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深度|“医美之都”争夺:抢占先机的成都离登顶还有多远?

21深度|“医美之都”争夺:抢占先机的成都离登顶还有多远?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丨魏笑

编辑丨徐旭、李欣夷

图片来源丨图虫创意



随着“颜值经济”崛起,医美产业的发展炙手可热。

前不久,深圳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创造消费新需求的行动方案(2021—2023年)》,明确提出要打造全国领先、全球知名的“医美之都”。而实际上,在深圳之前,成都早在2017年9月就率先提出要打造国内领先、全球知名的“医美之都”。

据成都官方今年8月公开通报数据显示,成都市医美机构达383家,获批整形5级机构达9家,居全国第一。医美机构数量、服务总量和产值规模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据《成都医疗美容产业发展报告2019》,2015年到2018年,成都医美产业规模迅速增长,4年内从213亿元(2015年)扩张到了487亿元(2018年)。而成都官方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医美产业营收达1000亿元,2030年达2000亿元。

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成都先后出台了《成都医疗美容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成都市加快医疗美容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在全国率先将医美重要产业大力发展,并匹配了全方位扶持政策。

作为首个进驻成都的国际医美品牌,圣丹福国际整形美容医院运营营销总监文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成都打造“医美之都”有先天优势,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宣传、市民医美消费需求旺盛等。

然而要打造“医美之都”,更涉及全产链的发展布局,目前成都的医美产业发展并不“全”,存在产业链上游缺乏、下游过剩,上下游关系较为松散、中间环节过多,专业医美人才不足等问题。

对此,成都市医疗美容产业协会秘书长王夕丹向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成都的“医美之都”目标,应从上游的产品技术方面去突破。只有拥有好的产品和技术,才能吸引全世界各地的求美者,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

谁才是中国的“医美之都”?目前尚无定论。但目前在一二线城市中,医美市场增量有限,现有存量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高品质”仍是医美产业发展与竞争的关键。


21深度|“医美之都”争夺:抢占先机的成都离登顶还有多远?

成都有哪些优势?


成都打造”医美之都“的优势在哪儿?

文毅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指出,一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宣传。成都率先提出打造“医美之都”后,相关支持政策不断出台,医美产业增速明显。如今,成都医美行业的市场规模在国内已仅次于北京、上海,在2020年疫情影响下仍能保持30%的增速。

“自成都筹建‘医美之都’以来,政府对新医美机构和厂家进行帮扶、招商,对产业链深度整合,引进优秀医美人才,对机构规范性定期指导督查,在全国范围内为‘医美之都’发声,每一个成都医美行业从业者都能切实感受到‘医美之都’的底蕴在不断夯实。‘成都’与‘医美之都’相辅相成,未来成都的医美行业会更加蓬勃发展。”文毅称。

不过,王夕丹却指出,尽管政策支持必不可少,但这是锦上添花的事。只有产业自身有爆发力,政策支持才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助力产业生态。

二是成都医美消费需求旺盛。“川妹子爱美、长得美是全国家喻户晓的,成都妹子热衷于美丽的事物,也关注自己的容貌,对于医美项目的接受度、熟知度普遍较高,愿意消费医美项目,庞大的消费者基数和变美需求,带动了全成都各类型医美机构的发展。”文毅表示。

此外,成都的高性价比医美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求美者。美呗CEO龚连胜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成都医美消费不仅吸引了来自绵阳、宜宾、德阳等周边城市的用户,还吸引了大量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杭州等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求美者。成都医美机构的外地顾客比例从2017年的19%上升到最高34%,赴蓉求美者贡献GMV占比从22%上升到最高32%。


21深度|“医美之都”争夺:抢占先机的成都离登顶还有多远?


文毅也指出,成都是一座网红城市,美食、文化、建筑都深入人心,而众多大型优质医美机构又给予了广大外地游客新的旅游意愿。“来成都,你不仅可以享受到这座城市独特的风土人情、文化底蕴,还可以享受到变美的过程,丰富灵魂,美丽面容。”

据美呗医美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成都医美成交额仅次于北京、上海,消费人次更是一跃成为全国第一。

此外,尽管成都医美机构数量非常多,但机构之间是良性的竞争关系。“机构间绝对不会恶性竞争,其交流较多。协会也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如果有问题,机构可通过协会来解决,由此产生良好的服务环境。”王夕丹称。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其在医疗美容、生物医药等领域集聚了众多创新资源以及国内外顶尖的医疗美容领军人才。“成都发展医美产业有个大优势,即成都聚集众多有实力的医生,其技术和口碑也吸引了不少外地求美者。消费者来了,医美服务机构自然也来了。”一位成都医美机构从业者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武侯区在企业落户、载体建设、人才引进、创新发展、研究转换等关键环节,为广大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有力推动了医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

在医美产业新的发展布局上,武侯区将立足医疗产业资源富集的华西坝,打造“华西医美健康城”,重点发展医美科技成果转化和医美产品研发制造、高精医美服务、“医美+新经济”等三大细分领域,努力打造成都“医美之都”的核心承载区。

目前,武侯区已聚集各类医疗美容机构133家,超过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2020年,医美诊疗达190.5万人次,总收入超过60亿元,比2019年上升近20%,充分体现了“医美之都核心承载区”的产业底蕴与市场潜力。


21深度|“医美之都”争夺:抢占先机的成都离登顶还有多远?

还有哪些问题?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唐克农曾指出,近年来,成都持续打造全球医美之都,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人才队伍紧缺,监管力度不足,行业发展不够规范等突出问题。“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产业竞争力,扩大国际合作,增强产业影响力,强化行业监管,规范医美服务行为,打造权威标杆引领全球医美消费风尚。”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会长张斌认为,医美产业要完成国家战略规划的任务和目标,需在三方面加强:一是加快自主研发医美上游产业建设;二是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教育基地建设与国际化教育共建;三是加快发展特色产业。

在医美产业链方面,成都医美产业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方面是产业链上游缺乏,下游过剩。王夕丹指出,成都医美产业链上游特别缺乏,主要体现在生产、制造、研发等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就产能而言,我国医美上游产业产能已处于供大于求的阶段,玻尿酸、肉毒素、医美面膜和医疗仪器等产品供给逐渐过剩。“现在我会劝退那些找我咨询想投原料(玻尿酸原料为透明质酸)厂的,因为产能已经过剩了。”中国玻尿酸之父凌沛学曾表示。

据沙利文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透明质酸原料销量达到580吨,2015-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20.0%。预计未来五年,全球透明质酸原料市场将在2020年阶段性下滑后仍将保持26.4%的高复合增长率,在2024年销量可增长至1150吨。但凌沛学认为,全球的透明质酸原料需求不会超过1000吨。

文毅指出,成都医美产业链面临的另一问题是,产业链的整合有待提升。目前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较为松散,只是通过最基础的商业合作方式进行绑定,中间环节过多。

尽管成都在医美领域已吸引一些国内外医美领军人才,但仍面临医美医生人才不足的现状。“目前医美医生主要从其他科室转来,以皮肤科医生为例,平时他们主要治疗皮肤病,不需要打塑形针,打玻尿酸,也不用做激光这些美容项目,要转到医美领域,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龚连胜透露。


21深度|“医美之都”争夺:抢占先机的成都离登顶还有多远?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美科主任、成都市医疗美容产业协会会长王杭也表示,国内医美产业人才短缺是行业发展的一个痛点,因为培养一个医生的周期非常长,导致有经验的高品质的医生青黄不接,医生数量非常少。

实际上,除了专业医生稀缺外,王杭介绍,非医疗专业人才也同样去缺乏,如运营管理、宣传推广、行政服务投资等专业人才。

无论是专业医生、麻醉师,还是正规的药械,供给不足的后果就是导致黑医美盛行,最终影响整个行业的良性循环。


21深度|“医美之都”争夺:抢占先机的成都离登顶还有多远?

如何解决?


王杭指出,作为第一个提出打造“医美之都”的城市,未来成都会将产业上游生产研发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因为项目是跟着资金走,需要把资金抓住,通过资金投项目。此外,全球化合作也是趋势,可将好的产品和团队引进成都落地,最后实现上游生产研发突破,我觉得未来成都一定会往这个方向下重力气。”

针对目前成都医美产业链上下游关系较为松散、中间环节过多的现状,文毅提出,产业上游端应该梳理产业资源,从产品供应、产品设计、销售模式、医生资源输出等方面着手,对下游进行辅助。下游应该结合实际应用情况,对资源、内容进行优化,并形成可进化的模式,同步将信息反馈至上游,上下游双向赋能从而形成闭环。

此外,龚连胜也指出,成都医美产业应该更关注价值链,而非产业链,因为医美上游产业附加值最高的部分实为服务和品牌溢价。

“成都打造医美之都需构建一个以品牌打造、营销策划、媒体传播、销售网络和电商直播等要素为核心的医美认知高地,才能充分发挥医美机构高度聚集的优势,打造出全国知名的医美品牌,进一步扩大城市的影响力。”龚连胜称。

文毅还表示,目前医美产业对广告业、电商业的依赖性较高,对当前的风口——网红、短视频产业链利用不足。“通过与热门产业的深度联动,产业发展速度会加快,同步可以增加成都医美产业的辐射范围,拓展到川渝之外的区域。”

王夕丹向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成都打造“医美之都”,产业链上游需更加规范,投资需更加理性;中游产业的发展应以规范安全为主;下游新经济的发展应关注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消费者体验,赋能中游医美服务机构。


21深度|“医美之都”争夺:抢占先机的成都离登顶还有多远?


如何助力成都医美专业人才的培养?文毅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实现医疗美容科目在院校的普及。“学校与正规机构实现深度合作,医美机构定期派遣专业的医生、医美设计师等从业人员到院校进行分享和互动,学生可以在医美机构实习,学习到专业知识,从学校毕业后到医美机构任职工作,可以减少工作熟悉周期。”

二是培训的精准性建设。文毅表示,尽管医美的培训很普遍,但是过于碎片化,对于初入行的人来说,信息比较冗杂和不够垂直。这需要协会或者专业组织更多的开展小班实战教学,划分清晰的培训版块,运营、营销、咨询、医疗、财税管理等,培养定向的医美人才。

三是建立跨界通路。“医美是一个需要专业知识和沟通技巧并存的行业,同时又是一个需要思维创新的行业。优秀的跨界人才,可以增加行业人才基数,给予行业及机构更多新的灵感和工作方式。”

王杭表示,其实黑医美指的是“三非”问题,即非法的医美的机构,非法的医美的医生和非法的医美的产品。

实际上,成都从打造医美之都开始,就提出了产业发展一定有两个基础,一是规范安全和品质化发展,二是增加新的医美消费场景。与招商或落地产业比,服务端的高品质发展也不可或缺。

此外,针对黑医美,王杭指出,可通过对消费者的科普,反向去推动医美服务标准化和安全化。例如成都品牌机构经常制作科普小视频,科普如何辨别正规产品、医生和机构等相关知识。

“成都马上要推出医美安全二维码,一店一码,消费者走到医美机构掏出手机扫码就能看出该机构的注册信息、医生信息和产品服务信息等,消费者只要扫一下二维码就知道相关资质问题,即使机构想做非法的事,也没有操作空间。”王杭介绍。

针对黑医美盛行,文毅也表示,应加大监管和惩罚力度,从营销、广告、治疗耗材、医生资质、医疗条件等各方面着手,重点对违规治疗、使用非正规产品,虚假宣传进行严厉打击,对相关违规人员进行重处,可树立消费者对成都医美机构的信心,保障正规医美机构的权益,从而营造纯粹的医美产业环境。

相较于民营机构,消费者对公立医院信任程度较高。“信任的来源是医疗本质,消费者对公立医院的信任度较高的原因是相信公立医院的医疗权威和和医疗质量,作为民营医院,加强消费者的信任的核心要素就是回归医疗本质,给客户做好治疗,给客户做好术后关怀,给客户做好服务,通过治疗口碑增进与消费者的信任,发挥民营医美医院的优势,形成良性循环。”文毅称。

王夕丹表示,因属于消费医疗,医美产业服务端还是以民营医美机构为主。其实随着市场化进程,以及医美机构不断提高的服务能力和质量控制,消费者对民营的医美机构的品牌和服务认可度不断提高。

此外,王夕丹认为,公立医院和民营机构的融合发展是未来发展方向。实际上,尽管公立医院有很多专业医生及较强的研究能力,但因其不可以有过多宣传,导致市场份额不如民营机构。“公立医院在信任度,在质量、技术、产品研发等方面有优势,而民营医疗机构则在主观能动性,灵活度方面存在优势,未来两者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文毅则认为,竞争加剧会促进行业的进步。“以前在市场不透明的时期,通过投放大量广告和价格战就可以获客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磨炼‘内功’是现阶段的当务之急。”

文毅表示,目前成都医美机构可从品牌、技术、体验和情感这四方面提升竞争力。“品牌竞争力主要指医院的自我定位及品牌价值观,企业价值观不仅需要传递给消费者,同样需要传递给医院内部员工,合作商,供应商,同行从业者。”

实际上,技术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医生对医疗技术的精研能力,医生对客户术后治疗满意度的追踪与优化,以及医生团队创新意识,能否研发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的新技术也是考验。

新的医美产业生态正在建立,产业协同发展正在升级,政策、科研、产业、人才等多方力量正在不断汇集,将推动成都的医美产业持续发展。

王夕丹表示,成都打造“医美之都”,应从上游的产品技术方面去突破。只有拥有好的产品和技术,成都才能吸引全世界各地的求美者,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尽管成都现在生产制造研发可能还不太强,但是未来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成都将在这方面不断深挖。”

对于成都与深圳都要打造“医美之都”,艾瑞咨询高级分析师赖贞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深圳和成都都是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两者之间也不构成完全对标的竞争,各自覆盖的市场、区域、人群都不一致;深圳作为大湾区的腹地,可辐射粤港澳高净值人群的求美需求;成都作为网红城市,可吸引年轻一代人群的求美需求,打造医美+旅游休闲的体验。

谁能在“医美之都”的争夺中最后胜出,尚未有论断。而目前在一二线城市中,医美市场增量有限,现有存量竞争将会愈演愈烈,但“高品质”仍是医美产业发展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成都   先机   深圳   产业链   下游   深度   消费者   优势   医生   机构   医疗   产业   医院   品牌   人才   行业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