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PD-1“中场战事”:6款上市3款待批,后市竞争的突破点在哪?

国产PD-1“中场战事”:6款上市3款待批,后市竞争的突破点在哪?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丨季媛媛

编辑丨徐旭、李欣夷

图片来源丨图虫创意



随着8月30日君实生物公布2021年二季度财报业绩,在国内已实现商业化的6个PD-1单抗药物已全部公布半年销售情况。

当下,我国已成为PD-1产品开发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之一。从2018年进口的K药和O药在中国相继获批,到4款国产PD-1陆续上市,再算上8月初获批的康方生物/正大天晴PD-1、8月30日获批的誉衡药业/药明生物PD-1,目前国产获批上市的PD-1单抗已达6款。


而据西南证券统计,国内已经有85家中国企业在研发或合作研发的PD-1产品,预计未来2-3年,国内上市的PD-1单抗将达到15个。可见国内创新产品研发进展迅速,在前期研发上的新动向和后期商业化竞争都渐趋白热化。

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PD-(L)1抑制剂的市场规模为163亿美元,到2023年预计将达639亿美元。而在中国,预计2023年该市场规模将达664亿元人民币,2030年则将增长至988亿元人民币。

长远来看,各家公司拼的更是产品竞争力和后续商业化能力,包括新的适应症、药品质量、产能、渠道、销售团队以及医保等要素,无一不是企业争夺的焦点。


国产PD-1“中场战事”:6款上市3款待批,后市竞争的突破点在哪?

4家商业化比拼
恒瑞PD-1表现不如预期


作为创新药企中较早发布半年报的企业之一,上半年,百济神州产品总收入达15.8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抗PD-1抗体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商品名:百泽安®)上半年实现销售额约8亿元,同比增长148%,在竞争日益激烈的PD-1市场,取得强劲表现。与此同时,上半年,百泽安®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以及用于治疗至少经过一种全身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的多项特定适应症。

信达生物的PD-1药物信迪利单抗的适应症,也在上半年取得较大进展。目前已获批三项大瘤种一线适应症,用于治疗一线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一线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及一线肝癌。用于治疗二线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新增适应症申请有望于2021年年底前获批,用于治疗一线食管鳞癌和一线胃癌的注册性临床3期也达到主要研究终点,将成为唯一在五项高发瘤种的一线治疗中均证实临床疗效的PD-1抑制剂。

据信达生物上半年财报数据,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产品收入18.5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1.4%。信迪利单抗市场领先地位持续加强,相较2020年上半年及2020年下半年,持续保持销量和销售收入的双重增长。至于其具体销售额,信达生物相关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上两个季度公布的业绩数据来看,信迪利单抗每季度实现的销售额都超过7亿元。

相比之下,恒瑞PD-1的销售业绩不及预期。据恒瑞医药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恒瑞营收132.98亿元,同比增长17.58%。报告期计提股权激励费用3.65亿元,剔除该项影响,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同比增10.5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13.96%。

报告显示,由于临床各项费用的上涨以及国际化临床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加,恒瑞医药上半年研发投入25.81亿元,同比增近40%;创新药销售收入达52.07亿元,占整体营收约四成。


至于PD-1卡瑞利珠单抗的具体销售额,恒瑞医药在财报中并未提及,但是,根据其半年报,卡瑞利珠单抗自2021年3月1日起开始执行医保谈判价格,降幅达85%,加上产品进院难、各地医保执行时间不一等诸多问题,卡瑞利珠单抗销售收入环比负增长。

君实生物是PD-1布局企业中,最后一个发布半年报的企业,PD-1也成为公司最大亮点。根据半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君实营业收入达21.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67.77%,并实现盈利,其中特瑞普利单抗的商业化表现稳健。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自2020年年底进入医保以来,君实生物就在不断加快特瑞普利单抗的入院速度,拓展市场覆盖。截至2021年6月末,特瑞普利单抗已成功覆盖全国约3000家医院、超过1500家专业药房。相比2020年末的约1500家医院和约1100间药房,短短半年间,特瑞普利单抗覆盖的渠道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同时,特瑞普利单抗获批的适应症已成功纳入全国31个城市商业保险。


国产PD-1“中场战事”:6款上市3款待批,后市竞争的突破点在哪?

PD-1迎来价格战
战略调整成重点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PD-1治疗药物每年的治疗费用,恒瑞医药为5.1万元,百济神州是5.2万元,君实生物为5.6万元,信达生物最贵,为9.8万元。

另外,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显示,2020年,恒瑞医药的PD-1年度销售额是48.9亿元;排第二的是信达生物为24.9亿元。进口产品中,默沙东PD-1在中国的年度销售额24.1亿元,而百时美施贵宝(BMS)PD-1只有4.6亿元。

在PD-1单抗药物上,国产PD-1药物的最大竞争对手是外资PD-1。在财报发布上,今年的K药和O药也是最先交出了成绩单。默沙东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PD-1单抗Keytruda销售额增长了23%,达41.8亿美元。相比之下,O药的销售额在2020年出现下滑后,开始恢复正增长,但依旧不如K药。BMS财报数据显示,上半年总收入为227.76亿美元,同比增长9%。O药纳武利尤单抗上半年同比增长6%,销售额超过36亿美元。


国产PD-1“中场战事”:6款上市3款待批,后市竞争的突破点在哪?


安永大中华区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行业联席主管合伙人吴晓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肿瘤市场的规模大约是全球的十分之一,但是患者基数远超过这个比例。最近几年,创新肿瘤药上市速度已大大加快,但是患者可及度很难在一夜之间提高。当然,我们的医保价格谈判也使得跨国药企的药品价格相比欧美市场会更低,大部分跨国药企也比较认同以量换价的策略。

“除了信达、百济等第一批初步形成规模的生物医药的企业,更多本土生物科技公司正在崭露头角,从研发阶段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新兴生物医药企业将从单纯的研发驱动,进入企业商业运营、团队扩张、资本市场运作等更为复杂的阶段,接受真正的市场考验。对跨国药企而言,全球创新药得以快速进入市场,但是竞争也会加快,本土对手正在加速壮大,所以合作和竞争将成为常态。”吴晓颖说道。

因而,为了尽可能地抢占市场份额,在庞大的市场争夺战下,PD-1价格战也将成为国产药企的主要战略方向之一。目前,君实、信达、恒瑞、百济神州这四款获批上市的国产PD-1算是抢得先机,全部被纳入医保。然而,降价竞争几乎无可避免。特别是在近日,康方生物PD-1宣布上市后,传出的年费用是“3.9万元”,被业内形容为“价格屠夫”。


而在8月30日,NMPA已经批准誉衡药业/药明生物联合开发的抗PD-1全人创新抗体药物赛帕利单抗(GLS-010)上市,用于治疗二线以上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r/r cHL)患者,这是NMPA批准的第6款国产PD-1单抗,其市场定价也备受关注。

在谈及PD-1的价格问题时,药明生物首席执行官陈智胜博士在业绩报告电话会上对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表示:“关于PD-1药物,我觉得市场足够大,大家都能占据一席之地,但如果超过10家以后,竞争机会可能就比较小了。而且现在PD-1药物价格也已经降得很低,和药明生物合作的优势就是在保证最好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客户也不用担心生产和供货的问题。”

君实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PD-1产品,在特瑞普利单抗刚刚推向市场时,其“接地气”的价格也备受业界关注,其一年用药花费不到同类进口药的三分之一,成为全球最低。然而,后入者的价格还要更低,对于这样的竞争格局,君实生物首席执行官李宁博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后续PD-1的竞争价格只是一方面,更大的竞争其实在于市场潜力。

“PD-1类药物的市场还未饱和,实际上还有不断扩大的潜力。目前,我们对于这类药物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将其看作是backbone药物后,单药和联合用药在不同适应症上的应用,以及新的肿瘤免疫产品的开发,都可能直接导致这个市场再次扩大。一定数量的参与者对于临床需求的挖掘和满足具有促进作用,当然一味跟风的me-too并不可取。”李宁博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对于本土医药企业而言,这无疑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具挑战性的时代。在别家寻求下一步市场拓展时,恒瑞医药也不得不转变原本的战略方向。特别是在第5批国家药品集采失利之后,恒瑞开始着手进行业务调整,不得不把优势资源和政策集中配置在创新业务板块,加速企业转型升级。

“目前,恒瑞医药现金流充足,并且在未来3-4年,恒瑞医药会转型成完完全全的创新药企,仿制那一块会全放弃。”恒瑞医药内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国产PD-1“中场战事”:6款上市3款待批,后市竞争的突破点在哪?

众多PD-1产品入局
抢市场大战即将开启


除已获批产品外,还有处于不同研发阶段的众多PD-1产品即将加入抢市场大战。根据西南证券统计,国内PD-1单抗总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5亿元。目前,中国企业参与研发的PD-1项目多达85个,占到全球此类研究数量的一半。未来两到三年,国内获批上市的PD-1单抗将达到15个。已有产品上市的6家企业,其大适应证将在2022年之前集中获批。

另外,Insight数据也显示,在PD-1市场,后续申报的药物还有3款,包括杰诺单抗(嘉和生物)、斯鲁利单抗(复宏汉霖)以及普特利单抗(乐普生物)。其中杰诺单抗递交NDA的时间仅比康方/天晴的派安普利单抗晚2个月,有望在年内获批。获批之后,国内就有了9款上市的PD-1产品。

面对“拼杀”日益激烈的PD-1市场,企业如何脱颖而出也成为各家聚焦的重点话题。对此,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负责人汪来博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表示,药物研发成本较高,对一个新兴产业而言,需要时间扶持及培养。目前,创新药发展尚且处于初级阶段,在此过程中,行业也会面临不断优胜劣汰的洗牌。但无论怎么变,高价终究不会成为常态,中国药企应该在药物上给中国老百姓可及的费用,但是这个费用也要兼顾到各方利益平衡,保证药企能实现生存。

“百济神州一直在加大对于研发管线的扩展布局,我们一直在这条路上不断前行。最开始,百济神州做的是已在临床上有认证意义的靶点,比如PD-1,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first-in-class药物出现。百济神州临床前研发团队到今年年底会有800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展开60多个临床前项目,差不多有一半是有first-in-class潜力的方向。”汪来博士说道。


国产PD-1“中场战事”:6款上市3款待批,后市竞争的突破点在哪?


在百济神州将目光瞄准研发管线之际,君实生物也在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李宁博士介绍,今年上半年,君实生物的研发费用为9.4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62%。

“我们持续加码自主研发投入,在研发进度、管线扩张、下一代前沿新技术的引进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多项关键临床试验和临床前研究达到新的里程碑。此外,我们认为,今后免疫疗法将以联合为主,此次半年报中披露的44项研发管线里可以看到,我们布局了一定数量的首创产品作为和PD-1等免疫药物进行联合的候选药物,并且在外部,我们也与30多家企业建立了联合用药合作。”李宁博士强调,适应证增加,意味着市场不断扩大,肿瘤市场“疗效为王”,出众的安全有效性将助推药物树立品牌口碑,可及性涉及到商业渠道推广和规模化生产,这几个方面也是君实生物在努力推进的方向。

公开资料显示,斯鲁利单抗HLX10为复宏汉霖自主研发的创新型抗PD-1单抗,其针对经标准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型(MSI-H)实体瘤适应症的上市注册申请(NDA)于2021年4月获NMPA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有望于2022年上半年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个治疗MSI-H实体瘤的抗PD-1单抗。

在谈及复宏汉霖的PD-1产品的后续战略规划时,复宏汉霖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张文杰表示,复宏汉霖之所以会走PD-1市场布局,是因为公司认为免疫治疗在接下来一段时间依然会成为主流。目前,尽管PD-1价格下行,许多人认为PD-1市场从业界宠儿渐渐走向了不被看好甚至被冷落的阶段,但在肿瘤领域PD-1依旧会被广泛应用,PD-1未来甚至会成为基础药物,市场空间可以达到百亿的规模。

“复宏汉霖无非是进入一个市场规模很大、竞争力也很大的市场。我们无法管控市场价格,但是会从药品质量、临床数据、安全性等方面做好把控。从目前数据来看,复宏汉霖的PD-1产品不亚于市场任何一款现有产品。另外,随着价格下行,生产成本的把控上我们具有绝对优势。在商业化团队的打造上,复宏汉霖也有足够信心打造行业领先的团队。”张文杰透露,明年复宏汉霖商业化团队预计将从450人持续扩充,一方面持续聚焦现有上市产品放量;另一方面,聚焦斯鲁利单抗等新上市产品的商业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竞争   突破点   适应症   战事   后市   医保   中场   销售额   神州   上半年   药物   生物   医药   世纪   价格   经济   市场   产品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