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常做的这4件事,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常做的这4件事,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专注力一直是各位爸爸妈妈在育儿问题上关注的重点。我们通常会认为一个人的专注力是天生的,因此也就有了,上学时认真的学生和总开小差的学生。所以,家长都想先下手为强,想法设法在孩童时期就为孩子培养良好的专注力。却殊不知家长的这些行为亲手摧毁了孩子的专注力。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常做的这4件事,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的专注力,是天生的吗

事实上,大部分孩子的专注力都没有问题。

在专注力这个问题上,我们首先要明白:【注意力】和【专注力】是两回事。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常做的这4件事,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注意力指孩子在集中时间段内做一件事情的能力,每个孩子都具备这种能力。


而在注意力的范畴中,有一个概念叫作主动注意力。


主动注意力是指孩子会有意识、有目的地注意某一时间,并付出努力让自己变得专注。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专注力。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常做的这4件事,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也就是说,家长想提高孩子的专注力,需要有所侧重,从主动注意力入手。


“那你应该表扬你家孩子。”

根据人类心理发展规律,孩子专注力的时长公式是:


专注力的时长(min)=年龄~年龄+1

一个五岁的孩子,专注力应该在5-6分钟左右。 而注意力(包含主动和被动)的时长,则可以根据年龄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2-3岁:5-10分钟;5-7岁:10-15分钟;7-10岁:15-20分钟;10-12岁:20-25分钟。

按照这个标准,基本上孩子们都能达标。 所以,在帮孩子提高专注力之前,家长应该对孩子充满信心。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常做的这4件事,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关于专注力的N件事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相对应的培养专注力的方式方式,需要家长来学习: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常做的这4件事,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婴儿期(2~3个月)


不知道我们的家长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规律,


2个月内的宝宝,往往在睡醒之后会用哭声吸引大人的注意,表示自己饿了或者是拉粑粑了。

但当孩子2个月之后,他们醒来之后慢慢不再立马发出声音。


而是会张着圆溜溜的眼睛四处观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这段时间便是孩子专注力发展的萌芽期。


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要急着抱起孩子,可以先在一旁安静地守着孩子。等孩子发出了哭声之后再采取行动。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常做的这4件事,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婴幼儿期(3~8个月)


婴幼儿期的宝宝最显著的行为表现就是喜欢吃手手和把身边的东西放到嘴巴里。


这其实孩子的口腔敏感期,是孩子第一次探索世界的开始。


但家长往往觉得不卫生,就会伸手制止,可是我们忽略了,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的时候,是专注力最佳的时候。


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成长方式,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常做的这4件事,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幼儿期(1~3岁)

1-3岁是儿童逐渐学会自理的阶段,孩子身上的学习行为不再单一,社会性开始凸显。自主吃饭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最早的、需要通过努力才能学会的一件事。


在培养孩子自主吃饭时,可以关注下这两点:


➀ 不要在孩子吃饭的时候给孩子玩玩具、看电视,要让孩子专心自己吃饭。

➁ 不在孩子正在专心看电视/玩玩具时,强迫孩子去吃饭。


等孩子玩了一会儿,对玩的注意力下降了,自然会投入到下一环节中。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常做的这4件事,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学龄前/后期(3岁以后)

学龄期的孩子,开始懂得自己计划和安排自己的活动,家长要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不要打扰孩子。 给孩子准备积木、绘画等需要自己动手的玩具,或者是适于孩子年龄的绘本书籍,而不是声控或电子产品。 如果孩子没有求助,家长在一旁旁观就行,不要主动“帮助”孩子。

孩子的自主权越高,专注力就越高,因为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与兴趣。综上所述,给家长总结了“四不要”:不要打断、不要阻止、不要帮忙、不要指导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常做的这4件事,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如果注意力已经被破坏,该如何修复呢? 生活繁琐细碎,许多家长往往没有精力顾全一切,错过了保护发展孩子专注力的黄金期。 但只要有心,什么时候都不晚。如果孩子的专注力已经被破坏,家长可以试试下面这五种方法。

01评估程度,是否需要专业干预

正如上文所说,对于学龄期的孩子,专注力在10分钟左右,都是正常的。所以,家长要放平心态,不要太过焦虑苛责。如果一味地提醒孩子“别开小差”,只会潜移默化地暗示孩子“你什么都做不好”,孩子将更难集中精神。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常做的这4件事,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02减少电子产品接触,增加户外运动时间

孩子3岁前,尽量避免让他接触电子产品。

3岁以后,孩子看电子产品的总时长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每次7~8分钟一集的动画片是最好的选择。

应该多鼓励和带孩子做户外运动,既能让孩子增强体质,又能锻炼他的手脑协调能力。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常做的这4件事,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03尝试舒尔特方格游戏

这是一种益智类游戏,可以帮助孩子锻炼专注力,开发大脑。 最最重要的是,游戏能让孩子有成就感,让孩子对“独立解决问题”产生兴趣和信心。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常做的这4件事,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04父母进行有效陪伴


为什么有的孩子总是心神不宁,开小差?那一定少不了身边耳濡目染的环境影响。

所以,想养出有专注力的孩子,先要成为专注陪玩的家长。

孩子3岁之前,家长尽量在陪伴的时候不要看手机;


孩子3岁之后,家长可以偶尔玩,但用手机的时候,需要给孩子解释:“妈妈要处理一下工作,一会儿就好。”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常做的这4件事,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常做的这4件事,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怎么做,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


其实,专注力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而家长要做的不是培养,而是保护与发展。

相信每一位用心呵护、陪伴、教育孩子的父母,一定能收获一个聪明、懂事、乖巧的宝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专注   父母   孩子   户外运动   婴幼儿   哭声   注意力   电子产品   主动   家长   年龄   玩具   能力   方式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