供的非短暂信息。手势是短暂的信息——移动、存在,然后消失。

目标 2∶使用普遍可理解且能够快速被认出的符号手语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是看不懂的。事实上,即使受过专业训练的笔者自己,也会困惑于不同系统的手语和学生不精确的手势。虽然手语在许多沟通系统中占有一定地位,但也有其限制。

如果我抱着试试的心态让孩子学习手语,那我的孩子会得到什么好处呢?

学习手语已经成为一些学生有意沟通的入门课。许多报告显示,非口语学生通过手语打开了他们的沟通世界。有趣的是,学习手语后,有些非口语沟通的学生开始交谈,就好像手部动作触发了口部动作。

从接收的角度看,手语搭配口语说明,往往是抓住孩子注意力的有效方法。与其他沟通工具相比,双手总是如影随形,不会被遗忘且方便携带。对于那些生活在以手语沟通为主的环境(如听力障碍社区)中的人们而言,手语沟通系统使具有认知能力的孩子得以展开精准的沟通。

让自闭症孩子学习手语来交流会怎样?

我的孩子会遇到什么问题呢?

想一想那些沟通障碍的孩子的情形。别忘了,他们中许多人无法有效加工短暂信息。此外,他们可能在语言理解、动作计划、注意力、抽象陈述的理解、记忆及使用其他辅助技能上都有困难。

1、有动作困难的孩子无法重复手语所需的精细动作。

2、由于动作和记忆困难,孩子自制个人化手语。

3、如果介绍太多手语,许多孩子无法有效分辨其细微差异。

4、实际上,那些学习大量手语词汇的孩子,只能和少数人展开有效沟通,因为人们多半不懂他们的词汇。

5、手语是让属于非短暂性、完形、具象学习类型的孩子,试着学习短暂的、分析性的及抽象的系统。

6、手语不是通用的理解系统,很多人不懂手语,尤其是学校以外的人。

让自闭症孩子学习手语来交流会怎样?

既然这样我不能让我的孩子学手语了吗?

不是。但为了有效运作,必须谨慎设计孩子的沟通系统。为此,如果将手语作为孩子的沟通系统之一,那么也应该纳入具有非短暂、普遍及具象特性的视觉工具,因为有效的沟通系统应该涵盖这两方面的因素。

郑大五附院儿童康复医学部 张广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自闭症   手语   孩子   交流会   听觉   口语   障碍   短暂   视觉   声音   动作   能力   加工   学生   系统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