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不得》中的育儿真相,想要培养出有出息的孩子,这种爱要舍弃

很多父母爱孩子,不是因为他是你的孩子而爱他,而是因为孩子在某一时刻满足了我们作为母亲的要求而爱孩子。

别不相信,事实上生活中很多父母就是这样爱孩子的。

这种爱也被称为“有条件的爱”,经常用“有条件的爱”去爱孩子,是培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的。

生活中随处可见有条件的爱

在生活中,有条件的爱随处可见。很多父母沉迷于其中却并不知。

比如在《小舍得》中,颜子悠在班会上哭着对妈妈说:我觉得我妈妈不爱我,她只爱考了100分的我。边说边哭。

《舍不得》中的育儿真相,想要培养出有出息的孩子,这种爱要舍弃


相信看到这一幕的电视机前的家长,没有不心痛和难过的。甚至很多父母可以感同身受地感受到孩子的痛苦。

但是妈妈田雨岚听到这话后,她的表情看起来是不可理解、不可思议的。满脸的惊讶,惊讶于孩子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所以田雨岚回了一句:我做得还不够吗,还要我这个当妈的怎么做。一脸生气地走出了教室。

《无条件养育》的作者科恩说:家庭的重要不在于父母传递了什么,而在于孩子接受了什么。

所以不管田雨岚付出了多少,但是儿子颜子悠感受到的就是:妈妈只爱100分的我。

这就是典型的“有条件的爱”,我们对孩子的爱,总是伴随着对孩子的要求,要求孩子有个好成绩;要求孩子可以拿奖;要求孩子听话、懂事。

再看看另一位母亲南俪,她的做法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南俪带着女儿欢欢和儿子超超去补课,儿子超超才上幼儿园,听到要补课试图跑出教室,南俪一把抓住儿子的衣领,教训道:你必须学习,你不学习,爸爸妈妈以后就不养你了。

《舍不得》中的育儿真相,想要培养出有出息的孩子,这种爱要舍弃

孩子听完后瞬间妥协,只能乖乖地回到教室,因为他知道自己不学习爸爸妈妈就不要自己了。

让孩子满足自己的要求才去爱孩子,这是“有条件的爱”最明显的特征。

包括米桃的家庭,更是把:你要懂事。挂在嘴上,潜台词就是,只有懂事的孩子才配得到父母的爱。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生活中,父母们这些有条件的爱真的是无处不在。

科恩说,我们应该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而不是有条件的爱,有条件的爱只会让孩子离父母的养育目标越来越远。

大白话,有条件的爱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有条件的爱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为什么有条件的爱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因为有条件的爱负面作用比正面作用更大。

有条件的爱往往和强迫相随

表面看来父母是爱孩子的,但是这种有条件的爱经不起推敲。因为很多时候父母表现出来的都是有条件的。

比如《小舍得》中的田雨岚,她爱孩子吗?爱,甚至比爱自己还爱,但是孩子感受到的就是,田雨岚只喜欢考100分的颜子悠。

《舍不得》中的育儿真相,想要培养出有出息的孩子,这种爱要舍弃

所以田雨岚无时无刻不在和颜子悠强调,只有你考得好我才高兴,只有你考得好我才脸上有光。对于孩子来说,母亲虽然没说,但是他依然会拼尽全力去考好。因为害怕妈妈不爱自己。

无形中这就是一种强迫。

强迫带来的负面效果是,妈妈在和不在孩子是两个表现,孩子要么变得没有主见,要么离开妈妈视线会叛逆无比。

因为每个人都有强烈的成为自己人生主人的意愿,强迫的背后就是失去自我。

所以我们总强迫孩子成为我们想让他成为的人,但是一旦孩子离开父母的视线,想做自己,会离父母的规划越来越远。

有条件的爱抹杀孩子的自驱力

换种说法,有条件的爱其实是一种无声的威胁。

孩子做一切事情的意愿,不是我愿意,我想去做,而是我不得不去做。

结果就是孩子学习一直都是由父母的“威胁”来促进的,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是否愿意学。

久而久之,孩子失去的是对学习的热情,也不会去思考自己为什么愿意去学。他没有内在的动机促进自己去学习。

结果就是,缺乏自我驱动。

但是事实证明,所谓成功人士的身上,都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自我的意愿,一个人找不到自我驱动的力量,大概率他只能随波逐流。

《舍不得》中的育儿真相,想要培养出有出息的孩子,这种爱要舍弃


我们以为孩子会在被鸡之后成为成功人士,最大的概率却是鸡得越厉害,孩子成为普通人的概率越高。

无条件的爱更容易养出有出息的孩子

和有条件的爱相对的是无条件的爱。我爱我的孩子,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孩子,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被无条件的爱养大的孩子究竟有哪些不同?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饺子,大学读的是华西医科大学,但是因为喜欢漫画毕业后选择了漫画而不是医生。

此时,父母并没有反对。但是接下来的生活却无比的拮据。

创作《哪吒》的时候,饺子赋闲在家3年8个月,全靠母亲的退休金。当时母亲退休金1000元,700元需要还按揭,剩下300元就是母子两人的生活费。

身边的朋友全都不理解,甚至有位朋友看他的时候临走说了句:好自为之。

一个成年人,3年8个月没有收入,完全依靠母亲的退休金,连朋友都看不下去,母亲却没有一句抱怨,选择了无条件的支持他。

在饺子成功的道路上,第一次,他放弃了成为医生的机会,第二次,他选择了赋闲在家。这两条,搁在任何一位父母身上,应该很少有父母不为之着急的。

但是他的母亲选择了无条件的支持。换来的就是饺子有底气等到自己厚积薄发。

公众号“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创始人李筱懿,在文章中写到过她的母亲。在自己的小学阶段,母亲无条件的爱着自己,自己身上的裙子甚至头花都是妈妈亲手做的,母亲会陪自己游戏,陪自己玩耍,从来不会大声训斥自己。

即使初中开始,母亲开始爱自己,但是即使母女关系再紧张,自己从来都没有怀疑过母亲的爱,她知道母亲会永远自己爱自己。

很多人不禁会质疑,那无条件的爱岂不是就是说不管孩子?

并非如此,无条件的爱不是放任不管,强调的是对孩子的接纳。

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爱的区别:

焦点不同。

无条件的爱会全面地关注孩子,比如孩子的想法、感受甚至理由;有条件的爱只关注孩子的欣慰。

看待父母爱的角度不同。

无条件的爱认为孩子获得父母的爱是天生被赋予的,有条件等的爱则认为父母的爱是需要争取的特权。

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

无条件的爱强调的是与孩子并肩协作;有条件的爱通过实施手段来达到管教的目的。(奖励或者惩罚)

最终的结果也会不同。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在孩子奔向未来的时候,他会感觉到强大的安全感和依靠;相反有条件的爱,会让孩子在面对困难时心里没有底。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聪明的父母都应该尝试着考进无条件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哪吒   出息   孩子   退休金   惊讶   有条件   概率   饺子   意愿   懂事   真相   教室   儿子   父母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