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一句话工具”

曾听李希贵校长介绍过两个效果强大的表扬工具。


第一句话:“我家这孩子做事可专注了!”

第二句话:“我家这孩子可喜欢读书了!”


使用场合:当着自己孩子的面,热情地、频繁地对别人夸自己的孩子。

使用目的:使孩子分别在1岁、3岁时开始养成专注和读书的良好习惯。

要什么就评价什么,评价什么就有什么。

一句话工具,操作简单,功能强大,可谓工具箱里的轻骑兵。


受此启发,我也找到了一些“一句话工具”。


同学们最想听谁朗读


使用说明:当课堂需要一次质量较高的朗读时。


如果是在熟悉的班级,老师就会直接点名。如果是在陌生的班级,很多老师就会这样问:“我们班谁读得最好?”


这句话是从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的,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对推荐者或被推荐者来说,朗读都是被动的、义务的,只不过是给老师制造一个出彩的环节罢了。而“同学们最想听谁朗读”就不一样了,它不但给老师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朗读者,更尊重了学生的内心感受。


推荐者是积极的,因为是我“最想听谁朗读”;被推荐者是幸福的,因为他体验到的是受人尊重和关注。可以说,一句话既鼓励了一个学生,又抬举了全班学生。


何以见之


使用说明:在教师希望学生能结合文本,有理有据地发言时。


在课文赏析中,学生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没有说理由。特级教师于漪经常这样问学生:“何以见之?”于是学生重新回到文本中,引用课文中的话作为根据回答。这一句简洁有力而又指向明了的“口头禅”,曾被陈金明教授这样称誉:“这一句意在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的话,应成为教师的常备武器。”


就这一点(这个句子),谁还想谈谈


使用说明:在文本关键处的赏析需要特别强化、深化和内化时。


赏析课文时,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可是在文本的关键处,赏析却不见得透彻、到位和全面,如果教师不把教学的节奏压下来,引导学生在此处重锤敲打,慢研细磨,赏析就会在肤浅的表面滑行。


一个学生赏析结束,教师插话道:“就这一点(这个句子),谁还想谈谈?”(“这一点”“这个句子”要用重音突出)于是,学生的思维迅速锁定在这个讨论点上,直到谈得透彻了、到位了、全面了,教师才说“请同学们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讨论”,使课堂讨论重回到正常的节奏和轨道上。


经过刚才的讨论,你的经验或教训是什么


使用说明:在对一个关键问题的讨论经历了一番周折之后。


课堂里的讨论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那恰恰是要警惕的。在经历了一番问题暴露、教师启发、重启思维、再度讨论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讨论过程、反思讨论的经验或教训,这是在引导学生积累阅读经验,提升阅读能力,更是在修正学生的元认知。

元认知又称反省认知、监控认知等,是指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学习者可以通过元认知来了解、检验、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美国教育学者马扎诺将元认知定位在认知过程之上,元认知主要是建立目标,目标对认知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制约作用。


这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极大启发。教师要能抓住一个知识的逻辑链,在课堂上将个别学生回答的个别点及时加以梳理,将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呈现给学生。这句话应当成为教师引导学生修正元认知的有力武器。


等你们小组成员都会了,才能举手回答


使用说明:在以组为单位的巩固练习比赛中,所有学生都要完成任务时。

教师一般的处理过程可能是这样的:抢答——看哪个小组最先举手,特别是在公开课的场合下。


我们总会有意无意地关注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看谁反应快,最先对教师的问题做出回应。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只培养了极个别的学习尖子,而使其他人陷入思维停滞的状态,甚至沦为看客。即使是在小组学习的形式下,这些同学也总是习惯于把眼光投向优秀的同伴,自己甘居一隅,小组成了他们最安全的避风港。


如果教师的关注点不是在“谁先举手”上,而是在“所有成员都要会”上,课堂关注的就是“不会”,就是怎样由“不会”到“会”,关注的就是“全部”,那课堂教学就会向“消灭不会”的方向发展——而且是小组内自主发现、积极主动“消灭”。这恰恰启动了学生的自我系统,因而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

哪些可以不教?哪些还是要教的?


使用说明:教师在面对一个内容相对浅易的文本,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时。

特级教师钱梦龙执教《死海不死》时,要求学生把课文看一遍,然后根据课文后面练习题的要求想一想:“哪些知识我们可以不教?”


教,是为了不教。其实,这里的“不教”恰恰是最高境界的“教”——学生自己教自己!学生发表意见后,钱老师又说:“换个角度思考一下,你们认为要学好这篇课文,哪些知识还是需要老师教的?”经过讨论,师生一致认为,趣味性是这篇说明文的特色,这一点要教。


钱老师连提问的语言都能设计到这个份儿上。


一点想法也没有的请举手


使用说明:课堂问题讨论,大多数学生有了想法,教师的关注点在所有学生身上时。


钱梦龙老师经常这样提问:“对这个问题,一点儿想法也没有的请举手!”然后,他会耐心地把没有想法的学生讲明白为止。我们惯于说“会的同学请举手”,而钱老师却经常说“不会的请举手”。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恰恰是很多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的习惯。


你不是不能成功,只是还未全力以赴


使用说明:教师劝勉暂时还没有取得理想结果的学生时。


这句话先用双重否定的形式,帮助暂时处于低谷中的学生排除了智力、能力和机会等原因,然后确凿地锁定在“未全力以赴”上。


“全力以赴”指向的是规划、重视程度和专注程度等问题。这样的表达,既有的放矢地指出了学生的症结所在,又传达了教师对学生的美好期待,让学生受到鼓舞。“全力以赴”指向的,正是人的自我系统。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使用说明:面对学生,教师指出一种风气或倾向时。

“你”虽然是虚指,但是谁符合谁自会在心里认领。永远不要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没有目标的努力,没有计划的奋斗,都只是作秀。这句话还可以表述为,任何低质量的勤奋,都是伪装起来的懒惰。


着急无法解决当下的问题


使用说明:教师面对因学生学业引起焦虑的家长时。


这句话来自一个班主任给一位焦虑家长的回信,曾引爆网络。其实,信中还有第二句“错误是孩子成长的勋章”、第三句“给每朵花自己开放的时间”也很有意义。


第一句的主旨是“焦虑没用”。先就事论事,减轻家长的焦虑情绪。


第二句的中心是“错了没事”。直指我们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不要夸大一次错误对孩子的影响。这绝不是糊弄家长,也不仅仅是劝慰,而是一种学生观、教育观。

第三句的意思是“学会等待”。这是在展望未来,把眼前的问题放在孩子的一生中去看,孩子的成长有无数个机会、无数种可能,有自己的节奏。


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表达在工作中的重要性。表面看是一句话,背后折射的其实往往是教师的学养、修养和教育哲学。


文章来源:源创图书《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朱则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9月出版

神奇的“一句话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推荐者   这一点   课文   全力以赴   使用说明   焦虑   认知   课堂   文本   神奇   小组   过程   老师   教师   孩子   工具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