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住在乡下,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回娘家”

文:似水流年

图:来自网络


母亲住在乡下,每次回去看望她老人家,心情是欢愉的,时光是悠闲的,说话也是自由自在的。


昨天下午,突然想到又好几天没回老家了,心里未免有些挂念:家里的玉米长高了吗?长势如何?因为上次暴雨倒伏的棉花,现在立起来了没有?母亲种的小甜瓜也应该成熟了吧?还有,上次村民们跳广场舞的视频是在哪里拍的?感觉心里有太多的未知。


母亲住在乡下,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回娘家”


说走就走,于是,顶着已经不太强烈的阳光,骑上电动车匆匆往家里赶去。


夏天的黄昏总是姗姗来迟,等我赶到家的时候天还没黑,橘红色的霞光像仙女们织成的彩锦弥漫整个天际……“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明天准是一个晴好天气,但愿暴雨和洪水尽快停下你们肆虐的脚步。


到家时,母亲刚从地里回来不久,正在厨房用大灶台烧汤。我放好车子,走进东屋,看到茄子、冬瓜、番瓜、土豆、豆角、番茄、辣椒……堆在地上,真是应有尽有。


在农村就是好,什么菜都有,绿色又环保。即使没有什么菜,热情的邻居分分钟钟就会送过来。


我看着这些躺在地上的新鲜蔬菜,感觉它们都在向我伸出热情的双臂,争着为我服务。看来选去,我随手拿起一把新鲜的豆角,“大晚上的,吃不多,就你们吧,一个菜,其他的朋友们,明天见。”


母亲坐在灶台前烧粥,我蹲在厨房外的水龙头前一遍遍清洗豆角,然后去厨房的菜板上切豆角,切葱姜、辣椒、大蒜。一切准备就绪,又洗刷干净煤气灶上的炒锅,然后熊熊的火焰开始舔舐着锅底。


在滋滋啦啦的爆炒声中,在寻寻常常的烟火气中,很快,我的豆角炒好了,母亲的大米、玉米、小米粥也熬好了。我们在大门口的过廊底下支起饭桌。


母亲住在乡下,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回娘家”


如今的农村,依然保持着最纯朴的民风民俗。吃饭的时候,附近邻居们和以前一样仍然喜欢端着饭碗聚在一起聊时事新闻,谈百姓家事。他们有的从我家搬个小板凳,有的坐在大门两旁的水泥凳上,有的干脆坐在大门外前排房子屋檐下卧着的一根粗大的横木上。置身这样的场景感觉既熟悉又亲切。


邻居大嫂一边端着碗吃饭,一边跟母亲唠叨:“你家她们姊妹几个回来都还帮着做饭,我家几个闺女回家没一个帮我的,每次都是我自己忙里忙外,她们几个等着吃现成的。”


母亲说:“我们家她几个回来都帮着我做饭。”我说:“人多,分工合作,做饭快,免得这么热的天老在厨房里受罪。”


每次回老家,我喜欢换上最朴素、最方便的衣服。夏天,把翩翩的长裙收起来,换上长裤;冬季,把浅色的大衣换下来,穿件深色棉服。


有时到家了,感觉所穿衣服还是不太方便,也会换上以前的旧衣服,褪下自己的鞋子,换上母亲的老年鞋,顿时觉得浑身异常轻松舒服。只有这样,才感觉彻底放松,才有了回家的感觉,才感觉和这个朴素的小院子是那么熨帖。


然后去相伴几十年的左右邻居家,看看有什么新变化;再去村后自留地里走走,和庄稼和蔬菜来个亲密接触;或者一头钻进袅袅炊烟的厨房,和母亲一起演奏锅碗瓢盆交响乐……


母亲住在乡下,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回娘家”


记得前几年,有邻居们不断问我:“你上班那么多年了,怎么还穿得这么朴素,难道就不舍得买件时髦的衣服吗?”现在时间久了,也许他们已经习惯了我,终于听不到他们这样问我的话语,看不到他们满脸狐疑的表情了。


自留地里的亲们,你们回娘家时,是什么样的心得体会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霞光   番瓜   吃现成   母亲   灶台   豆角   娘家   暴雨   朴素   乡下   辣椒   到家   玉米   邻居们   厨房   衣服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