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带你看懂什么是「感统教育」

提到感统,对孩子的教育比较上心的爸爸妈妈,对“感统课程”都不会陌生。


可是,到底什么是“感统”?“感统课程”对孩子有什么帮助?这些概念却有点模糊。


感统理念最早源自于1972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爱尔丝博士。


一篇文章带你看懂什么是「感统教育」


通俗意义上的感同是指,人在接收外界的刺激后,经过大脑的整合、组织、分析与处理,使身体对外部环境的刺激做出反应。


感觉指身体的感觉器官,视听触味嗅;感统是感觉统合的简称,理论上解释就是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能力。


任何幼儿期的孩子,都必须经由感觉学习,大脑才能有效地发展出完整的思考能力,产生自发自动的学习效果。


这也就是为啥孩子看见任何东西,都想抠抠、摸摸、甚至舔舔的原因。


一篇文章带你看懂什么是「感统教育」


没有感觉统合能力,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就无法协调,无法及时的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A感觉统合训练提升孩子的8项能力:


1、锻炼身体的基本动作(爬走跑跳),提升身体能力


2、感觉与知觉能力——人体的感知觉能力,右脑输入信息,经过大脑的比对,左脑形成知觉动作,输出对外界的有效反应。


3、前庭平衡觉,是人体学习的枢纽和身体运动能力的基础,是与地心引力协调产生平衡的一个要素。


4、本体觉(body map)人体GPS,控制身体,识别人体的能力


5、触觉,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人体遍布触觉神经,是大脑对外界反应的基础,影响专注力。


6、精细动作,人类的智慧来源于手、眼、脑的合作协调,训练包括(抱抓握捏)


7、全脑开发,左右脑开发,右脑与直觉有关,接受信息;左脑与过去有关,储存功能


8、专注力提升,系统学习的基础


一篇文章带你看懂什么是「感统教育」



“A儿童感统失调的常见表现


★肢体协调能力差,跑跳动作笨拙;


★好动、喜欢玩转动的玩具、爬高、边走边跳;


★打闹时不知轻重、咬指甲等、或对别人的触摸过分敏感;


★情绪波动大、缺乏安全感、黏人、爱哭、怕陌生、爱发脾气;


★阅读困难、读窜行、丢字落字颠倒字;读错抄错;


★听而不闻回应迟钝、语言理解差、喜欢无端尖叫或自言自语;


★注意力不集中、分心、走神、容易沮丧、依赖性强、畏难明显;


★低于同年龄人的交往水平、难以融入团队、幼稚或冲动;


一篇文章带你看懂什么是「感统教育」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说,孩子很聪明,就是不爱学习,小动作特别多,你打他骂他都不管用……


其实,在幼儿园和小学这样的孩子还不在少数,老师反映这些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很难与人相处。


造成孩子学习成绩下降,跟不上进度,在心理上产生自卑感。


其实以上这些表现都有可能是孩子感觉统合失调的缘故。




“A感觉统合训练真的有必要吗?


初为父母的过程中,你肯定听过这样的话语。


老人们常说:“为什么现在带娃这么讲究,又是早教又是各种培训班,


我们那辈带娃,没上早教,没报班,你们还不是照样好好的学习。”


一篇文章带你看懂什么是「感统教育」


这样的例子生活中确实很多,但是,回头过来想,


在以前社会各种物资匮乏,父母无暇照顾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反而让孩子成就了自己。


在自由玩耍的过程中,让大脑将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肌肉和关节等处接收到的外界信息统筹运用,形成了孩子日后能力的基础。


而物资丰富的今天,孩子大部分时间待在家里,玩伴少之又少,沟通渠道受限,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影响也非常之大。


一篇文章带你看懂什么是「感统教育」


再加上现在的家庭住所让大部分让孩子活动空间受限,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也经常出现代替成长、包办过多的现象。


孩子们缺乏团体游戏,生活环境单一,会导致儿童认知方面的不足,导致感统失调。


所以,有时候也能理解,现在的家庭把宝宝送去早教中心的原因。


宝宝尚小,但他也需要社交圈、需要更广阔的认知,需要做一些感觉统合训练,让身心得到更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平衡觉   右脑   触觉   知觉   认知   外界   大脑   身体   人体   动作   能力   感觉   孩子   基础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