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去旅行,不能看上去很美

陕西西安32岁的张先生为了给4岁半的儿子开阔眼界,今年4月,这位单亲奶爸带着儿子从西安骑行去拉萨。路途中他们遇到了各种极端天气,还有许多野生动物,张先生说儿子很喜欢,目标是带他走遍全国。

带娃去旅行,不能看上去很美

在这之前一则带孩子旅游的报道在网上引起热议。一对85后夫妻辞去工作,他们花30多万买房车,带着孩子去旅行,近三年时间他们跑了150多个城市,期间不但没穷游,还赚了七八十万。为了给快5岁的儿子庆祝六一儿童节,他们把房车装扮成“飞屋”,帮儿子圆了飞屋环游记的梦。

带娃去旅行,不能看上去很美

骑着自行车带4岁的孩子去拉萨的爸爸一路辛苦,但是却没有换来好评。这对85后夫妻一路不但潇洒,还顺便把钱给挣了,虽有人表示不赞同,但是支持和羡慕的更多。

一样的带孩子去看世界,为何评价却大相径庭?

我的看法是,拉萨很美,骑自行车带4岁孩子去拉萨的行为很傻;85后夫妻把家庭教育进行得很美,希望他们不要忘当初什么而出发,前路且行且珍惜。

为什么我反对前者呢?

首先是安全问题,骑着车子去拉萨,看上去很美,但是也有风险,自行车和骑车并行,有些道路并不好走,甚至有山体滑坡的危险,而且气候多变,地广人稀,4岁的孩子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防御能力都比较差,一旦生病不能保证得到及时地救助,所以这个旅途具有一定的风险。

带娃去旅行,不能看上去很美

抛开安全问题,旅途的舒适和感受也是问题。4岁的孩子活泼好动,长时间坐在车里,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赶路,这种情况我觉得对4岁的孩子还是太难了。

我没有去过拉萨,但是去年暑假带孩子去过青海甘肃自驾游,天天已经8岁多了,车上吃喝都有,还有专人陪玩陪唠嗑,就这样,他还经常抱怨无聊,因为连续4-5个小时都在车上。

孩子看到了气象万千,看到了奇形怪状的动物,这些固然令他新奇,但是对4岁的孩子来说,他最喜欢干的事情是挖沙戏水、是你追我赶、是嬉嬉闹闹,是蹦蹦跳跳这一类游戏活动,让他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欣赏山川秀丽、云卷云舒,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上不够体贴。家长说这是磨练,我说这是折磨。

起初我对85后夫妇的做法也准备质疑 ,但是看到他们这么说:其实我们并没有期待小辰哥以后有多大的成就,只希望他能做一个身心健康,幸福快乐,内心丰盈的普通人。其实我们带小辰哥旅行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让他长多少见识,刷多少地图,我们是他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他最好的朋友。

做孩子第一任老师,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不只是看上去很美,听起来也很美了。有老师、朋友、爸爸and 妈妈,孩子的朋友圈就一个都不少了。

提出反对的人认为孩子不上幼儿园对孩子成长不利,我先来看看幼儿园可以培养哪些方面

基本的自理能力:自己如厕、喝水、吃饭、独立午睡

与同伴相处的能力:和谐相处、多人合作、面对冲突、处理矛盾

综合认知能力:艺术、语言、体育、科学、社会

遵守规则的能力:在集体生活中能看到整体,看到他人的需求。

那么,这些能力,一定要在幼儿园才能发展么?其实也并不是,只是在幼儿园提供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环境,如果父母有足够的时间和综合能力也可以帮助孩子去发展这些能力。

而且这对夫妻每年让孩子上两三个月幼儿园,前后换了3个幼儿园,就是那种房车开到哪就在哪上学。也许时间上不够长,但是很多事情都需要平衡得失,如果父母觉得亲子、快乐成长、旅行教育等这些比多上几个月幼儿园更有意义,他们不仅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也有相当充分的理由去做这个选择。

这样说,那陕西爸爸带孩子去拉萨不也是他自由选择的权利么?为什么就双标了呢?

标准其实不在于旁观者,而在于孩子,既然是家庭教育,其主角必然是孩子,那么孩子的需求就是标准。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安全健康对于孩子是首要必须保证的要求。

其次是符合孩子身心的需求,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喜好和需求都不相同,世界很大,但是孩子的世界有时候并不需要很大。

再次是这种行为是不是可持续,从亲子关系和生活感受来说,带孩子去旅游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孩子成长需要多方面的条件,顾此失彼甚至得不偿失就不是明智之举。单亲老爹千里走单骑的教育对孩子来说还是单一了点。

我也喜欢旅游,带孩子去过一些地方,近处是深圳周边城市,广西、福建,稍远一些是湖北宜昌、海南三亚、青海、甘肃,再远处是台湾、日本。我们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选择更远的地方,而且爸爸在左妈妈在右,两位护法形影不离,安全可靠、保障有力,辛苦有度。

不止是旅行,在孩子的教育上,有很多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却很傻的行为。

比如让幼儿园的孩子出国游学,让孩子参加军训夏令营(非指全部),让孩子去参加各种野鸡机构的比赛等等,如果家长没有一个长期教育的理念,指望在短时间内通过某些活动改造孩子,这就很傻很天真了。

有些家长无论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都想着拿回家练自己的孩子,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试,结果一样没弄成。看别人孩子在学,便硬逼着自己的孩子也要学,不甘于人后,结果孩子却来越叛逆。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与众不同,但是在教育上却又人云亦云。这不科学啊!

方法一样,但是孩子不一样,我们终究面对的是一个人,这个人有他自己的心,到底美不美最终由那颗心说了才算。

这里就要说说我的一个观点,如果想要你的孩子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你就得把她看成大几岁的孩子来沟通和教育。

越来越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值得鼓励,说明越来越多父母意识到孩子的独特性,坚持以自己的教育理念去培养孩子,说不定多元化是解决内卷化的出路。

但是无论什么多元,去到多远,也要以人为本,以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孩子的需求为本,这样才能多元又能融通,无远弗届。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但是老司机不仅要识路,还要识人,要懂得孩子的心,懂得那颗纯真的心想看的风景。

远方很远,远到我们用尽一生去追赶。

远方不必很远,只要你将我放心上。

喜欢读书的朋友,我整理了愈300本私家阅读书单(文学、心理、育儿),按内容、阅读难度、推荐指数作了评分,以后会不定期分享书单,分享亲子阅读、育儿经验,欢迎关注“古读”,和我一起读书、育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拉萨   书单   青海   甘肃   房车   幼儿园   爸爸   儿子   家长   夫妻   需求   能力   孩子   时间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