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书错过就是遗憾,心理成长书单等你来看

有些书错过就是遗憾,心理成长书单等你来看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赫尔曼黑塞

虽然我本人看的书绝大部分是文学类,但是每每朋友要我推荐书的时候,我首先建议他们读一点心理成长和育儿类的书。相较文学书而言,这两类书会更实用一些,有时候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心理书籍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教育类书籍帮助父母更好地实施家庭教育。关乎自身,关乎孩子,总是最重要的事情。

世界是个谜,但我们长大成人后,便习惯了这个谜团,一直到人生终点再也没有什么是捉摸不定的,世界变得清晰可靠。

可是有多少事情我们司空见惯,但却知之甚少?

意识到的错误往往让我们后悔不跌,但对于意识不到的错误我们无动于衷。

世界在每一个人的眼里是不同的,我们都只能拥有一个我的世界。阅读让我的世界更大一点。

有些书错过就是遗憾,心理成长书单等你来看

读书本来是非常个人化的,因为每个人的阅读门槛和喜好是不一样的,我的阅读水平非常有限,这份书单的评分不是什么权威,只是提供一份书单参考。

《自卑与超越》、《自控力》、《刻意练习》、《被讨厌的勇气》、《幸福的勇气》、《人间值得》、《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人生的智慧》这些之前已经写过书评介绍,需要的可以在历史文章中找一下,或是输入“读书”可获得链接。如果大家有什么要求和建议,可以留言告诉我。

社会心理类:《乌合之众》《社会性动物》

对于《乌合之众》来说,最贴合书名的一句话是: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这样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就值得怀疑了。

这本书中有些观点有点偏激,存有广泛的争议,如:文明是由金字塔顶点的一小部分高智商人士绘制的。一个国家,各级向下,智力越弱人数越多。还有作者所持的历史观和民族观等。

《社会性动物》这本书就显得更缜密,对很多社会心理学现象进行非常详细的阐释如从众、认知偏差、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偏见等等,书中列举了很多心理学实验。可以拿它当作社会心理学的教学用书来用,这本书非常厚,字数密集,需要不少时间阅读,但是社会心理学的经典之作。

婚姻关系类:《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聚焦于伴侣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婚姻关系中经历的月晕、幻灭、内省和启示这四个阶段。如果受困于婚姻关系,不妨阅读这本书,其中某些例子或许正是我们正在经历的,阅读这本书会帮助我们自省,建立更加和谐的亲密关系。

个人心理成长类:《少有人走的路》、《为何家会伤人》、《感谢不完美的自己》、《我们内心的冲突》

《少有人走的路》是系列书,个人觉得最好的是第一部《走向心智成熟的旅程》,书中借由一些个体案例来分析一些心灵受困的原因,帮助我们更好地厘清成长过程中导致的问题,帮助我们走向成熟。

这套书我很早就读了,虽然后面一部谈及心灵成长部分有些虚幻,但是至今我仍给它很高的评价。如果你希望更好地认知自己,摆脱心灵的羁绊,变得更加成熟,这套书是不错的选择。

《为何家会伤人》和《感谢不完美的自己》都是武志红的作品,似乎他自己的童年和成长曾经不是很幸福,所以他的作品中有很多对于父母和孩子相处方式的探讨,涉及到原生家庭。这两部作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溯源自己的成长经历,也可以借鉴用于家庭教育。

《我们内心的冲突》:这本书技术性含量比较高,因此读起来会枯燥一些。书中探讨了神经症人格的心理特征,如屈从型、对抗型、回避型等人格特质。严重的内心混乱和冲突就会导致精神分裂,但是病人却不自知,这本书就可以帮助他们厘清内心的混乱和冲突。

有些书错过就是遗憾,心理成长书单等你来看

我曾在一个读书群分享叔本华《人生的智慧》书中的观点:一个最幸运的人就是一辈子没有承受过什么巨大的精神上或者肉体上的痛苦,而不是曾经享受过强烈无比的欢娱。缺乏痛苦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标准。

有一个群友反驳这个观点,他认为没有痛苦的人生就像白开水一样,根本不值得过。

我想了想还是没有跟他辩解。我羡慕他年轻,我年轻时也有如他这样的念头。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励志的诗句如云般游走。

年轻的时候,我们身体盛满各种欲望,对世界充满好奇,生活也跌宕多变,为了应付生活就已经让我们手忙脚乱,对于人生何如没有闲暇思考。人到中年后,欲望开始冷却消退,日复一日的生活让我们感到迷茫,无法言说的孤独感,对于衰老的恐惧,对于死亡的害怕,这些会涌上心头。这个时候或许才明白叔本华说的那句话,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就连古罗马的皇帝马可·奥勒留也要沉思,他在治国打仗之余还要思考生命和宇宙的意义,汇集成《沉思录》。他把个体的生命融于宇宙,因而坦然应对人生的得失和个体的消亡。

要说痛苦中思考人生,那么没有谁比得上维克多-弗兰克尔,二战时期,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下来。他目睹无数死亡,最后死里逃生,活出他的生命意义。弗兰克尔用他的人生践行了尼采的话,知道为什么而活,便能生存。

如果说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帮助我们寻找人生的意义,《次第花开》就是帮助我们消除人生的烦恼。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长期以来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误解:执幻为实。这部宗教书籍的语言非常优美,富有诗意。

阿兰·德波顿在别人的故事里说故事,他化繁为简解读出来的智慧,让哲学家和哲学都变得可爱起来。他说读书能够帮助他更好地生活。我说他读书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读书。

《苏菲的世界》里自古以来的哲学家们都在探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他们前赴后继、后浪拍前浪地问个不休,真相依然在路上。

时间还没有给出答案,但是回答已经给过安慰。

喜欢读书的朋友,我整理了愈300本私家阅读书单(文学、心理、育儿),按内容、阅读难度、推荐指数作了评分,以后会不定期分享书单,分享亲子阅读、育儿经验,欢迎关注"古读"和我一起读书、育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书单   克尔   心理   社会心理学   乌合之众   厘清   社会性   冲突   个体   遗憾   内心   痛苦   意义   生命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